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岩茶模式:打造全新顶级名茶的范本

  “云南岩茶”是针对临沧市临翔区马台、邦东茶区万亩古茶树生长在岩石缝里的奇观而量身打造的,通过深入包装云南特殊的资源性茶品,将其做成临沧茶业的一张最新名片,打造全新的中国顶级名茶。
云南岩茶模式:打造全新顶级名茶的范本
  “云南岩茶”的构建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在党委、政府的指导与大力支持下,云南岩茶项目实施企业昆明古农茶业公司不但从原产地、加工制程、品鉴、文化等方面来完善“云南岩茶”体系,而且还营建云南岩茶示范茶园、加工基地,打造雪山下的樱花茶谷,用庄园经济来做大做强“云南岩茶”产业,并牵头成立云南岩茶协会,打造“云南岩茶”公共品牌,用开放式社会化大平台的理念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云南岩茶”的建设之中来,以期让“云南岩茶”的建设成果惠及更多的茶企、茶商与茶农。
 
  “云南岩茶”的最大意义乃在于,其引领了云南茶区资源深度开发的新思路、新格局,有资深茶友戏称为“老班章,新岩茶”。虽然是玩笑话,但其点明了,“云南岩茶”是一种全新的茶山开发模式,跟2007年陈升茶厂布局老班章,通过“老班章”模式引领了古树纯料时代一样,“云南岩茶模式”无疑是云南茶山寻求一山一品、一乡一品之深度打造的绝好范本,也是云南茶行业规避同质化竞争,开辟全新蓝海市场的一个先进案例。
 
  “云南岩茶”这一开创性的全新提法,有助于云南茶产业摆脱片面追求热点茶山与概念,结果做到后面整个行业面临残酷的同质化竞争之弊端,而是根植于一山或者一乡,深入挖掘该地的自然与人文之禀赋,对当地之资源进入深入包装,让资源变成产品,产品得到强大的品牌文化支持,并进一步形成区域性的公共品牌,举天下之合力来共推一方之特产,其善莫大焉!
 
  与云南茶产业著名的老班章模式、景迈山模式不同的是,云南岩茶跳出了普洱茶、滇红、滇绿等云南传统茶叶分类范畴,是一种全新的顶级名茶打造模式。“云南岩茶”通过深挖云南临沧市邦东、马台一带得天独厚的奇石与古茶树共生资源,打造类似福建武夷岩茶之顶级名片,堪称云南茶叶在当代的最新发展,是继普洱茶、滇红之后云南推出的最新名茶。通过顶级名茶绽放的巨大公共品牌价值,来带动邦东、马台茶产业的腾飞,打造临沧茶叶的新高度。
 
  从2003年起,凭借普洱茶崛起的东风,云南茶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可资行业借鉴的模式也层出不穷,景迈山模式和老班章模式就是其中的代表。景迈山模式是普洱市大力打造的一个申遗工程,依托景迈山万亩古茶园构建一个生态文明保护与开发的典范。老班章模式,是版纳州推出的一个企业与村民共同打造山头茶公共品牌的一个案列。而从2014年开始打造的“云南岩茶模式”,无疑是临沧市推出的一张最新名片,利用马台、邦东一带绝无仅有的古茶树与奇石共生环境打造类似杭州西湖龙井、福建武夷岩茶那样的中国顶级名茶。其开发思路、整体规划与建设进展情况现介绍如下:
 
