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沱茶集团的故事集:历史这样定格

  今年5月,我们两次参观下关沱茶博物馆。博物馆设在茶厂一进大门的右侧,和其他的现代厂房设计不一样,博物馆采用的是传统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的设计,灰白色彩的朴实静逸和飞檐串角间的大气典雅相得益彰。雕刻着中国工程院院士、茶界泰斗陈宗懋题写的:“下关沱茶博物馆”几个字的石头静卧在草毯上。拾级而上进入大门,几组表现制茶、运茶的雕塑在院子里无声地忙碌着,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茶香,还没走进展厅,我们就已忘记了身处一个大型的工业厂区——这是茶的文化故里,是茶的历史长河,是茶的大千世界......

  在第一展厅,我们见到了镶嵌在地下的滇藏茶马古道行走路线沙盘。在高低起伏的群山峻岭间,一条蜿蜒盘曲的茶马古道霸气地穿山越岭、渡河过江直至拉萨。依靠醒目的苍山、洱海,我们很快找到了自己的所在地——下关。普洱茶区向西北方向的“茶马北线”和临沧、保山茶区向北边方向的“顺(凤庆旧称顺宁)下(下关)线”等几条茶马古道支线和南方丝绸之路,无一不交汇于下关,下关成为茶马古道的咽喉要塞。

  清雍正至光绪年间,滇南一带疟疾、鼠疫等瘴疠流行,据清光绪《普洱府考》记载,乾隆末至光绪年间,死于疟疾、鼠疫的普洱文武官员就达17人,士兵和当地团练的兵丁更达数百名。嘉庆五年(1800年),迤南兵备道道台屠述谰也染瘴身亡。其间平民百姓死亡的人数更不可胜计。疟疾在景谷流行的时间最长,民国时期,景谷成为云南的一等瘴区,千村薜苈,万户萧疏。加之这些地方匪盗出没频繁,不少茶商、马帮为此望而却步。茶叶交易中心于是逐渐西移。到清代后期,滇西的商贸重镇——下关,就取代了普洱成为西南最大的紧压茶加工中心和茶叶交易集散地。大大小小上百家商号集结于此,成群结队的马帮进驻连片的马店、堆店,低沉回响的铓锣声和此起彼伏的赶马调萦绕于此,南来北往的马帮汇成了人流、信息流、资金流。

  1902年,中国茶叶史上一个重大事件发生了,它就是“永昌祥”创制出下关沱茶。

  “永昌祥”的创始人乃何许人也?下关沱茶到底由谁创制?要回答这些问题,得从清光绪28年(1902年)说起。是年,当初颇有影响力的大理喜洲四大商帮首富严子珍创建了“永昌祥”商号。禀赋聪颖、富有远见、极谙经营之道的他,十分善于捕捉商机。经商中,他在西康会理(今四川)结识了江西巨贾彭永昌,并为彭所赏识。1902年初,双方议定由彭出资、由严出力创立商号,“永昌祥”于是诞生了。鉴于当时滇茶在四川供不应求,川丝滞销积压的市场状况,永昌祥制定了“川销滇茶,滇销川丝”的经营方略,同时将总部由喜洲迁至下关。

  当时,通过马帮从普洱、临沧地区运往下关的大叶种青毛茶,在原料产地用笋叶包装运到下关后再揉制加工运往西藏、四川等地,所以,下关的商户均以揉制紧茶、饼茶而著称。“永昌祥”在下关立足后,规模不断扩大,资金积累迅速,很快发展成为下关商户中的佼佼者。严子珍瞅准时机办起最具实力的“永昌祥”茶厂,茶厂生产的紧压茶源源不断销往四川等地。“永昌祥”在昆明、凤庆、宜宾、泸州等地都设了分号。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用传统的揉制方法制成的紧压茶在马帮、船只的运输过程中易碎、霉变,有时历尽艰辛却血本无归。这让当时下关的所有商户都头痛不已,有些小的商户就因一次或者几次的茶叶霉变而破产,湮灭在茫茫商海中。

  如何解决霉变和易碎的问题,成了所有商户首当其冲的难题。人们煞费苦心,有的用隔层包装的方法装捆茶叶,有的用炭火加大茶叶的干燥程度,但这些都只能解决一时之难,处理不好还让茶叶的味道受到影响。精明能干的严子珍苦苦思索却没有结果。一天,几个从思茅地区回来的赶马人交给他几个圆乎乎的团茶,这样的茶叶他以前也见到过,叫“姑娘团茶”。姑娘团茶,又名“女儿茶”、“私房茶”,是思茅地区景谷县生产的一种团茶。清代阮福《普洱茶记》记载:“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而得之,即四两重团茶也。”清人张泓《滇南新语》里也记载:“普茶珍品,则有毛尖、芽茶、女儿之号。女儿茶亦芽茶之类,皆夷女采制,货银以积为妆资,故名。”当严子珍再看到“姑娘团茶”的时候,突然灵机一动:如果把圆圆的团茶加以改进,让中间凹陷进去,不就扩大了空气的接触面,增加了透气性,既能防止霉变,又解决了易碎的问题?!

