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普洱茶文化 打响普洱茶品牌

  茶早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俗话讲,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随着现代物质产品的日益丰富,人们对这些物品的需求和认识已不再限于食用,而是要求利于保健,进而更多地提出了文化层面上的诉求。比如时下兴起的普洱茶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的目光,大家各抒己见,众说纷纭。普洱茶的确大有深意和学问,我从一个爱茶者的角度谈点体会。

  普洱茶是云南的骄傲

  普洱茶是云南久负盛名的品牌产品。2005年8月20日,“天下和合,两岸沁香”普洱茶茶话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台湾厅举行,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丹增在会上作了题为《弘扬普洱茶文化擦亮普洱茶品牌》的讲话,对普洱茶的发展历史、文化内涵及独特价值作了阐述和推介,对普洱茶产业的做大做强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和见解。现将讲话原文从《云南日报》转载,以飨读者。

  中国是茶的故乡,云南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云南拥有丰富的茶树种质资源,有发展成熟的茶产业。2004年,云南茶叶种植面积280多万亩,居全国第一位;产量9万多吨,居全国第三位;产值19亿元,涉及茶农600多万。茶叶是我省关乎“衣食万户”的产业,也是在调整中正逐步崛起的一项大产业。

  普洱茶是产于我国云南省的一类历史悠久的特种茶,它是以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经杀青、揉捻、日晒等工序制成的晒青毛茶为原料,再经后发酵、蒸揉、成型制成各种形状的成品普洱茶。其外形色泽褐红,汤色红浓明亮,陈香独特,滋味醇厚回甘。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普洱茶的后发酵是一个微生物活动复杂和多种酶促进氧化的变化过程,其中微生物分泌大量维生素和茶叶中的多糖降解成单糖,是构成普洱茶的特殊品质,其显著特点就是俗话说的“越陈越香”。普洱茶品质的高下,首先取决于原料鲜叶的品质,其次是加工工艺的特殊性、科学性,最后是茶叶贮藏环境和时间的影响。

  茶叶具有特殊的功效。《神农本草经》说:“茶叶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清人赵学敏著《本草纲目拾遗》认为“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解油腻牛羊毒苦涩,逐痰下气,利肠通泄。”对于茶叶和普洱茶的功效,说法很多。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普洱茶具有平和醇甘,不寒不燥,养胃护胃、减肥降脂、降低胆固醇等多种保健功能,是茶中的养生极品。由于其良好的保健功效,普洱茶行销各地,走向世界,越来越为更多的消费者所喜爱。普洱茶是云南茶产业中极负盛名的品牌之一,目前已成为国内外响当当的茶叶品牌。云南正致力于在普洱茶的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国际化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开创新局面,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普洱茶文化体现着一种和谐的生活方式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文明史到处都散发着茶香。文化要以一系列生活方式来承载,茶文化承载的就是一种极富质感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在和平安康的时代。

  在中华文化里,茶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真正文明的饮料。茶艺是饮茶风俗和品茶技艺的艺术结晶,具有深厚的中华民族文化意蕴。茶从早期的药用到后来的饮用,文人士大夫起了重要的作用。唐代以后,文人士大夫饮茶非常注重文化品位,把饮茶当作一种高雅风尚,使得饮茶不仅登上大雅之堂,而且成为士大夫朝夕相伴的风雅趣事,出现了不少的茶诗、茶画、茶经以及不少饮茶成癖的人。谚云“三分解渴七分品”。当然解渴与品味的比例大小,随社会文明和文化发展的不同而不同,社会愈向前发展,饮茶人的层次愈高,品味的成分自然就越大。总体上,对茶的旨趣源于饮茶人的心情与茶性的吻合统一,只有真正的嗜茶者才能获得茶之韵味和乐趣。唐代人陆羽以著有《茶经》而被尊为“茶仙”,他以中华文化里的“和”为哲学基础,提出了品茶所追求的雅兴和清韵。后来到朱熹,甚至把茶之韵味与理之至和水乳交融地揉和在一起,对以精行俭德为道德核心的茶道作了一番生动阐述。

