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中年情韵苦清秋茶

文/赵士祥
  山里之夜,阴寒潮冷,灯下翻书,少不得要借热茶驱寒提神。于是随手取了案头的一份茶,往杯中放上些许,加水冲泡。泡好后,刚喝一口,就觉出和往日不同的滋味,仔细一看,原来泡的是自家的秋茶。

  茶是苦命的,生来就遭罪,嫩芽嫩叶被采撷下,萎凋、杀青、揉捻、烘焙,哪一道工序不是一场浩劫?但君子襟怀的茶不在乎。春茶年轻气盛,虽说有点稚气,那香却也是实实在在地有朝气。夏季雨水多光照强,疯长的茶树在一茬一茬地采撷中消耗着养分,日渐瘦削的同时不免有点浮躁,茶香也越来越淡,涩味越来越重。秋季,庄稼到了收获的季节。茶不是庄稼,奉献了一茬一茬茶叶的茶树已是身心俱疲,拼尽最后一丝体力开出如雪的花朵,却无力结籽,所产的茶不仅涩,亦苦。所以在绿茶中,秋茶的品位最低,我家每年都不采。今年我家茶园管理到位,秋茶芽叶长势胜过往年,但也仅采一斤就收手。

  手头的茶的水色黄绿得有些深邃,舒展的叶片不似明前茶雨前茶的娇嫩,也全无夏茶的肥厚,在水中还透出一份干涩,带着点风霜雨痕的沧桑,却又终归坦然从容。喝一口,有些涩,且有些苦,却不是浓烈的,正是中年况味!

  男人的一生与茶何其相似!十来岁的男儿人性初显,是青涩的柠檬茶醇味,也是淡淡的,回味多甘多甜。二十岁的男人情怀初识,是鲜凉滋味的雨花茶,至真至纯,清香气色。而碧螺春样的三十岁男人,去粗取精,汲取了阅历人生的花果之香而成就独特风味……明前龙井无疑代表了不同年龄的成功男人,简单而又完美,成熟中而又高贵,别有情韵。当然很少有人会想到形形色色的人生会是生活煎熬的结果,更不会想到男人在社会的挤兑中,始终像叶片包裹茶芽一样,收藏着内心的隐秘与痛苦,从不轻与人言……而男人的秋天也不是收获季节,人到中年,眼睛常常是微肿的,身体是疲惫的,上有老下有小,房价在涨股票在跌。中年并不承上启下,中年只有一个方向——走向衰落与衰老。少年青年行云流水的记忆,以及伴随着那种记忆的某种心境,一去不返。少计较,少炽热,多珍惜,多感慨,多包容。这一份旷达正如步履沉稳走向认命与沉静的秋茶。

  许多人青年时代并不喜茶,却爱酒场的热闹。我少年时意气风发,虽不善饮酒,也像唐朝的香山居士一样“看风小榼三升酒”,惟酒是饮。是什么时候开始“茶铛酒杓不相离”的呢?记不清了。更不知我的晚年是否也是像白诗人样“寒食深炉一碗茶”,专情于茶。只是我清楚“浮生恰似盏底水,日夜入喉君不识。”从酒的喧闹到茶的宁静,近三十年光阴随水逝,物是人非。四十岁以后,我以自己的方式应对现实,与很多人和事几乎再也没有关系,偶然会有一二十年前的诗友联系我,或寄我新出的集子,而我的淡然是他们意想不到的,因为当初的我可是一个虔诚的诗歌信徒啊!若是在中年时还保留着青年的感伤,那就无法旷达,就像茶树在秋天还保持夏季的疯长,不累得枯死,到冬天也会被冻伤。由酒境渐入茶境,既是白云苍狗的流年所致,更是沧海桑田的心绪历程使然吧。

  不如吃茶去。中年之人,已然成熟,情可自鉴,景可自赏,饮茶自然可与人对饮,也可一人独坐自饮。碧螺春饮得,铁观音饮得,大叶茶也可饮得,倘若要与心境契合,此时秋茶最适宜。中年的我端起一杯秋茶,自饮。在苦与涩之后,隐约也有一缕苦香回甘。

  (作者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连云港市诗协创作基地主任)

责编: isundust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