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县古茶树历史状况

  云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临沧市东北部,在东经99°43′~100°33′,北纬23°56′~24°46′之间,南、北纵横94.4公里,东、西横跨84.2公里,总面积3760平方公里。县境地处滇西横断山系纵谷区南部,最高海拔3429m、最低海拔748m,有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等气候类型,土壤条件优越,物种丰富,是云南省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县份之一。在海拔1800m~2500m之间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中,都有野生或栽培型古茶树分布,品种有五室茶系的大苞茶种,五柱茶系的滇缅茶种、大理茶种,秃房系的拟细萼茶种,茶系的香果茶和普洱茶种。经初步鉴定在漫湾白莺山村茶系茶种较为集中,有本山茶、二嘎子茶、贺庆茶、白芽子茶、黑牙子茶、黑藤茶7个品种。全县面积37431亩,主要分布于县境内属云南省临沧澜沧江自然保护区的大朝山,爱华镇黄竹林箐,幸福镇大宗山万明山和漫湾镇白莺山村、大丙山茶。主要的古茶树群落有:

  1.幸福镇大宗山野生古茶树群落:分布于幸福镇篾笆山、哨山、控抗、帮洪、帮信、安腊大箐等附近的国有原始森林中,与凤庆县大万民山毗邻,应同属大宗山山脉。茶树群落海拔1850~2500m;地理座标为北纬24°14′47.3″~24°15′13.5″,东经99°52′13.6″~99°52′35″,分布面积近21100亩,植被类型为南亚热带山地季雨林。茶树分布较集中的地段,每隔5m~10m就有株高10m以上的野茶树生长,株高0.3m~55.3m左右的茶树随处可见。以1号野生大茶树为代表的群落位于大宗山,海拔2110m~2403m,北纬24°14′,东经99°52′之间,株高平均在40m左右的有20多株,主干基围平均1.55m,树龄约1000年;以2号野生大茶树为代表的群落位于大宗山大茶树平掌,海拔2363m~2400m,地理座标为北纬24°15′,东经99°52′,主干基围2.25m,株高43m,同一位置另有一株高41m,主干基围2.2m的古茶树,根据村民介绍于2003年初自然死亡,根据原始森林的生长规律推算,该两株野生古茶树树龄在1000年以上;以3号野生大茶树为代表的群落位于大宗山脚(淘金河边),海拔2196m~2360m,地理座标为北纬24°15′,东经99°52′,株高41.3m,主干基围1.7m,树龄约1000年以上。在大宗山的大岔河有一株树高50m左右,基部周长2m,基部直径0.637m的野生古茶,由于地处河谷山崖,所处地形复杂,极为隐蔽,难发现。另在幸福镇灰窑、哨山、慢遮、篾笆山等村有约600亩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树群落,最高大的是团山地古茶树共7株,平均株高10m,根部基围0.52m~0.95m,冠幅5×6m,海拔1826m~1886m,属于勐库种,树龄150年以上。其中一株高10.2m,根部周长95cm。同时,在团山地村民小组的耕地上有13株平均树高7.5m,根部基围0.55m~1.48m,冠幅3×5m的栽培型古茶树,根据树势推测,树龄在200年左右。当地村民称此茶为“大树茶”。

  2.爱华镇黄竹林箐古茶树群落:黄竹林含盖爱华镇安河村、河中村等,古茶树分布在国有林和集体林,部分也属台地型,以安河、河中两个村为著名。在安河村黄竹林2100m~2300m海拔的原始森林中,有近10000株古茶树,最大一株根部基围2.23m,基部直径0.73m,株高16m。在河中村国有原始森林和集体林下平掌山、豹子洞箐发现有野生古茶树15000多株,最大的一株根部基围2.53m,基部直径0.81m,高12m(被砍过顶部主杆)。另二株直径为0.76m。直径在0.2m的古茶树不低于1500株。按山体走向,主要分布于下平掌山、豹子洞箐两个山头延伸区,面积约1100多亩。

  在河中村委会有清末民初李鼎臣种植的1600多亩栽培型古茶园,分布在大茶地、小天陆地,距今有110多年历史,现长势良好。另在羊厩山村民小组自留地中存有1万多株的古茶树,据调查推算有300多年的历史。最大一株是该组钟天云户的大茶树,基部直径达0.36m,基部周长1.13m,树高10m;该古茶树群落,树高平均在6m左右,根部基径0.15m~0.2m。分布于地边、坎头,且长势良好。另外,在爱华镇的独木、安河、黑马塘等地也均有栽培型古茶树的分布,面积700多亩。

