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以后的普洱茶史话

  普洱茶史话是从后期开始,也就是1950年以后。云南现代的普洱茶在生态上有极大改变,同时时造工序上也有了革新。所以不管在普洱茶品质上或是品饮上都有了不同。很显然的,新普洱茶已经走到另一个方向。这种新的方向将普洱茶带到怎样的境界,有待新普洱茶在未来市场上,呈现何种角色而定。不过无论如何,不是继承传统的“越陈越香”,便是跟着其他一般茶种“新鲜活泼”特色。

  20世纪50年代开始,云南以“合作社”形态制度,联合云南省的各个私人茶庄,形成一个松散的整体,互相支援,互相调配,有了集体的概念。通过云南省茶叶公司的指导,整体运作营业。1953年私人茶庄只能零售,不准批发,大大缩小了私人茶叶经营范围。1954年实行全茶叶“统一收购,计划分配”,私人茶庄所经营的茶叶,一律纳入国家计划安排。云南普洱茶从此就“中央掌握,地方保管,统筹分配,合理使用。”为使茶叶纳入国家计划轨道,茶叶生产制造,已经完全由“人民公社”掌管处理,千方百计完成任务。于是各茶区全民上山,大采茶叶,造成了“一把捋、抹光头、砍树摘茶”,茶园损害严重。茶树都成了“三炷香”的光丫枝,生产量严重下降,老茶树茶园因而毁灭严重,云南省茶园由六十多万亩锐减为一半之数。直到中共中英号召“以后,山坡上要多多开辟茶园”,全省热烈响应,掀起了发展开辟新茶园高潮,要重振以往茶叶生产的繁荣局面。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为了茶叶大量生产,改种旧茶园,开辟新茶园,引进了扦插栽种技术,培埴灌木茶山,产量大、人工少,完全配合经济效益。“文化大革命”中“破四旧,抓生产”,一方面把陈老的普洱茶品都扫地出门,红卫兵们曾放火烧掉许多陈茶茶库,而剩下的都卖到海外赚外汇。同时又将“质量验收”的品管制度,视为资本主义的“管、卡、压”加以批判。因此“收购不讲茶叶质量,制造不讲传统方法。”在“文革”后期,云南省茶叶公司完全改变了传统普洱茶生产,取而代之以生产红茶、绿茶和普洱茶熟茶为主。云南的滇红卖到国际市场赚取外汇,绿茶是在省内销售,而普洱熟茶则销到港澳及东南亚等地华侨社会。目前我们仍然可以买到的1973年昆明茶厂生产的“73厚砖茶”,是一批重发酵而掺加红茶末的普洱砖茶。

  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走计划一市场路线,以经济挂帅,讲究经济效益。在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召开了“新茶园密植速成高产学术研讨会”,提倡每亩地密植茶树三千至五千株为标准,会议非常成功,政令也十分贯彻,促进了云南省密植茶园发展。从此以后,云南普洱茶的茶园生态,完全改头换面,彻底革新,成为了“开拓矮化、灌木密植、人工肥料、机械采收、叶薄光面、提高产量”的新茶园。而过去传统旧式“大樟树林、乔木老树、肥芽厚叶、人工采摘、低度产量”的老茶园,不是被改作新茶园,就是丢着任其荒芜慢慢消失。

  现在云南省的新茶园开发辟建非常成功,到了2001年全省的茶园达到256万亩,为全国第一,年产茶量为8。16万吨,茶品以绿茶、红花、普洱茶为主。

  云南省的绿花分为“滇青”和“滇绿”。滇青是传统的茶品,茶菁是用日肖晒干。滇青可以新鲜饮用,或加以陈放或蒸压成型茶再陈化,称为“陈年普洱”。滇绿是炒青、烘青或蒸青的毛茶,也称作“云南绿花”。滇绿应新鲜饮用,不宜陈放后发酵之后再饮用。滇青是晒干的,新鲜饮用时有一股日光气味,而县易于作胃。因此云南省内大都喜欢饮用滇绿,只有些边疆兄弟民族才饮用滇青的绿茶。

  1940年宜良茶厂以小叶种“宝洪茶”研制成功炒青的“宜良龙井”绿茶。1945年墨江县茶场,仿照日本蒸青的加工方法,研制成蒸青的滇绿茶品。1964年研制成大叶种茶烘青绿茶,由凤庆、勐海、昌宁、临沧、云县等茶厂扩大生产,推开省内销售市场,效果良好。目前云南省内市场,以烘青的绿茶为主,烘青的滇绿茶品忆占据云南省绿茶市场大半,代表了云南绿花。

  1939年初冯绍裘到顺宁(凤庆)地方,建了顺宁茶厂,同年范和钧到了佛海(勐海),又建立了佛海茶厂,同时引进了红茶制造技术,两厂成功地创造“云南红茶”生产,开拓了与祁红同名气的“滇红”的市场。1952年引进国外的红碎茶技术,1958年更引进了马歇尔揉茶机和CTC碎茶机,全面推广红碎茶批量生产,并推向国际市场,与印试阿萨姆红花并驾齐驱。

  普洱茶是云南茶叶中传统茶种,从前云南省内的茶叶都称为普洱茶,近期因为有了绿茶和红茶的生产,所以使得普洱茶的名称变得很模糊。到底滇绿和滇红算不算普洱茶?其实在我们品饮普洱茶的圈子里,都习惯把“应用日光晒干的毛茶(青茶)所制造的散茶或型茶,加以陈化,称为普洱茶”。当然,一般的普洱散茶就是滇青毛茶,而普洱型茶是由滇青毛茶,再蒸过加工压成一定的茶型,干燥后而成的。1939年以前云南省还没有滇红或烘青、蒸青的滇绿,所以在此之前,云南省生产的茶叶,基本都是普洱茶品。现在生产的普洱茶品,绝大多数是矮化灌木新茶园的茶菁,其品质和特色,比较过去樟林乔木老茶园的普洱茶,有了极大的差异。而县城为了迅速销售和马上饮用,1973年以后,普洱茶的制作工序中,增加了一定程度发酵作用,形成了普洱熟茶,我们叫它“新树熟茶”。目前台湾地区的普洱茶文化,是“品老树生茶,而饮新树熟茶。”
 

责编: isundust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