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级云南古茶树资源分布概况资料

珍藏级云南古茶树资源分布概况资料
  云南茶树资源十分丰富,是我国野生大茶树发现最早、分布最多的省份。是云南茶树原产地的活化石和见证,也是国家珍贵财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
 
  古茶树包括野生型和栽培型两大类,少数属于过渡型或是山茶属的近缘植物。通常将树体高大、年代久远的大茶树称为古茶树。云南目前已知具有一定规模(1000亩以上),联片的古茶园共有14片,达21.21万亩,保存的从野生型、过渡型到栽培型类型齐全的千年以上古茶树32棵,占全国的43%,证明云南是我国乃至世界古茶园保存面积最大、古茶树保存数量最多的地方。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云南省茶科所和国内有关单位组成联合考察队,先后对云南的15个地(州)61个产茶县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考察。征集到材料410份,标本339份,发现野生大茶树198处[3]。目前,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国家种质勐海茶树分圃”迄今已保存野生型茶树资源206份。云南古茶树主要分布在滇南、滇西茶区,澜沧江中下游地区的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保山、德宏、红河、文山等地州,其它茶区有少量分布。现将云南省主要地、州、市的古茶树分布简介如下:
 
  1.1西双版纳州古茶树分布
 
  西双版纳的古茶树、古茶园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是茶树原产地的中心地带之一,也是野生型古茶树和栽培型古茶树较集中的产地之一。据初步调查,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内的古茶树和古茶园面积约5万亩。
 
  古茶树、古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超过1000米的山区地带。广泛分布在勐海县巴达乡、格朗和乡、布朗山乡、勐混乡、勐宋乡,勐腊县象明乡、易武乡;景洪市基诺乡、大勐龙乡勐宋等地。其中最著名为南糯山古茶园,面积近15000亩,是云南现存面积最大的栽培型古茶园,树高一般在2米-5米,主干直径在0.2米以上;此外,分布有许多年代久远的大茶树,其中著名的有“栽培型茶树王”南糯山大茶树(1994年枯死)、“野生型茶树王”巴达大茶树、曼喷龙大茶树,勐腊县的落水洞大茶树、苏湖大茶树、曼松大茶树等。
 
  1.2保山市古茶树分布
 
  保山是茶树原产地区域之一,境内茶树品种资源丰富。据调查,在腾冲县古永,龙陵县镇安打摩山,昌宁县苟街,保山市瓦窑道人山、瓦度黑龙井大岩子、阿贯山、以及高黎贡山东坡一带有成片的荒野茶及散生和近缘野生茶和进化型野生古茶树,多分布于海拔1700-2500米的高山密林中,植株为乔木或半乔木型,树高5-15米,群众俗称“大树茶”。在保山市坝湾乡的大中寨、摆落塘、帮陇村,老营西河杉林果寨杨柳茶山,腾冲县团田乡,龙陵县镇安小田坝、施甸县关摆马村还续存有三五百年以上的栽培型大茶树。尤其在保山市坝湾乡德昂旧寨,进入寨子在庭院、地埂边到处可见上百年的栽培型大茶树。
 
  1.3临沧地区古茶树分布
 
  临沧地区茶树资源十分丰富,是云南古茶树遗产存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1981年,中国茶科所和云南省茶科所组成的茶树资源考察组,对临沧地区6县32个村(点)作了全面考察,采集栽培型茶树标本50份,野生茶树标本23份,近缘标本4份。
 
  1.3.1野生古茶树
 
  临沧地区南起沧源县单甲乡,北至凤庆县诗礼乡,绵延200公里,在海拔1050至2750米范围内9000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和次生中,都有野生茶树分布。在双江县勐库帮骂雪山、沧源县糯良大黑山、单甲大黑山、凤庆县山顶塘大山、临沧县发现了种群数量巨大的野生茶树群落。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野生茶树资源为双江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地处西北大雪山中上部,海拔2200米-2750米,分布面积约12000余亩,是目前国内外发现的海拔最高、密度最大的大理茶种群落。
 
  1.3.2栽培古茶树
 
  临沧地区驯化栽培茶树,史料记载已有1000多年历史。在凤庆县、双江县、沧源县、云县、临沧县境内均有树龄数百年甚至更长的栽培型大茶树。其中典型的有凤庆香竹箐大茶树和勐库冰岛古茶园。香竹箐大茶树,位于凤庆县小湾镇华峰村香竹箐,根颈干径1.59米,株高9.3米,冠幅7×8米,是世界上现存的最粗的大茶树;冰岛古茶园,位于双江县勐库镇冰岛村,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双江勐勐土司派人引种200余粒,在冰岛培育成功150余株。2002年3月调查,现存有根颈干径0.30-0.60米古茶树1000余株,冰岛古茶园的种子在勐库繁殖,形成勐库大叶茶群体品种。
 
