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故事汇

  普洱茶的故事汇

  苏荣新卖茶

  1985年,初入社会的苏荣新,第一份职业是在餐厅端盘子的服务员。他从最底层的服务员做起一直到管理层,对酒店经营有了透彻的认识。1992年,苏进军餐饮业,大有所获。2001年,苏荣新在广州开办了一家茶餐厅,将自己最熟悉和最喜欢的两项事业结合到了一起。广东人都有喝茶的习惯,一般酒店上菜前都会先问客人要什么茶,虽然这些茶价格便宜但一般质量不佳,而专门去茶艺馆喝茶,普通人又没有那么多时间。苏荣新想,何不在客人吃饭的时候提供品名茶的服务呢?看准了,就要快人一步,他在自己开的酒店里开始了这样的尝试。结果,不少客人就是冲着这里能提供名茶服务来的。

  何景成的茶缘

  何景成回忆,小时候一直是妈妈买茶来喝,工作以后第一次自己上街买茶却不知道该买什么茶,后来经过品尝,才知道家里一直喝的都是普洱茶,只不过香港人喝茶不像台湾人那样讲究罢了。

  后来,何景成发现茶里面有好多他搞不懂的地方,比如:为什么每一个茶店,茶的名字一样口味不一样?那我喜欢一种味道买不到怎么办?

  “批发商满足不了我的好奇心,人不能糊里糊涂过一辈子”,于是他开始了追索茶知识的历程。他不断往内地跑,先去福建安溪研究铁观音,然后去武夷研究岩茶,后来就迷上普洱茶了,最后发现普洱其乐无穷。“铁观音共有36个品种,搞完了就没有什么好玩,武夷岩茶的品种多,又太过复杂了。”他一次又一次跑到云南调查观察,这种实证主义的精神让他获得了很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也让他成为令人信服的普洱茶人。

  杜春峄扭转败局

  15年前,澜沧县景迈茶厂班子调整,杜春峄成为思茅(今普洱)地区第一个茶叶初制厂的承包人,每月交厂里100元,停薪留职,与一家村办茶厂签订八年的承包合同。千辛万苦筹资十多万元,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导致承包失败。当时,杜感到“像是走到了人生的尽头”,两个女儿没有零花钱,就连全家最基本的伙食费都没有,在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个月后才清醒去打工挣钱。

  后来,由82名自身能力较弱的失业老工人组建澜沧古茶有限公司,工人平均年龄50多岁。大家推选杜春峄为董事长,朋友打来2万元启动资金,股东集资139万元。1998~2000年公司组建后,租用原澜沧县茶厂厂房机器,开始头三个月没有钱发工资,但所有的股东和员工都没有怨言,很有向心力和凝聚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由于破产后组建的企业还没有信誉度,没有抵押,得不到银行贷款,每个股东和员工都尽心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有一个老工人为按时完成帮别人加工茶叶连续工作,48小时没睡觉。通过八年努力,把精心和细心融入到每一款产品上,公司也从效益上得到了回报。到2005年底,公司拥有资产近1500万元,负债18%,净资产已上千万元。

  董碧莲喝茶

  昆明今雨轩茶馆姿态低调,却也是昆明最牛的茶馆,接待过众多社会名流,喝茶需要预约。茶馆主人董碧莲为经营茶馆,经常跑去全国最好的茶馆品茶,“打着飞的到处喝茶”。有一次,她去北京,花三天时间跑遍了京城十几家著名茶馆和会所。

  这天,董碧莲到了一间茶馆,看得很仔细。她对两棵做得比较逼真的假树很喜欢,她说两棵树就是“林”,如果只有一棵树就变成“困”了。茶馆主人开玩笑道:南面有家茶馆学我们的样子也做了一棵树,难怪后来关门了,原来是只做了一棵树。

  余华良说茶市就像爬满猴子的大树

  在普洱茶高歌猛进的那段时间,最先赚到钱的那一拨喜笑颜开,跟进者奋勇直追,再后来者笑脸相迎,而身边总有人四处打听行情。小茶商余华良是这样比喻的:

  “整个茶市就像是爬满猴子的大树,向上看全是屁股,向下看全是笑脸,左右看全是耳目。”

  余华良本来不是这棵树上的,禁不起诱惑才蹿了上来。

  余华良本来是导游,靠跟各家旅行社带团拿提成谋生,尤其是珠宝店,每次下了团,老兄总是跑到朋友茶庄里边喝茶边清点腰包里的钞票,收拾妥当后总少不了约上几个朋友去喝酒K歌。他的收入是多少大概他自己心里也没底,不过,他攒了三个月的提成就盘下了一间小茶庄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另一个事实是,在这三个月间,余华良带团常去的那几家珠宝店中,有一家转行经营普洱茶了,还有两家兼营普洱茶,不过,这并不影响他拿回扣提成,因为普洱茶的销售确实太火了。就这样,三个月后,余华良的茶庄开业了。与此同时,街对面那家玻璃店也在一夜间换成了普洱茶,一时间,恍若天下皆普洱,就连余华良茶庄门口修自行车的赵老头,也很大气地买了两件生茶回家。赵老头是余华良茶庄开业的第一个大宗客户。

  其实,究竟什么茶好,余华良不太懂,赵老头就更不知道了,总之,只要有货,总是能卖出去的,而之于赵老头来说,只要买上那么几件普洱茶放在家里,好日子似乎便指日可待了。

  乱世出英雄,余华良屁颠屁颠跟着人家乱买乱卖也还是稀里糊涂赚了些钱。不过,赚到的钱过了不久又被那一房子的普洱茶给压死了,更郁闷的是,被他的上家奚落了好一阵子,这时,余华良的耳朵里有两派意见,有人劝他坚持下去,也有人劝他早早脱身为妙,如你所知,他无法坚持下去了,于是草草出货,一进一亏,打个平手,灰溜溜出局,比起他那些被套死的下家,算是万幸。至于他的第一个客户赵老头,后来我一直没见到过,有说在北市区什么地方开了间小茶店,也有说是被手上那两件普洱茶给折腾出了病,谁知道是真是假。

  余华良接着去带旅行团,很长日子没见到了,上个月接到他打来的电话,叫我到他店里喝茶,新店装修还不错。如果说是他太热爱普洱茶了,那是假话,事实是,经过了大起大落的跌宕过滤,不管是喝茶的、卖茶的还是买茶的,头脑都清醒了,用余华良的话说,现在卖茶虽不像先前那么大进大出,利润也比较微薄,不过少了担惊受怕,赚一分是一分,正道赚钱,很踏实,普洱茶市的那一幕幕闹剧,恍若隔世。
[page]

  戎加各式发现种茶秘密

  戎加升16岁开始种茶。在计划经济时代,他所配制的出口功夫红茶,白芽占40%,黑芽占60%。1985年前后,长期跟茶树打交道的戎加升发现了一个秘密:勐库大叶种茶对化肥特别敏感。不施化肥的茶,叶片较肥厚,且有很多“白芽”:而施化肥的茶,叶片薄而长,且没有“白芽”,多是“黑芽”,口感也比较差。此外,施过化肥的茶树容易长虫,而不施化肥的茶树不会长虫。从1993年开始,他发现:凡施过化肥的茶树,一年比一年差:凡施过化肥的茶树,脱了化肥就长不好。这“重大发现”成就了他后来的茶产业:在收购鲜叶时,凡施过化肥的茶叶,他一眼就会辨别出来一他坚决不收施过化肥的鲜叶,任何人来说情都不买帐。他甚至能从茶叶的长势发现商家销给他的有机肥中是否含有碳酸氨和氮肥,他为此一次退货近四百吨。

  白云昌的生意经

  白云昌做茶生意那么些年,为人低调随和,可真正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有一本厉害的生意经。

  2003年,白云昌带着几位北京的商人到班章山考察,商人们自己动手采茶,他就开玩笑说,你们看看这些大树茶,每采一片叶子就是2元钱啊!北京商人一听,果然采得更起劲了,最后,还以每公斤300元的价格,购买了50吨老班章的普洱茶。因为茶太多,北京商人走的时候,就把茶全放在了白云昌的仓库里,请他帮忙存放。

  时间辗转到2006年,老班章的茶价已经一路飙升到了每公斤1200元,这时白云昌想起了存在自己仓库中3年之久的班章茶,于是他灵机一动,给北京的商人打电话,动员他们把茶卖给自己,最后他以每公斤508元的价格买下了这批茶,也因此大赚了一笔!

