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普洱茶核心价值以及普洱熟茶的收藏价值

  普洱茶的核心价值
 
  普洱茶的核心价值,总结起来,可以用三个词汇六个字“健康、陈香、文化”来描述。健康价值、陈香价值是基础,而文化则具有提升价值的作用。
 
  普洱茶,最基本的因该是一个具有“健康价值与陈香价值”的饮品。附加的普洱茶文化,无论从设计理念、包装,以及市场营销,诸多方面可以提升产品价值,以及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但是,普洱茶文化只是助推器而已,并非核心价值的基础。
 
  用品字结构模型表述普洱茶核心价值三元素如下:
 
  [文化特性]
 
  [健康价值]   [陈香特性]
 
  从这个模型看,基础是“健康价值”和“陈香特性”,普洱茶因为良好的保健功效,而受消费者的青睐;普洱茶也因为,独特的陈香特性,而吸引消费者,吸引投资收藏者,才成就了普洱茶“可以喝的古董”之传奇。
 
  而普洱茶的文化特性,则是普洱茶增值的助推器,它是普洱茶宣传推广的排头兵,抑或是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吸引消费者,但它不是基础。
  只注重普洱茶文化特性的产品,无异于缘木求鱼,由于产品内质无保证,产品会在暂时的喧嚣后归于平淡;而注重“健康价值”和“陈香特性”的产品,是好产品,但如果没有文化价值的辅佐,产品价值也会大打折扣,消费者不容易认知与接受,“酒好也怕巷子深”的局面在所难免。
 
  实现普洱茶的核心价值:“健康价值”和“陈香特性”,“味最酽”是基本追求之一。
  普洱熟茶的收藏价值
 
  一、普洱熟茶有没有收藏价值?
 
  “普洱茶发酵到顶了”(片面之语),收藏后品质变化还有空间吗?市场上还有些通俗的传说,说所谓“生茶收藏,熟茶现喝”,是这样吗?我一直没空叙说此话题,面对越来越多普洱茶爱好者的询问,觉得有必要对普洱茶熟茶的品质特征、发酵成熟度、收藏与品饮等许多话题作些解读。
 
  这两年对普洱熟茶产品做了不少研发工作。在大益普洱茶熟茶的产品结构中,高中低档,不同产品结构、制式,2005年以来都有了一些作品。高端的“班章普洱饼、勐海之星、金针白莲、0532、象山普洱饼”等产品,风格独到;中端产品,V93普洱沱茶、0652、7672等,纯正厚实的产品特征,也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有机会总结一下自己对普洱熟茶的感悟,也是有意义之事。
 
  问不少普洱茶消费者,真的品饮过时间稍久一点的普洱熟茶吗?许多人回答“没有”,但他们却宣扬着“藏生茶,喝熟茶”的理念,或者说“入门喝熟茶,老茶客品老生茶”,甚至说“熟茶因为快速发酵,茶性已死”,而不懈一顾。这是多么偏激的举动,如此一来,他们也就失去了体验普洱茶丰富多彩魅力的一次机会。
 
  普洱茶熟茶,普洱茶生茶,是云南普洱茶的两大重要产品分支,缺一不可。生与熟,构成了普洱茶的森林。粗老与细嫩(指原料),风韵初显与阳刚成熟,茶区与山头,纯料与拼配,饼茶、砖茶、沱茶,许许多多普洱茶元素,则是构成这个森林的树木。过分热衷某一个元素,山头也罢,纯料也罢,生茶也罢,熟茶也罢,可能会一叶障目,变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老熟茶,如同红酒一样,虽然发酵基本完成,但也需要时间完成其纯化的过程。首先,是散去蒸压形成的“水气味”,以及干燥过程的“火味”。其次,散去一些“发酵之味”,以获得更加纯正的滋味与香气,陈香也才能更好的展现。
 
  熟茶品质特征的变化,在上述两点上是相当明显的。新出厂的熟茶,滋味醇和,香气纯正,陈香初显。半年后,滋味更加浓郁,显露醇厚的本性,而陈香之气,则由有低沉渐渐向高扬转化。这种体验,许多消费者有过经历。也有些不明白的消费者,有时候会误解,似乎这一批熟茶,不如上一批,或今年某产品不如去年某产品。实际上是时间点的不一样。
 
  经历了一段时间,普洱熟茶完成了一定的“纯化”。这就是所谓“退火”后的普洱茶更好喝,存储几年后的普洱茶口感更优秀,这也是消费者对有几年的普洱熟茶产品趋之若鹜的原因之一。
 
  普洱茶界的一些老前辈,也早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勐海茶厂前辈老厂长唐庆阳先生,当年对提高云南普洱茶品质,提出过两条重要意见,一条是“标准”的问题,即严格工艺与对样生产的问题,另外一条就是“给一段时间进行“纯化”(以及醇化),以展现普洱茶独特陈香的问题”。
 
