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军:发展云南特色优势茶产业要深加工创造附加值

  盛军:“要把眼界放宽、放远,看向更远处,改变‘靠天吃饭’的固化思维。”
 
  云南是世界茶树原生地,全国乃至全世界许多茶叶的根源都在普洱茶产区。2018年第十三届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以下简称:茶博会)将于8月26日在普洱市举办。这也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专业茶展,备受各界关注。
 
  在茶博会即将召开之际,连日来,关于“茶叶”的话题持续升温。云南网记者于15日采访了云南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盛军,以茶博会为契机,请他从专业角度给普洱茶的发展提出建议。
 
  盛军对普洱、茶叶、普洱茶都非常熟悉。他曾在普洱挂职副市长,更因组织科研团队证明了普洱茶具有降脂降糖的功效和机理,并积极推进其科技成果向市场转化,为普洱茶产业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点,而为人熟知。目前,盛军还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省部级课题10项,申请国际和国内发明专利17项(茶叶相关专利1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获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
 
  作为一位农业发展与茶文化研究专家,一个和普洱颇有渊源的人,盛军与普洱茶的接触早在10年前就已经开始。2008年,高度重视普洱茶产业发展的普洱市委、市政府将2008年定为“科学普洱元年”,倡导普洱茶进入到“科学普洱”的纪元。
 
  “从那时开始,我和我的团队就开始了对普洱茶的研究,这10年里,感触很深。”盛军说,当时研究普洱茶更多的是由于职业、健康等方面的需求,如今自己已经把研究茶变成了一种事业、一种乐趣、一种信仰。“经过历史的演变,茶已经变成国人的一种文化、习惯和信仰,它已不再是简单的饮用品。”盛军说,一片叶子能够伴随一个民族那么久远的历史,这本身就不是一件普通的事,作为世界茶树原生地的云南更是如此。
  据了解,今年云南全省茶叶面积619.5万亩,较上年增加9.5万亩。茶叶总产量达38.7万吨,增加1.2万吨。其中,普洱茶产量13.9万吨,红茶产量8万吨,绿茶产量7万吨。同时,成品茶产量达29.4万吨,较上年增加1.2万吨,精制率达76%,同比提高了1个百分点,全省茶叶精制水平稳步提升。
 
  盛军说,云南是一个神秘且充满吸引力的地方,如何把优势变成充满现代商业性价值的东西,把优势利用起来正是现在做的事情。对此,他建议“首先是要把眼界放宽、放远,看向更远处,改变‘靠天吃饭’的固化思维。”盛军说,在现阶段,要把农业生产变成农业制造,在云南特色优势产业茶叶的发展上,也要对其进行深加工,去创造附加值。
 
  普洱是世界茶源、普洱茶文化之源和茶马古道的源头。据了解,云南茶博会自2006年起,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十二届,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客商、市民前来参展、参会和参观、采购,有效促进了产销衔接。采访最后,盛军说此次茶博会落地“茶乡”普洱将进一步扩大普洱的影响力,拓宽普洱茶的销售市场和渠道,提升云茶的知名度。
 
  同时,他也指出,茶博会这项活动在经过了这么多届的举办后,办会思维和方法还可以调整和优化,如扩大该项活动在大健康、产业发展、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力。“这样才能办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出彩。”
 
  (云南网记者  夏方海  龙彦  实习生  何帮宇)
 
责编: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