  一、邦东、马台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茶树与奇石共生奇观,是产顶级名茶的宝地
 
  邦东、马台隐藏了太多的关于茶叶的秘密,可谓真正的茶叶秘境之乡,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对这一茶区的内涵进行解读和宣传。首先,邦东、马台背靠海拔高达3429米的邦东大雪山,茶叶最高种到了2000米以上,位于雪山东麓,也就是所谓的阳坡之地。而从澜沧江边蒸腾而上的“邦东云海”,往往要到中午12点乃至下午两点才散,而太阳穿过厚厚的云雾照来,形成了茶树非常喜欢的漫射光,加上云雾饱含水汽,可以充分滋润茶树,属于典型的高山云雾出好茶的地方。也印证了茶圣陆羽的《茶经》里所说,“阳崖阴林”是出好茶的保证。而这一带的最低点在澜沧江边,海拔不到800米,从澜沧江河谷到雪山之巅,海拔在一个极小的区域内迅速抬升2600米,这放在整个云南都是不多见的,也因此邦东、马台立体气候明显,产于低海拔河谷地带的昔归茶,跟邦东、马台高海拔地区的茶品质与口感差异很大。
 
  昔归干毛茶色泽偏深,条索紧细,具幽兰之香,香气高扬,滋味浓,偏苦,没有邦东茶鲜爽。而产于海拔1200—1800米的邦东茶、马台茶以鲜爽为主,喝起来甜,是云南茶叶鲜爽度最高的。氨基酸含量高,凉凉的像吃了橄榄,在喉咙里呆的时间很长。有茶友夸张地说,第二天起来还有凉爽的感觉。香型为野花香。
 
  但邦东最让人称奇的还不是立体气候、邦东与马台云海、雪山阳坡,而是石头。其最大卖点是,古茶树生于乱石之间。陆羽《茶经》记载,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武夷岩茶为什么那么出名,就是因为长在石头缝里。
 
  光有石头还不行,还需要厚土,这样才是茶树的最佳生长之地。腾冲有火山石,但没有土;贵州境内到处是整座的石山,少土;武夷岩茶的产地也是石头多土少,长不出几棵茶树,所以叫单枞。邦东、马台到处都是大石头,土层厚达2米以上,这样一来茶树根才扎得深,能充分吸收营养,所产茶叶品质自然优良。石头多,有厚土的,遍布一两百年粗大古茶树的,放在整个中国,可能只有邦东、马台有。这才是邦东茶、马台茶最大的卖点。
 
  邦东、马台还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雄奇的自然风光:大雪山、五老山国家森林公园、澜沧江百里长湖(下游修糯扎渡水电站回水形成的)、戛里古渡、马台古渡、新石器遗址、传统手工造纸、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人头沱制作工艺、茶马古道遗址、邦东老街、岩石缝里长出来的古茶树、云海、邦东黑大叶茶的命名地曼岗……其自然风光之奇特,人文之揽胜,是一个来了让人不想走的地方。大家的共识是,邦东、马台的茶产业可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结合起来深度开发,可以做一篇恢宏的大文章。
 
  二、“云南岩茶”是对邦东、马台最核心资源优势的概括,可将“云南岩茶”打造成中国顶级名茶
 
  云南茶叶这几年快速发展,但是受惠的也仅仅是少数名山古茶村落,更多的茶产区,守着优质的茶叶资源,却并未得到良好的发展,从而惠及更多茶区老百姓,马台、邦东就是典型例子。这里不仅有大面积的原生古树茶群落,还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更有独特的古茶树与岩茶混生共长的独特资源价值。但就是这样有着良好资源洼地的未被发掘的茶叶老产区,当地老百姓守着良好资源,却仍过着苦日子。为了生存,老百姓不得不以最原始的方式生存着,靠山吃山,茶叶卖不起价,但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这里的石头却是抢手的香饽饽,砍掉古茶,开采岩石现象随处可见,不少古茶与岩石共生环境造到严重破坏,这不得不令我们扼腕叹息,非常令人痛心,这个独特的茶石共生资源,一旦破坏,将无法再生。
 
  如何更好的保护以马台、邦东为核心的如此举世无双的茶石共生的独特资源?我们想,只有更好的宣传该茶区的独特资源优势,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里,关注这里,发展这里,提高老百姓的茶叶收入,让当地老百姓真正认识到这里古树茶与岩茶共生的独特资源价值,才能更好的保护好如此举世无双的独特资源。
 
