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喝普洱茶,还是喝其他哪种茶,千万不要太作!

  普洱茶这个行业有病,病在哪里?
 
  一玄学,二科学。
  讲玄学的看上去像神棍,茶人服、佛珠、手镯是必备装逼利器,嘴一沾水,口中念念有词,茶树背阴还是向阳,树龄多少,男人采的女人采的,倒背如流。
 
  茶没味,是你舌头没用对地方,正确的动作是,水在舌根舌尖上打转,左三圈,右三圈,双眼微闭,气沉丹田,感受天地灵气。咕咚咕咚喝了大半辈子水,大师分分钟让你觉得以前简直太牲口。
 
  这种不怕天打雷劈的装逼行为,早已成为行业的笑话,屡经揭穿后,大神们最近似乎有所收敛。
  讲科学的看上去像是程序员,无趣至极,无聊透顶。本来好端端的喝杯茶,他非要将茶大卸八块,儿芽素含量16.13%,茶多酚含量36.12%,氨基酸2.89%,可溶性糖4.33%,其它内含物质纤维素、果胶、淀粉、咖啡碱、蛋白质、内脂类、维生素、醇类、醛类、酮类、酸类、酚类就更不用说了,起码有700多种,这辈子都休想搞明白。
 
  这些生冷的数字,让人喝茶的兴致全无。
 
  不管是玄学还是科学,都是为了把人绕得云里雾里,大师们就不能正常点吗?觉得鸡蛋好吃,难道我有必要问这只蛋是哪只母鸡生的吗?买瓶可乐,还要去探究它的内涵物质?闲的蛋疼也不至于。
 
  术业有专攻,这种茶科学的事,让那些茶科所的人去干就得了,每个喝茶的人何必都知道呢。这样搞法,一杯茶喝下来,把人生搞得好无趣啊。
  做人就做人,喝茶就卖茶,喝着不错,就多买点,喝着不好,就少买点,喝着霉味,就不要再编一堆什么湿仓之类的神话,霉味就是霉味,倒霉就是了,酸就是酸,涩就是涩,不要王顾左右而言它。
 
  喝茶就喝茶,不要给人太多的条条框框,站着喝,坐着喝,躺着喝,家里喝,办公室喝,旅行喝,田间地头喝,非要去一个大茶台前正襟危坐着喝吗?年轻人,自由自在些,不要搞得喝茶就像上刑法,望而生畏。
 
  润、滑、醇、厚这些词是用来形容茶的,不需刻意强调,茶背后的数字是生物学范畴,也不需刻意强调,二者要达到平衡。超过度,便易疯魔。
 
  年轻人不喜欢婆婆妈妈。
责编: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