  因为熟茶及时消耗太多,能留存的老熟茶不多,能大面积交流品饮也就更少。能体验老熟茶与老生茶不同风韵的人,则更少。品鉴到老普洱熟茶独特“绵柔、砂化、陈韵”的风骨之美,绝对是可以和品饮老生茶一比的另外一种享受。
 
  讲了纯化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普洱熟茶收藏过程中的后续醇化,是章显普洱熟茶韵味的重要过程。红酒的收藏醇化与普洱熟茶的收藏醇化可谓异曲同工。如此说来,普洱熟茶品质的提升,在收藏过程中也是有很大空间的。
 
  二、普洱熟茶发酵成熟产品的变化
 
  普洱茶熟茶的发酵成熟度,历来是一个神秘的话题,讨论与阐述不多,过去的云南普洱茶地方标准中,也只做了个初步的描述:“色泽红褐,汤色红明,滋味醇厚回甘,香气纯正显陈香”。由此,引来普洱茶消费与交流中的认知不足,以及产生了不少片面之语,说“熟茶发酵熟成后茶性已死,后期存储不堪变化”,就是片面理解的一种。
 
  关于熟茶发酵的历史渊源,用料情况,产品结构,发酵成熟度等信息,接着会仔细整理一个脉络,结合产品特征以及产品线的分析,许多误区可以迎刃而解,也有自己的一些理解与观念可以和茶友分享。
 
  “分享一种感悟,如同分享一泡老茶!”有茶友的回应,就是最大的享受,特别是有些思想的火花,虽然自己没有回复什么,但茶友的火花也同样长久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有些茶友的评论或问题,就是这样的火花,很想回复,但又不是草草几句话可以讲清楚的,留着总结在以后的文章里吧。今天,想分享的话题是“发酵成熟的熟茶也在变化之中”。
 
  现代工艺快速发酵的普洱熟茶,历史上有两大类产品,一类是普洱散茶,另一类为“普洱紧压茶”。紧压茶的发酵成熟度的问题,后面的文章再讨论,且说普洱散茶。过去“云南普洱茶地方标准”对产品特征的描述,实际上是居于普洱散茶产品的,从发酵成熟度来说,是“全熟”的,通常定义为“十成”发酵。
 
  普洱压茶紧,由于各种因数,发酵不是全熟的,另文再详细讲述。细心的茶友,如果仔细想想“云南七子饼茶”的大票(通用的说明书),里面就有玄机,它说的是“适度发酵”,看到此,普洱紧压茶能不能收藏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历史上,普洱散茶是十成发酵,而紧压茶,多以八成发酵为核心,7572即是此标准产品也。
 
  纵观普洱紧压茶的产品线,红熟发酵的产品,大致在九成左右,掌握得好,滋味醇滑陈香浓郁,口感没得说,2005年设计过一个代表性产品“7552”就如此,当时就受到不少及时喝消费者的欢迎。而略偏轻发酵的产品,多在七-八成间,或七至八点五成间游动,高档原料的产品多如此。代表产品,7262,勐海之星等产品。至于轻发酵的普洱茶产品,发酵要基本成熟,陈香处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状态。这种状态是比较难控制的,因为此时,一般发酵堆的异杂味相当重,要做到滋味香气纯正更难。
 
  轻发酵的普洱茶产品,做到了“滋味香气纯正,陈香初显,略带苦涩”的状态,就算成功了。如此发酵的成熟度,大致在六成左右。这样的产品,会带着仿佛老生茶陈化后的风韵,略苦涩的滋味,回甘生津异常的持久,可以说“回味长”是其最大的特点,是典型的“收藏型”熟茶产品。2005年设计的8562饼茶,就是这样一片产品。说远了,还是先说发酵十成熟的普洱散产品吧,虽然现在这种散茶没有生产了。
 
  十成熟了,这样的产品收藏后有变化吗?回答是“有”!从实际经验来看,无论干茶色泽,汤色,滋味,香气,都在变化中。后续的语汇,要用到“透亮”、“返青”(或“返红”)、纯正、醇化、陈香馥郁、化、甜爽……可以说熟茶产品也是生命不息的
 
  首先说“健康价值”,普洱茶是一种健康的饮品,无论是古老的认知“消食解腻”,还是现代的理解“降脂减肥”,其间透露出的信息是,普洱茶必须有丰富的内含物质。这些内含物质,主要指标是水浸出物,其间重要的是茶多酚类物质、生物碱,以及氨基酸类物质等,一般说,这些物质多,滋味浓厚,即味酽也。
 
  其次,“陈香特性”来说,普洱茶要具有良好的收藏价值,也必须有充分的前导物质,丰富的内含物,“味浓酽”会为普洱茶收藏中的后发酵或醇化奠定基础,也是不言而喻的。
 
  综上所述,普洱茶收藏客,把“味浓酽”而非“形最美”作为第一评判标准,来指导自己的普洱茶品饮与收藏,是十分有道理的。
责编: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