  我们发现普洱茶里面很有学问,但也存在着很多认识分歧,仅普洱茶的概念就需要专门的研究。据史籍文献记载,云南在东汉时期已经开始人工种植茶叶,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先人用茶简单,只是茶叶作为商品后,随着茶马古道的不断延伸,促使普洱茶声名远播,流向四面八方。《普洱茶记》写道:“普洱茶名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将含水量较高的晒青毛茶从产地运到销地,在道路艰险而只能人背马驮的条件下,一般都要3个月以上。可以说,普洱茶是云南特殊的地理气候、茶叶种质、运输条件以及消费者喜好等多种因素结合的产物。近几十年来,普洱茶与时代同步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是原料、制作工艺还是产地、名称,都呈现出多样化、科技化的趋势,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文化内涵显著拓展。

  眼下不少人对普洱茶的认识,多就茶论茶,对温度、湿度、时间、光照等很关注,这当然是必需的,作为现代商品,工艺是保证普洱茶品质的基础。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普洱茶中蕴涵的深厚文化,因为普洱茶体现了云南多样性的立体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生产工艺和造型上的文化积淀。澜沧江中下游是古今普洱茶的原产地及集散地,属亚热带湿润气候类型,海拔差异大、日照充足,日温差大、雨量充沛,最适宜大叶种茶树的生长。云南是民族众多的省份之一,茶是云南各民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促进了边疆民族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各民族的体魄健康意义重大。云南各民族与茶的结合方式不同,各自形成了不同的品饮方式。如对普洱茶的发展影响较深的习俗,就有傣族的“竹筒茶”、基诺族的“凉拌茶”、拉祜族的“烤茶”、佤族的“烧茶”、白族的“三道茶”等等。普洱茶在历史进程中积淀并不断创新发展,包容各种民族民俗、民风民情,使之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和特色性。因此,普洱茶文化具有深厚的传统魅力,又有无限的生命活力,所以它才能不断衍生新的文化意义与物质意义。

  古人把品茶作为一种艺术修养,讲求心平气和,和就是平和、柔和。在品茶中品情、品理、品德、品人生,享受修身养性,清静心灵的妙处,“志绝尘境,栖神物外”。品茶的最高境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统一。所以那些嗜茶之人常在山间林下,临泉煮茗,追求环境与心境的和谐。对于普洱茶,从产生根源上看,具有多元特点;从加工工艺上看,具有生态特点和自然属性;从发展历程上看,具有开放吸收的特点;从形态和包装上看,具有民族文化属性;从今后的发展看,将更加具有创新发展的趋势。因此,可以说普洱茶文化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云南民族文化的特征和生活方式,可以这样粗略地概括:普洱茶文化体现了云南各民族文化的精神,即兼容并蓄的包容性、多元并存的开放性、亲近自然的本源性和文化生态的和谐性,体现着一种和谐的生活方式。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需要让普洱茶文化与现代文化精神相契合,让普洱茶文化真正体现一种和谐的生活方式,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部分。

  擦亮云南普洱茶文化的品牌

  我始终认为,云南是座没有围墙的文化博物馆,是民族文化的富矿,产于斯盛于斯的普洱茶也是这座民族文化富矿中的一个精品。云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了要保护、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把文化产业建成新的支柱产业的目标。当前,我们已经有了“云南映象”、“丽水金沙”等成功品牌的启示,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已成为我省加强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手段。我们力求通过创立、维护、发展文化品牌,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资本聚集、规模放大、品质提升、消费导向、产业示范、利润增值等多重效应。目前正在重点打造的有香格里拉、三江并流、茶马古道、滇西抗战遗址、驼峰航线等多个文化品牌,而普洱茶文化品牌更应成为其中的重点。

  在当今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发展潮流中,没有一个市场品牌是没有文化内涵的。而普洱茶品牌,久已为世人所知,本身早已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具备了优越的品牌基础。因此,将云南普洱茶打造成响当当的市场品牌,首先要把它打造成响当当的文化品牌,让它在更大范围成为更多人广泛接受的一种生活时尚和文化消费。在这方面,我们具备很好的基础,但面临困难亦不少。希望社会各界出谋划策,共同努力,使具有历史陈香的普洱茶释放出它前所未有的魅力,让世人更广泛地认知普洱茶,感受普洱茶文化。

责编: cn6831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