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普洱市 谋划普洱茶

  我市是云南省发展普洱茶产业的一个重要州(市),但发展普洱茶产业的州(市)并非只有普洱市一家,在全省的其他部分州(市)当中,普洱茶产业也是如火如荼、举足轻重。所以,当我们看待谋划普洱茶产业的发展问题时,不能单一地将目光锁定在普洱市,必须要有立足全省、放眼世界的眼光,毕竟普洱茶产业并非一个封闭的发展系统,而是一个开放并充满竞争的发展系统,尤其普洱市与普洱茶同名,唯有在茶产业发展方面取得傲人的成绩,才能将“天赐普洱、世界茶源”的城市品牌擦得更亮。
 
  普洱茶占云茶产品的三分之一
 
  云茶产品主要有普洱茶、红茶、绿茶三大类,还生产少量的乌龙茶,可以说,普洱茶在云茶产品中占据三分之一的地位,这个地位可以用数据说明。2014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达595万亩、总产量33.52万吨、综合产值371亿元,面积、产量居全国第二位,综合产值居全国第三位;其中普洱茶产量达11.43万吨,同比增加1.7万吨,普洱茶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到101.3亿元,在产量和产值两个方面,普洱茶都约占全省茶叶总产量、总产值的1/3。省农业厅副厅长王平华介绍,普洱茶因为良好的保健养生功效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同,多年来,普洱茶连续被评选为“全国十大区域公用品牌”,2014年实现品牌价值52.10亿元,市场竞争力第一。
 
  普洱茶的三分之一定位还体现在发展规划方面。王平华说,普洱茶产业是我省下一步发展茶产业的一个重点,我省将调整高中低档产品结构,重点发展普洱茶、滇红茶和名优绿茶,突出古树茶亮点,不断优化茶类结构,按照“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府支持”的原则,进一步打响云茶整体品牌,打造普洱茶、滇红茶、名优绿茶三大产品品牌,推进中国、云南名牌农产品的认定。另外,经省政府同意,第十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将于5月中旬在昆明举办,邀请海内外相关人士到现场品茗交流,开展商贸洽谈活动,进一步提高普洱茶的知名度。
 
  作为云茶产品的三分之一,普洱茶享受着不少“优待”,尤其体现在科研方面。2005年11月,云南农业大学依托茶学专业的特色优势,与龙润集团共同组建了全球首个普洱茶学院,同时还成立云南普洱茶研究院。目前,学院有教育部普洱茶学重点实验室、云南普洱茶研究院、茶学实验中心等研究平台,拥有多学科构建的茶学教学科研团队成员30多人,其中教授6人,在普洱茶保健功效研究、普洱茶发酵机理研究、功能性茶产品开发等方面均走在前列,取得了很多新进展。
 
  我市普洱茶产业的提升之路
 
  我市是“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与茶有着不解之缘,和普洱茶更是缘分深厚,茶产业已经成为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重要性不言而喻。2014年,全市生态茶园总面积157万多亩,毛茶产量9.6万吨,实现产值107亿元,其中普洱茶独占鳌头,在茶产业的发展大戏中唱主角儿。可以说,我市的普洱茶产业发展稳中向好,理性而不失迅速。
 
  放眼全省,普洱茶领域内的竞争十分激烈,以和我市地理相接的西双版纳州为例,勐海县、勐腊县都以加工普洱茶为主,创立了“大益”、“班章”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名优茶精品。近年来,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以“稳定、改造、提质、创优”的茶产业发展方针构建普洱茶产品结构,着力打造勐海县等普洱茶区,构建一大批在国内、国际茶业市场中占有一定份额的知名普洱茶产品或品牌;突出西双版纳普洱茶历史文化的宣传和打造,深度挖掘、丰富和弘扬普洱茶的文化底蕴,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共同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茶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从西双版纳州的普洱茶产业发展来看,整个普洱茶市场是充满潜力的,但也是充满竞争的,发展不能停滞,还必须提升提升再提升,唯有走提升之路,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优势。市茶业局局长李富林介绍,市委、市政府坚持“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理念,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道路,把茶产业作为我市的支柱产业,作为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的重要产业,全力加快有机茶产业的发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除了加强建设生态茶园、规范农资市场管理、推进有机茶园转换、促进加工标准化生产,还积极打造普洱茶知名品牌,深入挖掘和弘扬普洱茶文化,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放心的茶产品,推动普洱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可见,提升之路是以生态有机作为目标,这既符合“生态立市、绿色发展”的总体理念,符合当前消费者的期望要求,也是我市普洱茶产业面对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在已经取得的产业成绩基础上,我市还必须求新求变求发展,用更加显著的产业成绩将“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推向更加广大的区域。
责编: 杨洋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