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茶的风雅

  晨起煎茶一首
 
  烹茗点蔎依稀似,活火清泉铫不同。
 
  最喜幽居无个事,手敲团饼候松风。
 
  清人震钧曾这样感叹:煎茶之法,失传久矣,士夫风雅自命者,固多嗜茶,然止于水沦生茗而饮之,未有解煎茶如《茶经》、《茶录》所云者......余少好攻杂艺,而性尤嗜茶,每阅《茶经》,未尝不三复求之,久之若有所悟......乃购茶具依法煎之,然后知古人煎茶,为得茶之至味。后人之瀹茗,何异带皮食哀家梨者乎?
 
  宋俗谚曰: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予以固疾,摒绝世事,敝帚自守真,归养山林,耕读之余,惟以焚香啜茗为务,烹茗之法,沿用唐陆子煎茶法,颇能得其中至味,乃授之斋中弟子,以使正法传承不绝。
 
  海樵山人曾言:精洁燥,茶道之事尽矣,亦有理。乃为句曰:
 
  十年辛苦不寻常,铁鍑煎来茗荈香。
 
  槐火松风熏老眼,石泉饽沫育华光。
 
  竹院蒲团敷一坐,亲教弟子侍茶汤。
 
  煎茶道掠影
  炙烤碾磨茶饼
  煎茶道素斋
  煎茶道雅事
  长惭愧人南山子如寂略记于甲午残春
 
  南山流煎茶道简介
 
  煎茶道,最早起源唐代中期,陆羽《茶经》里有记述。其后张又新《煎茶水记》、蔡襄《茶录》、朱权《茶谱》、许次纾《茶疏》等,都有相关论述。玉川子的《七碗茶》诗、苏东坡的《试院煎茶》诗、黄山谷的《煎茶赋》、杨维桢的《煮茶梦记》等,也有相关文字,可以参看。自唐及宋直至元末明初,煎茶道在中华可谓独领风骚,传承不绝。
 
  明代洪武年间,明太祖罢贡团茶,此后叶茶大兴,撮泡法也渐次形成,煎茶道开始没落。纵然二三文人雅士偶然为之,然而器具不备、团茶叶茶
 
  未分,加之不谙茶法、煎点不力,煎茶道已经名存实亡。至于流传到日本的所谓“煎茶道”,其实只是冲泡法的演变而已,和真正的中华“煎茶道”没有丝毫关系。
 
  南山流煎茶道,是中华煎茶道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南山如济依据古人论着,并借鉴今人烹茶法编排而成的,非敢标异于古人,仅仅以示区别而已。
 
  南山流煎茶法所用茶品以叶茶为主,也可用煎茶、末茶及团饼茶。煎茶器具主要用茶鍑、茶铫、茶碗,一则取其便利,二则尊称古法。至于煎茶方法,尊称古法,然又不舍时法,一般场合下,仍然可以沿用冲瀹法,只是器具、煎水、备茶、瀹茶、饮茶等程序不同而已。既不失煎茶法的古风雅韵,又颇能契合现代人的生活气息,堪称两全之美擧。
责编: Firday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