  马台与邦东除了拥有得天独厚的古茶资源以外,还有面积更大的新种植生态茶园,而这些茶园大都卖不起价而乏人采摘。古树茶资源毕竟有限,拥有古茶园的茶农毕竟不多,当大家都去热炒古茶资源的时候,我们提出“云南岩茶”的概念,不但为古树茶的稀缺价值锦上添花,也为马台与邦东的数万亩新种植生态茶园找到一条全新的开发思路,为其找到“茶石共生”这一独特的卖点,这样既可盘活当地的新种植生态茶园资源,又可大幅度增加当地茶农的收入,发展当地经济。
 
  如何更好的挖掘更多的有价值的东西——“一乡一品”,为云南茶产业寻求更多的发展路径,而不是大家都去挤古树茶这个独木桥,让产业发展惠及更多当地老百姓,让更多的茶农过上更好的日子,这也是我们提出“云南岩茶”的一大初衷。
 
  众所周知,云南拥有优异的茶叶资源,是盛产普洱茶、红茶与绿茶的宝地,就连最近几年从外地引进的乌龙茶种,在云南也能生长很好,产出优质的乌龙茶来。基于此,我们打算将“云南岩茶”打造成一个以特定地区盛产的多茶类概念。“云南岩茶”究竟应该包括哪几种茶类,应该从当地所产鲜叶的适制性来出发,就目前而言,我们发现马台、邦东的茶叶适制高品质的普洱茶与红茶,将来不排除开发出优质的绿茶与乌龙茶,乃至白茶出来。将“云南岩茶”打造成多茶类的目的是,尽可能丰富其的内涵与外延,用多种优质茶类来培育尽量多的消费者,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21世纪最重要的是资源,一切最终都要回归到资源。作为茶区而言,马台、邦东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而且是具有唯一性的资源。邦东、马台地处无量山余脉,位于五老山、邦东大雪山之间,澜沧江奔腾而过,从峡谷到雪山之巅,海拔垂直相差近3000米,具有特殊的地理与气候环境,非常利于茶树生长,是产名优茶的宝地。
 
  其表现在四个方面,高山云海,云遮雾罩,要到下午一两点雾气才散去,使得空气湿度大、温度够,早晚温差大;当地拥有两万亩上百年的古茶树资源;具有以岩石为主的肥沃土壤,岩石含有微量元素,经风吹日晒变成了茶树可以吸收的物质;老百姓有一套长期积淀下来的管理古茶树的经验。这就形成了马台、邦东茶独特品质,是其他茶区不具备的。
 
  云南的好茶都是生长在肥沃土壤里。而马台、邦东不但有沃土还有岩石,茶树生长在岩石缝里,形成了石缝里长茶的奇观——这放在整个云南都是绝无仅有的,可以通过塑造“云南岩茶”的理念来打造云南特殊的资源性茶品,将其做成临沧茶业的一张最新名片,打造全新的中国顶级名茶。
 
  三、“云南岩茶”打造思路与规划
 
  1、通过宣传形成“云南岩茶”共识
 
  打造与宣传“云南岩茶”,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人们往往把岩茶等同于武夷岩茶,而且有些茶人指出,岩茶是个特定的称谓,指的是生长在武夷山的茶叶按照乌龙茶工艺加工而成的,宣传云南岩茶完全是偷换概念,有瞒天过海,滑天下之大稽之嫌。因此,宣传“云南岩茶”首要的问题是改变人们的传统认知。
 
  目前,我们身处一个大变局时代,旧有的观念与体系及游戏规则都在解体与重建之中。我们以为“岩茶”处在开放与进步的时代,并不是一个封闭僵化的概念与体系,我们不能囿于“岩茶”等同于“武夷岩茶”的旧套路上,而要指出“此岩非彼岩”,我们弘扬岩茶文化需要全新的思维、更大的格局,要跳出“武夷岩茶”之范畴来总结与推广岩茶。在新时代,“岩茶”指的是一种独特的茶石共生地理环境,“武夷岩茶”反映的只是武夷山当地的茶石共生环境及独特的乌龙茶加工工艺;而“云南岩茶”反映的是云南马台、邦东核心茶区及其周边的独特的茶石共生环境及适制普洱、红茶的茶叶。
 