  3.漫湾镇、茂兰镇大丙山古茶树群落:茂兰镇大丙山保护区中约有1500多亩野生古茶树。大丙山所辖漫湾白莺山、黑桃林、新村、草籽、酒房等。茂兰镇的哨街、温平、转水河、丙令、旧村等两镇山系国有、集体林和承包地上,约在1万亩的区域内有数万株栽培型古茶树在村民承包地上,约有3310亩,其中以漫湾镇白莺山村、茂兰镇哨街村的古茶树为最多。最著名的是漫湾镇白莺山古茶树群落,古茶树分布于漫湾镇白莺山村委会周围,海拔2217m,北纬24°38′,东经100°19′,茶树株高5.9m~9.7m,根部基围0.8m~3.7m,冠幅2×5~9×9.6m的100多株。株高达5m的有500株以上,400年以上树龄的古茶树160余株,总占地810亩左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株是白莺山村熊家组罗正强户的,海拔2191m,北纬24°38′,东纬100°19′。株高10.5m,冠幅9×9.6m,根部基围3.7m,有11个分枝。据当地74岁熊文贤老人介绍该茶树树龄达400多年。茂兰镇哨街村委会石旮旯村民小组野生古茶树群落,上至该村民小组罗少希家房后面100m,下至罗恒周家地边,左右齐大箐边核桃林,约500亩承包地中,共有古茶树168株。其中最大一株根部基围1.60m,根部基径0.50m,树高9m,共分枝11主枝,最大有4枝,基部直径在0.10m~0.15m,最小的有7枝,直径也有0.06m,平均株高6m,属台地型大古茶树。其他8个地区(地方)约有1960多亩。

  4.大朝山西镇菖蒲塘等村古茶树群落:在大朝山西镇苍蒲塘村、昔元村、邦旭村、背阴寨村等约有500亩古茶园,其中以、苍蒲塘村糯伍村民小组村边保存的5亩左右古茶树群落为最,其中有12株古茶树最高大,株高均在10m以上,根部基围1.7m~2.05m,冠幅6~7×8m,树龄约200年以上的有3株。其中一株高11.7m,基围2.05m。据云县《县志》记载是拟细萼茶幸存点。

  5.涌宝镇棠梨树和忙亥、木瓜河等村栽培型古茶树群落:分布于北纬24°18′,东经100°19′,海拔2170m~2205m,株高5.3m~10.5m,冠幅2×2~6×6m,主干基围0.21~0.58m。在棠梨树村1600多亩野生古茶树群落中,有52株最高大的古茶树分别分布于村委会门口及村子周围。从茶树的长势看,树龄在1000年以上,当地村民称该茶为“勐稿茶”或“大树茶”。此外,在涌宝镇忙亥村存有野生古茶树群落:在本村村庄约6000多亩范围内约有500亩野生古茶树,在1800m~2100m海拔内,有数万株野生茶,其中有张家、干沟边、赶马、罗家四个群落多而集中。如赶马组李家鹏户的最大一株高9.78m,根部基围2.05m,据当地老人介绍茶树树龄最大的达200年以上。涌宝镇木瓜河黄家坡勐库茶群落约有500多亩野生古茶树,海拔2134m,北纬24°18′,东100°16′,该茶树根部共发10分枝,树龄在100年以上。另在涌宝镇木瓜河、棠梨树、石龙、浪坝、茶山等地约有1000多亩栽培型古茶树分布。

  6.茶房乡马街等村栽培型古茶树群落:分布海拔1941m~1980m。在周家组530多亩古茶树园,最高大的10株,株高8m,根部基围1.2m,通过访问当地的老人,推断其树龄约在180年以上,当地人称勐库茶,县志记载叫滇缅茶。另在村头村、文茂村、黄沙河村、响水村、文乃村等村也均有分布。

  7.其他野生古茶树、栽培型古茶树分布:大寨镇有野生古茶树的1100多亩,有栽培型古茶树1500多亩;晓街乡的万佑村、老普村、新联村有栽培型古茶树100多亩;后箐乡的勤山、白玉景村、一碗玉水村有栽培型古茶树500多亩;栗树乡的崎岖村、大平掌村有栽培型古茶树100多亩;忙怀乡的忙贵村、麦地村有栽培型古茶树100多亩。据三次实地调查和了解收集全县有栽培型古茶树约10531多亩;野生古茶树26900多亩。
 

责编: isundust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