  谁也不曾想到,这样具有灵性的改动,圆润可人、精巧醇香的碗臼型下关沱茶就问世了,从此,中国的紧压茶揭开了新的一页。

  “沱茶”的“沱”,最初字形为“砣”,因为川滇方言俗语惯称圆形的块状物为“砣”。下关沱茶定型生产后经昆明、昭通销往四川。四川有沱江,精明的经销商眉头一皱,于是,“沱江水,下关茶,香高味醇品质佳”的广告词风靡开来。“砣茶”遂逐渐演变为“沱茶”。香高味醇,耐泡质佳的下关沱茶经市场的检验誉满四川。《续云南通志长篇》记载:“全川人士,盛称永昌祥的下关沱茶,村镇茶肆,亦以其名标榜。”无独有偶,民国五年(1916年),一位叫陈邦贤的文人雅士在他的《自勉斋随笔》中写道:“四川一带茶风很盛,有沱茶、有香片、有菊花,以吃沱茶的最多。沱茶又以下关沱茶为上品……”他还特别提到在北碚有很多的茶馆,赵家小楼独占鳌头,其原因就是以七成的下关沱茶配别的茶叶三成。足见下关沱茶之珍贵,声誉之显赫。

[page]

  “永昌祥”创制沱茶的成功,让喜洲商帮的复春和、复义和、复顺和、元春茂和其他众多商家纷纷转入到制作沱茶的竞争中。一时间,以沱茶、牛心型紧茶为主要品种的紧压茶加工成为下关最大的民族工业。《自勉斋随笔》中提到的其他沱茶,就是这时的产物。继“永昌祥”之后,一些商户也相继建成茶叶精制厂,有的还在临沧、思茅、西双版纳,甚至在香港、缅甸等地开设了商号。下关的几条主街道上,茶厂、堆店云集。下关商会民国档案史料记载了这一盛况。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下关商会茶叶同业公会登记在册的会员数就多达40户,是下关商会31个同业公会中会员数最多的一个公会。下关茶叶的加工和贸易迎来了亘古未有的辉煌时期。

  跟随着讲解员,我们看到了许多马帮的用具和最初制茶工具和老照片,它们在柔和的灯光投影下弥散出历史的味道。穿梭在下关沱茶的历史时空中,我们仿佛看见了下关连片的茶厂里,人们忙碌制茶的身影,热气腾腾中是一张张淡定、祥和的脸,气质如茶。参观完这个展厅,我们明白了下关特殊的地理位置,是沱茶因时而生的先决条件,而大气、聪慧的民族特质,是沱茶产生的人文基础。

  在展厅中,我们看见了蒙藏委员会和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筹建康藏茶厂的协议。这个茶厂的筹建与抗战紧密相连。

  “七七”事变后,日军迅速占领了中国主要的大城市,中国沿海港口都落入了日本人的手中,日军几乎完全封锁了中国对外的海上交通和陆上交通。为了保证物资供应,支援长期抗战,滇西人民用双手在崇山峻岭中开凿出了被誉为“中国第二长城”、让世人震惊的运输大通道——滇缅公路,并先后在大理、祥云等地修建机场,下关成为战火中的物资转运地。

[page]

  这时,藏区的茶叶供应也成了一个突出问题。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蒙藏委员会派代表格桑泽仁与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协商,由双方各出资10万元,并与大理地区知名茶商一道筹建康藏茶厂,加工紧压茶专销康藏地区。建厂的首选目标地是缅宁(今临沧)。在考察选址的时候,康藏茶厂筹建组发现这里不是理想的建厂之处。虽说缅宁产茶,便于就地取材,但气候炎热,空气潮湿,不利于茶叶的加工、储藏、干燥,且交通不便。几经协商,格桑泽仁和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的代表,把目光投向了滇西最大的茶叶集散地下关。

  苍山洱海,是一亿多年前地壳运动,沧桑巨变形成的地貌,是大自然给人类的宝贵馈赠。珠联璧合的青山秀水,以及特殊的海拔、气候,使它成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风水宝地,也是优质茶叶的出产地。而下关,位于苍山和哀牢山之间狭长山谷的出口,为冬春强大的平直西风气流和夏秋印度洋、孟加拉湾的季风敞开了惟一的大门。下关的年平均气温为15.0摄氏度,即使是最热的6、7月,平均气温也只有20.0摄氏度,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也达8.2摄氏度,是云南乃至全国年温差最小的地区。下关风和苍山的逆温层,使下关地区很少见到霜冻;下关风还提升了空气质量。有意思的是,过了高原明珠洱海出水口西洱河“江风寺”,海拔陡然下降,不到20公里就降了近400米,山谷里气温上升,烘干了气流,如天然的大空调,为茶叶制作中的干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再加上从苍山流下的终年不息清澈甘洌的泉水,在蒸茶中能保证茶叶的清香馥郁。省外有的茶厂曾用下关沱茶的原料和工艺生产沱茶,但口感和品味却与下关沱茶相形见绌,原因正在于此。

  “这是制茶的天赐宝地,茶叶的福气。”亲临下关,感受深切的格桑泽仁兴奋之极。就这样,民国三十年(1941年),康藏茶厂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建成并投产了。从此,康藏茶厂供给藏族和各族人民所需的茶叶,即使在抗战最艰难的时期也从未间断。不仅如此,康藏茶厂还为中国远征军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茶叶。

  作为当时下关的领军制茶企业,康藏茶厂也为下关沱茶的快速发展构筑了宽广的平台,为大理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责编: isundust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