宜兴茶叶进贡与茶政

  正如宋范仲淹诗句所反映:“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也正是这些自然历史原因,进一步促进了我国南方地区茶叶的发展。

  唐代以后,随着王朝的更迭和都城的变迁,宜兴茶的地位也随着不断变更。在南唐保大四年(946年)春朝廷“命建州制的乳茶,号曰京挺。”进贡。阳羡茶“始罢贡”。其实,北宋建政以后,起初也和唐一样,仍以顾渚为贡焙(即朝廷设立的炒茶叶的工厂),以顾渚紫笋入贡,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在北苑正式“始置龙焙(即贡焙)”,贡焙才正式由顾渚改置福建北苑。如宋

  人葛常之所说:“自建茶入贡,阳羡不复研膏”。

  到宋代,因宋朝王室更重视建州茶,也就是如今的闽北建瓯一带的茶,宜兴及附近地区的茶在王室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宋都汴京(今河南开封)与宜兴的距离更近,为什么要舍近求远,把贡焙移至建州呢?这主要是气候因素。因为北宋适值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寒冷期,太湖冬天冰封,上可行车,顾渚贡焙采造的贡茶,不一定能及时在清明前如数贡到。而这时北苑的茶叶,距京城的路途远则远,但清明前能保证如期进献到开封,自然也只好把贡焙改置建州或建安了。

  宋代的茶政因习晚唐的“榷茶”制度,也就是对茶叶实行专卖制,并对所有茶农实行严格征税。宜兴县旧志记载,宋时县令李若谷“官市湖父茶,岁约户税为多少,率取足贫下。若谷始置藉备勾检茶。恶者旧法没官,若谷使归之,民许……”,说明当时对茶农征税开始比较粗放,李若谷开始逐户检茶,对茶农采取比较宽松合理的税收额度和办法,得到了上上下下的好评,后升迁至“仁宗相”。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宋代在宜兴一带废除贡茶制度后,茶叶生产和经营仍然是宜兴南部山区人民生活的主要来源。

责编: cn6831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