  我们的想法是,将岩茶上升到一个大品类——“中国岩茶”,在此旗号下有武夷岩茶、云南岩茶,将来不排除有其他地方的岩茶,假如其也拥有岩茶共生之环境的话。一枝独放不是春,有了“云南岩茶”这个全新的生力军的深度参与,与武夷岩茶一道分头并进,同心协力,“岩茶”才能真正做成大品类,才能真正做成大产业。
 
  “云南岩茶”有它独立的体系,在品饮、文化、历史、种植、制作工艺、自然环境等方面跟武夷岩茶都不一样。我们可以借鉴武夷岩茶成功的地方,闪光的地方,来弥补我们的不足,同时让政府、专家、学者、从业者参与进来,大家一起努力来构建“云南岩茶”的体系。我们希望通过推广形成“云南岩茶”共识,从而与武夷岩茶共同丰富岩茶大家庭,做大岩茶产业,不仅仅是武夷岩茶,还有独特的“云南岩茶”,所以“云南岩茶”的推广宣传,将能更好的丰富岩茶体系,形成更加系列而完善的中国的岩茶产业,这对于武夷岩茶与“云南岩茶”都是有益的,相互促进的。
 
  共识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说起“云南岩茶”,大家都知道说的是马台、邦东茶。也就是首先是打知名度,让大家知道是哪里的茶。二是大家都知道为什么要叫“云南岩茶”,有什么独特之处。三是大家都知道“云南岩茶”有什么独特的品鉴与收藏价值。从加工、品鉴、地域特点、收藏等方面进行总结,形成其独特的文化体系。让人一听到“云南岩茶”就知道它就是一个有特点的茶——哦,我知道,那是长在岩石缝里的天赐好茶,不仅有独特的品饮价值,还有越陈越香的收藏价值。
 
  怎样达成共识?
 
  策略是,我们先抛砖引玉,抛出“云南岩茶”这个概念,让社会上的有识之士参与讨论与建设,即让大家认识、认可云南岩茶的特点与风格,让大家来探讨与交流这种提法。然后,深入挖掘吸收众多爱茶人及社会的智慧,形成云南岩茶的理论基础,对邦东茶历史、文化、资源、制作加工、品饮、收藏等进行探讨,以形成“云南岩茶”的独特价值体系。
 
  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达成共识的同时,要大力宣传推广:一是通过网络和传统媒体大面积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云南岩茶”的概念及内涵;二是积极输出优质产品开展品鉴会,让更多的人体会到其独特的价值,从而形成客观全面的认识与体会。
 
  2、“云南岩茶”的界定
 
  既然提出一个全新的品类概念,那么就需要对其原产地、加工制程、品鉴、文化等方面进行约定。
 
  (1)“云南岩茶”的原产地:
 
  能够表现这个生长环境相似、品种相似、种植加工相似、产品品质相似的地区,就是原产地。以马台、邦东乡为核心区,辐射周边部分区域,海拔约在800——2000米之间的茶园。
 
  (2)云南岩茶的工艺:
 
  初级理念阶段:首先要在原产地出产的鲜叶,采用适制的制茶工艺生产出来的茶叶,表现其鲜明个性和优良品质,是为“云南岩茶”。初级阶段,我们可以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百家争鸣,试制红茶、普洱茶,或者其他茶类,只要用的是马台、邦东及其周边原产地的鲜叶加工,成品品质优良并具有良好的品饮特点与价值都可以。到目前为止,经我们不断尝试,试制生产的晒青、熟茶、红茶都可以制成具有独特品饮风格的“云南岩茶”,未来,我们将不断探索,最终形成该地区茶品最适宜的生产制作工艺,我们将为此奋斗终生,希望能有所成,或者能为后来的茶人作好一些铺垫工作。
 
