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庆县茶叶历史状况

  凤庆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澜沧江畔,位于东径99°31′~100°31′,北纬24°13′~25°02′。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层林叠嶂,最低海拔919m,最高海拔3098.7m,垂直高差达2197.7m,复杂的地形和低纬度高海拔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典型的立体山区自然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署,四季如春,而且,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由于得天独厚的宜茶自然气候环境,保存了大量的古茶树资源,凤庆13个乡镇均有野生古茶树和栽培型古茶树古茶园分布,而且成片成林,随处可见,是目前保存有古茶树资源最多的县份之一。通过最近组织普查数据表明,全县有大小野生古茶树群落15个,有野生古茶树群落面积31600多亩,保存着野生古茶树126000多株,有栽培型古茶树群落6个,面积3100多亩,共有栽培型古茶树单株26630多株,有100年以上古茶园10大片区,面积21300多亩。特别是现存的凤庆小湾香竹箐人工栽培型大茶树,树高10.6m,树幅11.1×11.3m,根径1.84m,基围5.84m,有专家科学推算树龄在3200年以上,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粗大的古茶树,当地人称它为“茶树王”,它是祖先留给后人不可多得的历史财富,是古茶树资源的活化石,又是茶树起源地中心和悠久种茶历史的有力鉴证,现已列入重点保护。

  茶叶是凤庆的传统优势骨干产业。凤庆宜茶自然气候生态环境条件优越,种茶历史悠久,茶树品种优良,产品优质,是名茶“滇红”的诞生地,全国十大产茶县之一,云南最大的滇红茶和普洱茶原料基地,素有“凤庆茶乡”之美称。先后被国家列为优质茶生产基地县和出口商品茶叶基地县。2001年被国家农业部列为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2005年又被国家列为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凤庆的经济发展优势在茶,潜力在茶,希望也在茶,长期以来一直得到国家和省市的大力扶持,并通过历届凤庆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县广大茶农的积极发展,茶叶早已形成了凤庆财政增长、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不可替代的骨干产业。

  茶叶又是凤庆覆盖面最广的支柱产业之一,全县13个乡镇,187个村,9万多户农户,39万农业人口中有180个村7万多户农户种茶,涉茶人口达34万多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85%以上。目前全县拥有茶园总面积22万亩,年产茶叶20万多担,茶叶农业产值8200多万元,工农业总产值1.86亿元,年实现税利1000万元以上。现有茶叶初制所196个,有茶叶精制加工企业10个,年产精制茶叶6500多吨,并以1939年建厂的云南滇红集团公司为龙头,带动全县茶叶产业化发展。主要有滇红“凤牌”和“王子冠”两少茶叶品牌,茶叶产品主要有工夫红条茶、CTC红碎茶、绿茶、花茶、速溶茶、普洱茶、紧压茶等10多类130多个规格的花色品种,形成了系列化产品。主销国内各大、中城市,外销欧美、东南亚和港、澳、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年创汇额300多万美元。凤庆所产的茶叶产品一直都畅销国内外市场,享有盛名,凤庆滇红特级工夫茶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被列为国家外事礼茶,1987年云南省原省长和志强就用凤庆工夫红茶赠送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深受好评。“十五”以来,凤庆县认真贯彻落实了市委、市政府制定的茶叶产业化经营政策,狠抓“先科技、建基地、扶龙头、树品牌、扩市场”等各项措施的落实。特别是1999年开始举全县之力,抓住机遇,加强高优生态茶园基地建设,着力打造茶叶品牌,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目前全县累计建成高优生态茶园53656.4亩,建成无公害茶园5万亩,其中建成有机茶园2万亩获得国际有机茶认证,同时通过抓典型,树样榜,做示范,推动茶叶专业化发展,建成了凤山镇安石茶叶专业示范村,获得了初见成效。目前随着高优生态茶园的逐步开始投产,国家茶叶税赋的调减和普洱茶市场价格的拉动,凤庆的茶叶产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茶叶科技含量不断得到提高,基地建设步伐加快,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新产品开发有了较大的突破,市场营销不断扩大,全县茶叶产量、产值和茶农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2005年全县茶园总面积220197亩,投产茶园161508亩,茶叶总产量7032吨,商品茶产量6711吨,茶叶农业产值8233万元,茶叶销售产值10466万元,全县茶叶工农业总产值18699万元,当年茶农增收达2400多万元,茶叶产业优势地位进一步得到发挥,茶叶产业化发展得到稳步推进。 

责编: isundust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