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茶道江湖:浮生若茶,茶若人生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句留在《鹿鼎记》后记之中的一句话,既是金庸对自己主要作品的总结,又是对自己一生追求的概括:半生倚天屠龙,半生笑傲江湖;半生白马啸西风,半生一笑泯恩仇;半生浮华,半生清茶。在金庸筑建的那个独特的武侠世界里面,尽管江湖纷争不断,血雨腥风浮沉涤荡,刀光剑影银瓶乍迸,然而最终都将是“过眼云烟消散,半生功名除非”,正所谓“落得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侠客们也当孑然离去,了无牵挂。因此金庸所谓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固然为真性情,然而就“侠客”本身的命运归宿而言,却有如那一杯清茶,在经过半生浮沉以后,江湖风云了然于心,最后参破红尘,归于平静。换而言之,陶渊明或许就是金庸心中那个侠客最终应该拥有的归宿。

  金庸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在他出生之时,查家有3600亩田地,租户有上百户,因此金庸的父亲查枢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地主然而查枢卿不是那种土地主,他受过西洋教育,属于那种过渡时代的中西混杂的人物。金庸生母名叫徐禄,19岁与金庸的父亲查枢卿结为夫妇。查枢卿与徐禄感情甚笃,先后生下五子和二女,金庸是老二。1937年,日寇侵入江南,他的家乡袁花惨遭轰炸,查枢卿夫妇带着全家逃难,徐禄得急症病亡。当时,13岁的金庸尚在嘉兴读书。然而最大的打击并不在此,20世纪50年代初,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金庸的父亲、大地主查枢卿被地方人民政府判处死刑——枪决,这对金庸来说当然是难以想象和接受的悲剧。这段经历在金庸生命中留下了不可愈合的伤痛,金庸本人对之也是绝少提及。少时富贵,青年坎坷,老年功成名就,金庸可算是走过了中国士大夫最普遍的命运,因此也对他的作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page]

  看金庸的作品,可以窥见其思想中杂糅了许多不同的哲学内涵,其中最为明显的仍然是中国最传统的哲学思想,儒家、道家、和释家,即佛家。有人在总结金庸的哲学思想时,说其“入于儒,出于道,逃于佛”,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士最为典型的人格理想。此话不谬。金庸的写作前期吸收儒家最多,因此其作品大都包含了中国传统士大夫出仕济民的思想,正如其在《射雕》中写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从而也顺理成章地奠定了郭靖在金庸群侠传中侠义无双的地位。然而到后期,金庸则更偏向于释、道的融合,追求一种当然洒脱的境界,由对郭靖式人物的厚爱渐渐倾向于对聚黄药师、杨过、郭襄这类人的追求。因此其后期的作品更多的体现为三教相融,意境高远。《射雕》三部曲可以说是金庸这种思想转变的明证。在《射雕》的结局之中,郭靖在成为了江湖大侠之后选择了镇守襄阳,就连黄老邪之女,古灵精怪的黄蓉也嫁鸡随鸡,成了一个巾帼英雄,这便很明显得体现了中国士大夫的那种经世思想。而在《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之中,无论是亦正亦邪的杨过,还是敦厚老实的张无忌,最后都选择携着自己的伴侣退隐遁世,做他个逍遥散仙。

  《易经》乾卦上九爻辞有言:亢龙有悔。所谓物极必反,盛极必衰之理。在金庸的笔下,它是丐帮的一套绝世武功——降龙十八掌中的最高境界。其实“亢龙有悔”简而话之不过两个字而已:中庸。金庸曾说过《天龙八部》表达了其对人生的部分看法:“虽然死不可避免,但生就应该活得畅快,无愧于心,心平气和,讲究中庸之道。”金庸最尚道家中庸之道,因此也最喜饮茶,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谈及自己的养生秘诀,不过一杯清茶而已。同时亦如上文所言,金庸也十分尊崇佛家的超然姿态,曾说过自己一生追求的境界便是佛家所言之“八风吹不动”。所谓“八风”者,利、衰、毁、誉、称、讽、苦、乐。四顺四逆一共八件事。按照“八风吹不动”的原则,当世间的一切荣辱于我皆为外物,正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此自能安康长寿。

  除了尚佛以外,金庸还尚道。道教思想在金书中,有举足轻重之位。如刻画“全真教”道侠杨过,再如反道教而行的周芷若,道家思想如“道法自然”、“逍遥”、“齐物”等道家法则贯穿作品始终。杨过个性愤世叛逆,在其心中,无天无地。在前辈面前,他从不示弱,敢和黄药师称兄道弟,和洪七公同吃蜈蚣。而当今世上,谁敢和学术前辈称兄道弟?谁敢在前辈面前坦言心中不快?由于杨过心中没有天,因此他不要超过谁,所以他狂妄,他大气,他只要做他自己。这是道家所追寻的自然,也是金庸的道法自然思想幻化的载体。

[page]