  首先说晒青。其采用当地传统的制茶工艺,体现了香、甜、柔、甘、活、爽等原生态、原汁原味的茶品风格。
 
  其次是红茶。红茶是当地的优势茶品,具有柔、甜、滑、香的独特地域风格。
 
  再次是熟茶。马台、邦东茶做熟茶品质是很不错的,香、甜,滋味浓郁,保健价值高。
 
  至于邦东做绿茶,清香宜人之类高雅绿茶品质特点表现不出来,不太适合做绿茶,做出来的茶偏甜香,滋味浓郁,而香气不清扬,韵味欠高雅。
 
  3、不但要开发古树茶,也要大力开发生态茶,以惠及更多的茶园与茶农
 
  马台、邦东分古树茶园和新种植生态茶园两种,前者非常好卖,后者数万亩的茶园乏人采摘。跳出古树茶的范畴来界定“云南岩茶”,可以惠及新种植的生态茶园,惠及更多的茶农。
 
  这就是我们提出“云南岩茶”的初衷,通过寻找古树茶之外更多的卖点,让更多的茶山与茶农受益。邦东、马台的茶树分为原生种(古树茶)与后期改良种(生态茶),前者内涵物质更丰富,耐泡,品饮价值更高,后者内涵物质稍微单薄些,不适合高端品饮,可满足大众品饮需求。
 
  根据这个情况,“云南岩茶”首先以古树晒青及成品、高档红茶做高端市场,做成能体现独特地域风格的茶品。其次用高品质红茶、熟茶做大众市场,因为熟茶、红茶能让茶友快速消耗,可以解决生态茶园乏人采摘的问题。这就是“云南岩茶”产品的梯次开发策略。有了梯次的产品结构就不怕炒作,能解决产业稳中求胜的问题。因为高端茶品占产业比例不大,炒作不会影响大盘,不会影响整个产业的发展。而且下面的中低端做起来了,会惠及整个马台、邦东茶产业,使茶农受益。各个板块相对独立,通过互相支撑的培育与宣传,可规避炒作风险。招商引资方面,可引小资本来做高端及特色,挖掘“云南岩茶“的文化与附加值;引导大资本做行业支柱。
 
  4、用庄园经济、公共品牌、多产业一体化开发的理念来做大“云南岩茶产业”
 
  云南岩茶的开发需要大概念、大规划、大品牌来实施,才能真正做大做强这一中国最新顶级名茶。
 
  庄园经济在发展县域经济,服务三农方面作用很大。其可拉动民间资本、社会资金流转投资,以发展现代庄园经济作为突破口,完善庄园经济基地、工厂、酒店、旅游文化品牌四要素,配套建设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现代庄园,使农业与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引领农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使农业功能由单一的原料供给延伸到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播等多个方面,实现了农业功能的多样化。“云南岩茶”产业要真正落到实处,庄园经济建设是基础,而且其拥有独一无二的顶级资源,可以打造类似景迈山柏联庄园那样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庄园。
 
  将“云南岩茶”作为一个公共品牌来整体规划与打造。通过政府引导与搭台,龙头茶企唱戏,社会各界深度参与,将之建成公共品牌,让“云南岩茶”的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茶企、茶商与茶农。
 
  以云南岩茶为名片深度开发茶产业,并带动文化与旅游产业,实现多产业一体化联动开发的聚合效应。
 
  5、打造“云南岩茶之乡”马台
 
  针对马台拥有1.6万亩老茶园,茶叶品质不输于邦东茶,但茶价一直偏低的现状,云南岩茶的整体开发前期向马台这个被低谷的茶乡倾斜,即通过打造“云南岩茶之乡”这张核心名片来提振马台茶产业。
 