  1.4思茅地区古茶树分布
 
  思茅地区野生茶树资源极其丰富,主要分布于无量山、哀牢山和澜沧江两岸,海拔在1830-2600米之间。据不完全统计,全区野生茶树分布在7个县的29处,多为散生,均生长在原始森林中。
 
  思茅地区野生茶树主要集中在镇沅县的九甲千家寨龙潭、千家寨大石房、九甲猴子箐、者东桃子箐一带,景谷县的困庄大地、大水缸、大黑龙塘,景东县的石大门、驴打泥溏、李家村、花石岩梁子,孟连县的腊福黑山,澜沧县的老挝黑山、东回帕令黑山,普洱县的困六山、小高厂,墨江县的苍莆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镇沅县九甲乡千家寨野生古茶树群落,多集中分布于小吊水头河头龙潭原始森林中,海拔2450米,属于野生大茶树群落;1991年,澜沧县境内发现的“过渡型茶树王”邦崴大茶树,经专家鉴定,树龄1000年左右;澜沧县景迈栽培型万亩古茶园,据记载,现存古茶树多数是明、清以来种植或自然繁育生长,树高一般为2米-5米之间,基部直径0.2米以上,株距2米-4米。
 
  此外,在德宏、红河、文山等地州,均有少量古茶树分布。如德宏州:潞西县的勐嘎野茶、瑞丽县的弄岛野茶、梁河县的大厂大山茶、陇川野茶;红河州:元阳县的胜村野茶、金平县的铜厂苦茶、文山州:广南县的革佣野茶、马关县的八寨涩茶、麻栗坡县的金厂大树茶等等。
 
  总之,古茶园和古茶树在云南主要产茶区均有分布,是研究茶树起源演化和茶文化历史的“活化石”,同时也是世界人类的历史遗产。为了充分保护和利用好我国的古茶树遗产资源,1992年林业部在《关于保护珍贵树种的通知》中,将野生茶列为国家二级珍贵树种之一。
 
  古茶树保护现状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思茅、临沧等地发现了野生古茶树,为论证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提供了有利的依据。引起了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的重视,各地也兴起了保护和发掘古茶树的热潮,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如古茶树分布的主要地、州、县先后成立了古茶树保护委员会和基金会,受到国内外有关人者的热心帮助,并给予了物质和资金上的支持;有些地方政府也认识到保护古茶树的重要性,制定了一些政策和乡规民约,在一定时期对古茶树保护取到了一定程度地宣传和推动作用。
 
  然而,得到较好保护的古茶树资源,主要是引起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部分年代久远的大茶树,如“栽培型茶树王”南糯山大茶树、、“野生型茶树王”巴达大茶树、“过渡型茶树王”邦崴大茶树以及处于自然保护区内的古茶树资源尚得到较好的保护,有些地方政府推出了古茶树认养制度,如镇源县千家寨大茶树、普洱县宽红大茶树等,先后被人认养。但保护措施仍存在着不足,如:1951年12月发现的南糯山800多年的栽培型“茶树王”,因保护措施不当,而于1995年枯死;澜沧县的邦崴大茶树周围建起了围栏;千家寨大茶树修通了道路,树体上订立了木牌,古茶树周围的生境条件受到人为破坏。同时,由于云南古茶树分布较广,数量较多,且多分布在交通不便、生活艰苦的边远山区,使保护工作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当地群众保护意识差,许多数百年古茶树遭受到损坏、砍伐、挖掘。
 
  近50年来,由于受到人口增长、垦荒、不合理采摘、开发甚至大面积毁茶种粮或者在古茶树、古茶园周围建设新茶园导致基因漂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云南古茶园的面积由上世纪50年代的50多万亩减少到20余万亩。尤其是近年来,由于古茶园生产的天然有机茶引起国际国内市场的极大关注,当地群众急功近利,把古茶树当作“摇钱树”利用,盲目开发,过度甚至毁灭性采摘古茶园鲜叶,此外,有的古茶园还被外地茶商承包开发,云南古茶树、古茶园这一重要世界文化景观面临着严重危机。
 
  因此,目前云南古茶树的保护仍停留在肤浅的保护阶段,需要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组成联合研究小组,对云南古茶树资源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和科学的评价,提出有效地保护措施和合理开发的建议。
责编: 深水鱼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