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王有幸封知音—记邦崴茶树的发现者何仕华

  茶王有幸封知音—记邦崴茶树的发现者何仕华
  思茅地区境内,澜沧江、李仙江流域和哀牢、无量山系,森林密布,云雾缭绕,在层层叠叠的原始密林中,数十万亩的野生大叶茶群落,参天的大茶树'不断向人们倾诉着它年轮的久远和产茶的古老。
  是的,这里一直被人们称为大叶·茶品种的原生地之一和普洱茶的故乡,生长在哀牢山的这棵野生大茶树,已经2700多岁了,被人们称为普洱茶的"老祖母"。在公元前7世纪,齐桓公、晋文公、楚庄下等"春秋五霸"在中原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时候,它就在思茅地区镇沉彝族哈尼族拉枯族自治县九甲乡千家寨的龙潭破土而出,默默地生长着。如今。它身高1850cm,干径143cm干围450cm,繁茂的分枝和叶片遮天蔽日,以440平方米的树幅,笑迎苍育,怀抱大地,散发出醉人心扉的清香,在普洱哈尼族彝族白治县板山一带的野生茶林中,也有一棵身高1350cm,胸围170cm的野生大茶树,以自己1000多年的树龄,告诉人们,普洱县不仅是历史上普洱茶的集散地,而且是普洱茶的原产地之一。
  从神农氏尝百草而得茶解毒的传说,到唐代陆羽作《茶经》,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而《茶经》被称为世界上第一部茶书,距今已1200多年。《茶经》的第一句话,就说茶是我国"南方"的"嘉木"。接着以树的高度简略叙述了我国拥有各种类型茶树品种的概况……,说明我国是世界茶树的祖国,我国南方是世界上最早采制和饮用茶叶的地方。
  然而,在我国南方众多的茶叶品种中,独占鳌头的是云南大叶茶种,它生长势强,发芽期早,芽叶肥壮,内含物丰富,如果说云南省是云南大叶茶品种的原生地,那么思茅地区就是云南大叶茶品种的原生地的中心。世居在这里的哈尼族、彝族、拉枯族、佤族、布朗族、傣族的先民们,川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把野生大叶茶树种培育驯化,逐步形成了云南大叶茶群体种系。
  1991年3月,思茅地区澜沧拉枯族自治县富东乡邦崴村,在1880m的高海拔山坡上发现的一棵野生型与栽培型间过渡型的大茶树,有关学者认为,是与地世居族的先民从游猎转为原始农耕时期栽种的,树龄在千年左右。这棵古茶树根茎处}"径114cm树高1180cm树幅73.8平方米,最低分枝高70cm。树姿直立,分枝密,体现出典型的乔木型大叶茶树风貌.前儿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分给了一位姓魏的农民,他搭梯子采茶,每年可产茶30多公斤。后来澜沧拉枯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出资2500元,买下加以保护。
  里称"发现"。说的是有的事物或规律,经过探索、研究,才开始知道,叫做"发现"。千年古茶树的被发现,茶王有幸逢知音,无不浸透着思茅地区茶叶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1981年在景谷、镇沉两县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区展开的大规模的茶树品种资源普查中,地区农牧局的徐金元、镇沉彝族哈尼族拉枯族自治县的杨剑等一批茶仆十科技工作者,跋山涉水,跑遍了哀牢山区的野生茶林,根据当地群众提供的线索,对千家寨龙潭的一棵野生大茶树进行考察、测量、取样、分析,经过几次反复考证,终于以2600年的树龄,载人《思茅地区茶树品种资源》一书,为世人所了解二邦威古茶树的发现和考证,则经历了更长的过程。1984年在澜沧拉枯族自治县茶树品种资源普查时,县里从事30年茶叶科技工作的杨德兴、王永泰和文东乡茶叶技术员朱文忠一起,对邦威古茶树进行过初步普查,并按程序上报地区,但据说地区的专家们忙于考察其他大茶树,被搁下来了。
  1991年1月。在昆明召开的全省茶叶订货会上,面对各厂家竞相推出的"普洱茶"产品和品种繁多的名优茶,出席会议的思茅地区经贸局副局长、地区茶叶学会理事长何仕华对澜沧县茶厂副厂长吴应明说:"要是我们思茅有一棵人工栽培的占茶树就好了,它可以说明我们生产的'普洱茶'是正宗的。"
  "有嘛!我们澜沧邦崴村就有一棵,前几年杨德兴他们就普查过,两人合抱才抱得过来。"吴应明边说,边用双手比划着。

[page]
  何仕华这位50出头的四川汉子,1965年从部队转业到地区外贸局后,一直从事茶叶工作,他身材瘦小,但说起话来声音洪亮,一双浓眉大眼炯炯有神,看得出他对事物的敏锐感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当听到澜沧有一棵古茶树后如获至宝,高兴得晚上合不上眼。
  会议结束回到思茅后,老何第一件事就是向地区经贸委、农牧局的领导直至地委、行署的领导汇报,策划对邦崴大茶树考察。地委、行署领导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支持,在何仕华的倡导和参与下,于1991年3-11月,由地区茶叶学会、地区经贸局、地区农牧局联合组织了邱辉、肖时英、张木兰、杨乔金、王永泰、吴应明、何俊、自建国、雷明汉、罗跃兴、曹义军、岳发兴、胡美英等领导同志和茶叶科技工作者,先后对邦威大茶树进行了三次考察,并由高级农艺师张木兰、肖时英和何仕华,杨乔金、王永泰、吴应明等同志写出了考察报告《新发现的云南大茶树》,对大茶树的植物学特征、大茶树的树龄、大茶树的现实意义等作了翔实的叙述。在考察论证的基础上,于同年12月,地区茶叶学会和有关部门联合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时隔9个月之后,为了进一步考察论证邦威大茶树的科学价值,思茅地区行署、云南省茶叶学会、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思茅地区茶叶学会、澜沧拉枯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于10月11日至14日,在澜沧召开了"澜沧邦威大茶树考察论证会",应邀参加会议的浙江农业大学、安徽农学院、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湖南农学院、华南农学院、西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农牧渔业厅、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以及思茅、西双版纳两个地州的有关专家、教授和领导同志共46人,在现场进行实地考察、测量、取样、
  分析论证。专家组在认真考察的基础上,肯定了前段考察的成果,一致认为:澜沧邦崴大茶树是野生型与栽培型间的过渡类型,它反映了茶树发源与早期驯化利用同源。为区别于一般大茶树,定名为"邦崴古茶树"……树龄在千年左右;何仕华先生从该树采摘鲜叶加工的炒青绿茶,经专家品尝,滋味鲜浓、品质良好,一致认为可直接利用。
  专家组认为,澜沧邦崴古茶树的发现,对研究茶树起源和进化,茶树原产地、茶树驯化生物学、茶树良种选育、农业遗产与农艺史、地方社会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刘志强

责编: juses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