  而且将“云南岩茶”的大本营放在马台,而不是邦东,还因为邦东茶炒得火热,乱象丛生,而“云南岩茶”作为一个全新的云南名茶,需要找一块安静的地方塑造一个推广的示范基地,因此就选择了紧挨邦东的马台。藏在大山深处人不识的马台古茶,更像一张白纸,能以“云南岩茶之乡”的名义打造出“云南岩茶”的公共品牌模式与形象,然后再在推广样板的辐射下积极引导邦东告别无序的炒作,回归理性的发展,大家共同为“云南岩茶”的建设添砖加瓦,从而最终形成“云南岩茶”的双子星座——马台茶与邦东茶。
 
  四、“云南岩茶”项目实施情况
 
  2013年11月份,昆明古农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文明应原马台乡党委书记李光明邀请,对马台乡的整体茶叶资源进行考察。王文明认为,这里拥有跟邦东一样的古茶树与花岗岩共生的独特环境,而茶叶的品质并不比邦东差,老茶园面积比邦东还多,完全具备打造高品质古茶基地的条件。他经过缜密思考,并与李光明书记深入沟通探讨,提出了打造“云南岩茶之乡——马台”这一茶区整体开发战略构想。
 
  这一设想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肯定与支持,“云南岩茶之乡——马台”的建设纳入马台乡整体发展规划之中,并作为重中之重的项目来对待,而古农茶业也作为重点招商引资企业来负责该项目的整体实施,用“云南岩茶”这张顶级名片来带动马台乡茶产业的腾飞。由此,“云南岩茶”项目从2014年初起正式启动,截至目前的实施情况如下:
 
  1、用“云南岩茶之乡”打造临沧茶新高度
 
  古农茶业多年来致力于推广全程不落地、全手工制茶技术,沿着奔流而下的澜沧江,以勐海、勐库、邦东为核心覆盖版纳、临沧、普洱三大茶区,打造云南古树纯料的标杆茶企。早在2006年底,古农茶业就被邦东茶区的岩石、古茶树、云海、峡谷、澜沧江、雪山等迷人的特殊元素所吸引,率先将易武、勐海一带先进的手工制茶技术引进邦东,炒制出高品质的邦东古茶,并与邦东乡教办合作,在曼岗村小学原址开办“邦东手工茶实训基地”,面向茶农与学生大规模培训手工制茶技术,古农茶业也因此被称为“邦东茶的民间推手”。
 
  古农茶业总经理王文明是“云南岩茶”概念首倡者与发起人,早在数年前就提出了“岩韵花香”的概念,并于2014年将“云南岩茶”核心产区的茶品风格概括为“奇韵邦东”“妙韵马台”,以“石头缝里长出来的古树茶,您喝过吗?”作为宣传诉求点,向外界大力推广。
 
  2008年底,岩文提出了“岩韵花香”的概念,“古岩韵”是古农早期开发的一款产品。岩文一直在“岩韵”上进行探讨与总结,提出了“三奇”理论。这是对“云南岩茶”核心价值的总结。三奇指的是,一奇:根深叶茂的古茶树与岩石混生共存;二奇:高山海拨,奇山险峻,云遮雾罩;三奇:原野花香、爽口甜美、滋味醇厚。这“三奇”孕育出云南岩茶独具“岩韵花香”的灵动地域风韵。
 
  2013年底,古农茶业应政府邀请进驻马台乡,作为龙头茶企整体开发得天独厚的古茶资源。
 
  毗邻邦东的马台拥有3.5万亩茶园,老茶园就有1.6万亩,而且石头多、生态环境好,海拔高的有大雪山、五老山,海拔低的在澜沧江边,地形地貌、气候、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茶叶资源等都跟邦东类似,完全可以将马台打造成临翔区茶叶的下一个亮点。
 