  普洱待客

  2001年,在开远看见大家都喜欢喝“凉茶”,待客则多用绿茶,没见过谁喝普洱茶。

  他们用山上长的一种野草泡水成为“凉茶”,说是吃烧烤容易上火,喝了就不会上火了。以我无数次的经验来看,这种说法很有道理。

  三四年以后又到开远,大家都招待我们喝普洱茶了,或者会谦虚地说:没有好茶,不好意思了。

  涨?不涨?不是问题

  近两年,普洱茶成为热潮,电视、杂志、报纸、茶商、茶客说全国都火了。我发现只是城市火了、只是有几个城市火了,这个现象大概可以说明中国社会经济的城乡二元结构、贫富差距还很明显,等等。朋友说:是这样,不过茶区的农村也火了。

  2D06年,不断有人建议我炒股票、炒基金,更多的人建议我囤普洱茶。我敬谢不敏:我所喝普洱茶都是蹭的或人家送的,没有本钱,也无力炒什么鸡精、味精。

  上半年,同学的表弟要开茶庄,来问我的建议,我说不要啊,险得很哪,我看茶价突飞猛进到这么高,年底就会跌了吧。他没听。

  年中,一位湖南朋友辗转找来一点茶,请我和云南大学木老师品尝。朋友说是从香港弄回来的一百年的普洱茶,并拿出两张照片为证,一张是宣统年间的茶庄执照,一张是民国初期的茶庄执照。我正疑惑,木老师随便喝了两口,判断是黑茶。湖南朋友大为钦服:原来就是湖南的黑茶。

  8月底,红河的吴兄去杭州考察,给我带了一小盒龙井,我舍不得喝,过年时送给外公了。我没有给他送过普洱茶。

  10月,普洱茶价不跌反升,传闻中明年的鲜叶收购价甚至高于当前的成品价。这时,有同学要经销大益普洱茶,托我看有没有合适的铺面。我强烈建议不要做普洱茶生意,至少不要做大益品牌。他说:你推测要跌价、要跌价,不是设跌反而还在涨?我无言以对,心想,过年后就会跌价了。

  张明春信奉人走茶温

  葳盛茶业的老板张明春,没开茶馆前是人人羡慕的公务员。1994年,一个广东人给张明春冲泡了四种茶:乌龙、铁观音、大红袍,最后是普洱茶,短短的四个小时,张明春爱上了普洱茶。随即,他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反对,辞去公职,投资20万开了葳盛茶艺馆。开业时,昆明几乎没有几个人懂茶艺,所有人都觉得“开茶艺店的人是有病”。“人走茶温”是葳盛茶业的座右铭,也是张明春熬过10年寂寞的信念。张明春放弃了优越的工作,对家庭的关心太少,多年劳作于茶山茶厂,为普洱茶付出了自己的全部。最近,张明春与本土作词家曹永庆、音乐家周国庆等反复研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将14首既保留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又将流行音乐融入其中的普洱荣歌创作出来了,这是普洱茶界又一大创举。

  葳盛茶艺馆收藏着很多上世纪70、80、90年代的老茶,都是张明春亲自到易武、勐海等茶源地收来或者向一些老茶友淘来的。除了老茶,你还可以在这里看到很多老的东西,老木桌、老木柜,甚至还有老式的茶具。张明春说,不管是这里卖的茶还是老家具,都是真货,每一件东西都是历经岁月的,他不愿意做假货,一来会影响店里的声誉,二来“只有真的东西,你才能感觉得到岁月的痕迹。”

责编: 小吉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