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老茶之道

  身处现代各种物质利益诱惑当中的世俗之人,如不象珍藏茗品那样守住自己的那份纯真本性,迷失在世人的名利与争斗中,随波逐流,岂不如那染味之次茶,放之无用,弃之可惜。

  如果将新茶比喻作仪态万千、风情万种的青春女子,那么陈茶(老茶),则如历经磨炼、神通广大之得道高人。茶,作为中华几千年文化的载体,伴随着中国人从历史走到现在,纵观整部制茶历史:从原始的咀嚼野生茶树叶、生煮羹饮,到手工制茶,直至现代机械化制茶,茶叶的加工和技艺经历了无数次复杂的变革。

  但万变不离其宗,整部制茶史关键围绕两点:1,使茶叶更易保存;2,让茶之色、香、味、形更好。如:晒青、蒸青以去其青气、草味;榨茶、制饼去其苦涩味,并使之易保存;包揉,使之成形;用各种花来焙茶,以增香气;烘焙,使之易存,减少苦涩,使茶汤醇厚……现代制茶法跟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步伐,更注重于茶业外在的时尚、亮丽、精致、有品位。

  老茶,即指将传统制法制成的老茶,密封于罐中保存,历经数年、数十年、乃至更长时间,越陈越佳。在保存的过程中,与新茶相比,老茶则反其道而行之,不以色、香、味、形为重。在色泽上,由于受到空气中氧气和光的作用,构成茶叶色泽的一些色素物质发生缓慢的自动分解,老茶的色泽由新茶的青翠嫩绿逐渐变成黄绿色、暗绿色、深褐色,色泽枯暗;有些陈年干茶随着时间的推移,香味已不显;汤色上,新茶金黄明亮,陈茶随年份增加,色泽越深黄直至红褐色,清秀到底,带有油光;口感上,陈茶茶叶中酯类物质经氧化后产生了一种易挥发的醛类物质,或不溶于水的缩合物,使可溶于水的有效成分减少,致使茶叶滋味由醇厚变得淡薄、温和,且越陈越平和。老茶十分耐泡,二十多泡仍有余味,且越泡越甘甜,舌如泉涌。陈年的老铁观音带有陈韵味,却不张扬,喉韵明显,而且越陈越纯。

  其实,陈年老茶最大的特点是有一定的药用功效,而且收藏时间越长,功效越强劲。许多资料显示:陈茶在放置长时间后,其内溶物起了变化,茶汤有一定的止痛、祛病、消暑、暖胃、解乏等功效。还可活血通络去胀气,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抗癌防癌等多种功效。有些人反映,饮后会打嗝呕气,全身发热等身理反应或出微汗,全身轻松畅快。

  在福建的一些山区,人们至今仍保持着收藏老茶的习俗,将老茶当作家庭常备药。家中曾有人胃疼不治,得多年老茶而痊愈;也有人农药中毒倒地,灌入老茶汤两碗而缓解。

  按《本草纲目》:茶最原始的用途就是药用,以后才用来解渴,演变到后来,随着人类道德不断下滑,更追求物质享乐,五欲的满足,将精力都放在如何改善茶之五味、外形,舍本逐末,致使茶的真实目的也渐渐被人所淡忘,加之现代社会环境污染严重,农药残留物多,致使产出的茶也没有原来那么大的功效,这和人类社会整体道德的败坏是分不开的。

  精神带动物质发展,这一社会发展规律在茶叶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纵观整部社会发展史,发现和茶史是一样的,都是由起点向下走的一半圆,由简至繁,由重精神、身体的回归至重物质享乐,这一偏激的过程所带来的是:物质越发展,人类本性的一面被掩埋得越深,人们内心越空虚、困惑。物极必反,走至穷尽的人们逐渐主动、被动地在反思与清醒中,向本性一面回归,这一精神层面的回升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现象:传统文化的回归、茶道的逐渐兴盛……。

  而老茶,这一平日里在民间中深藏不露的“得道仙人”,在此时也以其朴实无华、品质卓越的姿态适时地向人们展现他的风采。

  经传统制法做出的老茶,在密封良好的容器中,任凭时间,这一鬼斧神工的“制茶人”,不断磨去茶表面的光鲜、亮丽;褪去新茶的寒气;风化掉后天的各种污染与农药残渣,似已将其升华并转化为朴实、厚重,但却灵气十足的一粒粒“仙丹”。

  也许有人会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老茶、新茶;美女、智者,各有优缺。亦或如《雅堂文集》中所述:“新茶滑而无骨,旧茶浓而少芬,必新旧合拼,色味得宜,嗅之而香,吸之而甘,虽历数时,芳流齿颊,方为上品。”

  此饮法是否得当先不提,但老茶、新茶也确各有长短,所谓“过错”,即片面、过份地对待任何东西都是错的,不理智的。殊途同归,故不论哪一款茶,都不应失去其真实本意:向人类指明一条通往身心健康、本性回归并不断实现身心境界的自我飞跃之路。

  古人云:“茶性淫,易于染着,无论腥秽及有气之物,不得与之近,即名香亦不宜相襟。”所以无论什么茶,历代都讲究保藏之法。染上杂味的茶即是次茶。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国人自古讲究修身养性,常言道:“心如平原跑马,易放难收,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然,人非草木,孰能无过。在滚滚红尘中,怕的不是沾染,而是放任。一个真正懂得珍惜自己与他人的人,会将一切挫折与不幸,名利与诱惑当作对自身的考验,使之成为一切成就的垫脚石。就象那静默中独守清凉一隅的老茶,历经岁月的洗礼,任凭时间与空间云烟般的穿梭,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犹如太上老君炼丹炉中历经磨难的孙悟空,磨去的是野性,成就的是火眼金睛的本事。

  沏上一壶老茶,在厚重、醇香的茶汤中,感悟到的是岁月所凝聚的智慧,风华过后的淡泊与宁静,思绪也伴着缕缕上升的茗烟,找到了那份逝去已久的纯真。这份回升,不正是将只画了一半的圆,由下至上将其画成一完整的圆,终点又回到了起点。

  但这一回归的新起点,截然不同于原始的起点,这一圆满的符号表达的是心智的充实与完美,物质与精神的合谐统一。如同眼前碟中盛着的历经沧桑而厚重的上等老茶,透着一份成熟与稳重、豁达与智慧,已完全不同于几千年前神农手中那几片绿色而稚嫩的野生茶树叶。

责编: cn6831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