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茶树古村落唱响澜沧脱贫发展之歌

  “千年古茶山、茶马古道上、回荡着阵阵、马帮的铃响、悠悠月光下、澜沧江边上、阿妈口弦声声、诉说岁月的沧桑—景迈山耶”著名歌手孙楠演唱的《想那个地方》,描绘了景迈山悠久的种茶历史、迷人的自然环境和纯真的人文情怀,让人们对景迈山充满无限遐想和强烈的向往。
  景迈山位于澜沧县惠民镇境内,距县城68公里,总面积162.3平方公里,主要有景迈和芒景2个村委会坐落在景迈山上。景迈村是以傣族为主的村落,国土面积72.7平方公里,有8个村民小组846户3354人,耕地面积7269亩。。芒景村是以布朗族为主的村落,国土面积89.6平方公里,有6个村民小组743户2897人,耕地面积5200亩。
  景迈山不仅有全世界迄今发现的种植年代最久远、连片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人工栽培型千年万亩古茶林,还有历史久远,原生态文化保留和传承完整,原始风貌浓郁,民族特色突出的古村落。2007年以前,景迈山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发展缓慢,群众增收致富十分困难,生产生活条件较为落后。2007年以来,澜沧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云南省打造十大历史文化旅游项目和普洱市打造“绿三角”旅游环线的机遇,依托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林资源,着力打造景迈山品牌,以茶产业和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推进扶贫开发,率先实现了脱贫。2019年景迈村农村经济总收入8386万元,是2014年3575.6万元的8.96倍;人均纯收13467元,是2014年4766元的2.8倍。芒景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0507.17万元,是2014年2842.8万元的13.98倍;人均纯收入13344元,是2014年4435元的3倍。
 
  坚持规划先行着力提升宜居环境
  注重规划的龙头引领作用,坚持保护为先,制定了《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迈山保护条例》和《普洱景迈山古茶林遗产保护管理规划》等相关地方性法规和专项规划,合理开发利用景迈山资源,确保永续发展。将扶贫开发与景迈山景区、新农村、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2007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4.56亿元,实施了道路、水利、传统民居保护与整治、垃圾场、电力设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项目建设。重点打造的糯岗傣族古寨和翁基布朗族古寨,分别保留和传承了傣族、布朗族原生态文化,原始风貌浓郁,自然风光秀丽,民族特色突出,翁基古寨被誉为“千年布朗古寨”。
 
  依托资源优势打造景迈山旅游品牌
  充分抓住省、市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机遇,以千年万亩古茶林为依托,以茶文化为载体,着力打造景迈山旅游文化品牌。景迈山千年万亩古茶林被列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旅游示范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正在加快推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随着景迈山名气、人气不断提升,带动了旅游和茶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目前,景迈山共有4家特色民居客栈、2家精品酒店、4家特色农家乐。2019年景迈山景区共接待游客57.3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37亿元。
 
  狠抓标准建设推进茶产业提质增效
  茶是景迈芒景的传统主导产业,是当地村民的重要经济来源。景迈山共有茶园面积7.003万亩(古茶2.8万亩),其中景迈村3.7745万亩(古茶1.6万亩),芒景村3.2285万亩(古茶1.2万亩)。2010年以来,按照建基地、做标准、打品牌、闯市场的思路,在保护好古茶资源的同时,完成了景迈山3.17万亩生态茶园建设。特别是近年来,我们抓住景迈山古茶林申遗的重大机遇,放大景迈山品牌效应,着力打造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品牌,构筑诚信联盟、产品标准、标志使用监控、产品检验“四条防线”,明确特定的企业、特定的产区、特定的原料、特定的工艺、特定的标志“五个特定”,使每一片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四有四可”,即:有标识、有标准、有检测、有监控;可识别、可查询、可追溯、可信任,推动了茶产业的提质增效。
 
  转自“澜沧扶贫”微信公众平台
责编: yunhong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