  在金庸的书中隐藏着许多的处世哲学,就连其中绝食武功的取名也是煞费苦心。除了亢龙有悔以外,最脍炙人口的还有《葵花宝典》中的一句“欲练此功,必先自宫”。任何圆里面都必有一点缺,因此,一个人要练就天下无双的武功,那么就必先舍弃自己最重要的某件东西;若要伤人,必先伤己,《倚天屠龙记》中金毛狮王谢逊的七伤拳亦是这个道理。因此一个人太聪明似乎不太会被金庸看好,相反资质愚钝的人反而更受金庸青睐。聪明人机关算尽,却往往伤人伤己,蠢人懵懵懂懂,却一再歪打正着,《天龙八部》中姑苏慕容复与虚竹便同此理。慕容复风流倜傥,文韬武略,然而在珍珑棋局和西夏王宫的两场较量下,绝败给俩资质蠢顿的虚竹,为何?全在于慕容复在入世之前便已经“自宫”,将自己的真性情断然掩藏起来,费尽心机掩饰,却变得虚伪奸诈,最后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在金庸的书中多有关于围棋的经典段落,除了《天龙八部》中的玲珑棋局外,还有《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以棋子为暗器,《笑傲江湖》中黑白子痴迷围棋等。不同的棋局于不同的人物,暗示着人物不同的命运。金庸一生痴迷围棋,也从中参透了许多玄机,“万事莫强求,只为心闲适”这是金庸对人生的精简描述。

  “侠”字在金庸心中“情义”最重。在金老先生笔下,才智、武功、财富统统都划在了情义之下。在《射雕英雄传》之中,杨康生性凉薄,聪明绝顶却又机关算尽,最中误了卿卿性命。与之相比,郭靖虽天性愚钝,却腼腆豁达,因此得以与江南七怪、老顽童等人真心相交,与杨康相比,郭靖蠢顿却重情重义,有侠之风范,杨康心思缜密,却甘心认贼作父,卖友求荣,差不在才智,而在修养品性而已。金庸结过三次婚,第一任妻子叫杜治芬,因婚外情背叛了他。第二任妻子叫朱玫,却是金庸生了婚外情,背叛了她。人生如棋局,本来就是一个轮回,别人负了你,而你又负了她,这其间自然不可能产生报复的快感,然而内心的愧疚折磨却日益深重。金庸当然是对不住朱玫,因此金庸曾说过自己实不配“侠”这个字。然而“功名于我如浮云,人情莫能绊我身”,真正的侠道不在心中无愧,而在于心中有足够的空间承载自己的愧歉,人知荣辱而后进,不知耻则无为人哉。杨过与小龙女结合本就不为世俗所容,然而缺少那一份勇气,又何来这一段千古佳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令人欣慰的是,于朱玫的情感纠葛并不能完全抹杀金庸的侠义风范,倒是另添了一段风流佳话。

[page]

  浮生若茶,茶若人生。如此说来,其实金庸笔下的江湖又何尝不是一杯“凤凰三点头”的香茶。“三起三落,水流不断”,当沸水接触茶叶的那一霎,天翻地覆,正如江湖的刀光剑影,石破天惊处,又是一声惊雷。这一招经典的泡茶动作——凤凰三点头,最为考究泡茶者功夫。在经过一番起起浮浮的折腾之后,一切又都回复到最初的那种平静,然而茶的好与不好,却全凭这一咏三叹的点水功夫,如功夫使得到位,那便是一碗清透回甘的香茗,反之,即苦而涩,覆之犹难解恨。郭靖与黄蓉的命运就像是一杯永不消停的茶,在沸水的洗礼下即实现了人生的价值,亦抽尽了人生最后一丝味道而变得索然无味,于是二十几年后,曾经的郭大侠不过木讷更甚从前,而曾经的精灵鬼黄蓉,则变成了一个更年期妇女,十足的一个卫道者。《神雕侠侣》中关于两人的描写,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讽刺,真可谓是悲兮哀兮!

  好功夫好水才能出好茶。一杯泡的恰到好处的茶,如一本妙笔千言的金庸武侠,亦如一段精彩而安详的侠义人生。其茶性素温,如金书各英雄之品行,随和豁达,不拘小节;茶味带苦,尔后甘甜入脾,醇厚浓郁,如武侠小说武功绝顶之人,给人以深厚神秘之感;茶香特殊,远飘千里,清爽怡心,如金书之婉约佳人,身姿曼妙,在纱帘布幔中舞一支凤舞九天,妙不可言。

  一杯清茶,一份温暖,更显人生意蕴。冲沏热茶,沸水辅之,看杯中茶叶浮沉,叹人生际遇。世事多变,时浮时沉,金庸本属书香子弟,受孔孟思想熏陶,持忠君报国之儒家思想。奈何小说被讽,实属不幸。面对媒体质疑,金庸并未大动肝火,谦谦君子,仅致信谢恩:上天幸宠,独享幸福,偶遭唾骂,命中注定。轻描淡写,霍然自得,其可贵品行修养,如浮沉茶叶,悠然闲适。金庸一生若茶,行至耄耋之年,若真要找出一种茶与之相配,那当是普洱无疑了。心境若茶品,将追寻一闲适心境作为最终目标。经过萎凋、杀青、揉捻、曝晒、蒸压、干燥之后,无论是其作品,还是作者的真性情,再经过岁月的洗礼之后,越陈越香,回甘弥久。俗语有云:茶贵陈,贵久。诚然,茶随时间积淀长久,更显其珍贵与浓郁茶韵。金庸一生,亦在不断积淀,意蕴倍增,终至“新派武侠小说杰出作家”之境界。

责编: isundust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