  经过2013年底到2014年春天的多次深入考察与规划,“云南岩茶之乡——马台”在2014年的夏天进入了实质性的建设之中:“云南岩茶庄园”已经报批开建,将打造雪山下的樱花茶谷,以茶产业为主线,融茶产业、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于一体,用新型的庄园经济来拉动马台茶产业的蓬勃发展,并以茶叶经济为抓手来带动马台经济的整体腾飞;与此同时,组建了“马台云南岩茶协会”,并将以协会名义积极申报“云南岩茶之乡”地理标志,邀请包括茶农、茶商、专家、茶人等加入协会,大家群策群力建设好“云南岩茶”这一公共品牌。
 
  用“云南岩茶”这个直观的名字能更好地宣传马台、邦东茶,最终想达到的宣传目的是,使“云南岩茶”在中国茶界拥有自己的独特地位和影响。其价值主要表现在:可以在整个云南茶界独树一帜。一个地域性品牌的崛起,一定要跳出茶叶江湖里关于古树、乔木、灌木等混乱的江湖提法,形成一个区域的公共品牌。云南岩茶只有马台、邦东及其周边有,可以打造云南茶业的新品类,丰富云南茶叶的体系。
 
  2、古农茶业力推“云南岩茶”进京
 
  “云南岩茶”进京发布会暨北京品鉴交流会于2015年6月21日(周日)下午13:30—17:30在北京西城区马连道北京国际茶城四楼隆重召开,上百名嘉宾与茶友欢聚一堂,共同见证“云南岩茶”进京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如同马帮进京与四大徽班进京一样,这标志着“云南岩茶”这一边地文化的产物,通过厚积薄发,由边缘正式进入中华文化的中央,将以中国博大精深茶文化之最新发展的名义,以云南最新名茶的身份,在京城引爆,并向全国迅速扩散,打造云南茶叶发展的最新蓝海市场。
 
  3、用“名茶+名企”打造中国顶级名茶
 
  古农茶业在茶界首倡“名茶+名企”之公共品牌打造模式。
 
  众所周知,名茶无疑是中国茶叶资源的高地,是创建名企、名牌的最佳沃土,正是有了云南普洱茶在全国十年来的异军突起,才拥有大益、下关、中茶之云南强势茶叶品牌的崛起;同理安溪铁观音这个名茶品类在全国攻城略地,才有天福、八马、安溪铁观音集团等福建茶叶巨头的崛起。
 
  但,我们知道,无论是安溪铁观音也好,还是云南普洱茶也罢,都是传统名茶,我们享受的是老祖宗留下来的福德资粮。而“云南岩茶”通过深挖云南临沧市邦东、马台一带得天独厚的奇石与古茶树共生资源,打造类似福建武夷岩茶之顶级名片,堪称云南茶叶在当代的最新发展,是继普洱茶、滇红之后云南推出的最新名茶。
 
  古农茶业依托“云南岩茶”这一全新名茶资源,无疑手握布局全国市场,打造名企、名牌之最大法宝,成为2015年云南茶界的一匹黑马。
 
  “云南岩茶”这一开创性的全新提法,有助于云南茶产业摆脱片面追求热点茶山与概念,结果做到后面整个行业面临残酷的同质化竞争之弊端,而是根植于一山或者一乡,深入挖掘该地的自然与人文之禀赋,对当地之资源进入深入包装,让资源变成产品,产品得到强大的品牌文化支持,并进一步形成区域性的公共品牌,举天下之合力来共推一方之特产,其善莫大焉!
 
  “云南岩茶”的最大意义乃在于,其引领了云南茶区资源深度开发的新思路、新格局,有资深茶友戏称为“老班章,新岩茶”。虽然是玩笑话,但其点明了,“云南岩茶”是一种全新的茶山开发模式,跟2007年陈升茶厂布局老班章,通过“老班章”模式引领了古树纯料时代一样,“云南岩茶模式”无疑是云南茶山寻求一山一品、一乡一品之深度打造的绝好范本,也是云南茶行业规避同质化竞争,开辟全新蓝海市场的一个先进案例。
 
责编: yunhong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