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柑普茶热:新会小青柑制作无标准?

  普茶,是近年来在茶叶市场异军突起的茶类品种,现在的主流的定义,是由不同生长时期的正宗新会柑去除果肉后灌入普洱茶熟茶制作而成。6~7月是小青柑长势喜人的时期,各厂的加工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记者走访不同茶叶档口时发现,绝大部分销售普洱茶的茶商,也会销售柑普茶,质量参差不齐,加工方法五花八门,价格从100~500元不等。商家在宣传的时候,除了独特的口感,讨巧的包装之外,特别强调柑普茶两大原材料的保健功效:新会陈皮有理气、健胃、燥湿、祛痰的功效,而陈年普洱茶具有生津、顺气、益气等作用,而对两者结合的柑普茶功效没有明确说明。
 
  初作为药用,起源说法不一
 
  前汕头茶叶进出口公司车间副厂长,老茶人陈喜源说,以自己走南闯北的经历,据他所知,柑普茶最开始应该是由云南普洱茶产区的茶农们制作,并作为一种常备药来使用。“云南有部分地区,长有野生的柑树,结的果是不能吃的,特别酸涩。柑果成熟后,村民将这些柑果去肉后,灌入自家炒制的普洱茶(生普),直接晒干。在晒制过程中,柑果中的水分会促使茶叶发酵。天气好做得多,就拿出去买,做的少,就留着自家使用,碰上些小感冒、小病痛,就煮来喝。”
  陈喜源表示,具体这些村民最初是什么时候开始制作柑普茶,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曾品尝过已经陈放几十年的老柑普茶,滋味醇厚甘甜,喝过后身体非常舒服,和现在市面上的柑普茶,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现在市面上主流的说法,认为柑普茶的发源地就在广东江门,由江门棠下镇良溪村道光进士罗天池偶然的情况下发明,距今已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
  现推为保健品,保健价值待考证
 
  茶人邓妙音说,在介绍柑普茶时,很多人会拿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就提到过的“加入橘皮煮茶”说事,其实这里是指煮水时加入陈皮再用来泡茶的意思。
 
  邓妙音说,晒青三年后才称之为陈皮。最早的医书《神农本草经》记载陈皮:“陈皮辛香而行,善疏理气机,条畅中焦而使之升降有序。”据悉,新会种柑取皮起源于宋代,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在明清时代,新会陈皮因为其远远高于其它品种的挥发油种类和含量而声名鹊起。
 
  现在,科学研究对于陈皮药用价值的论证也非常丰富。
  中医肖女士说,根据《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规定,柑皮根据采收时期可分为柑青皮(青皮)、微红皮(二红皮)和大红皮(红皮)。用不同采收时期的柑皮制成的陈皮,其药用效果也是不同的。青皮挥发油含量高,味苦涩,制成陈皮后药性较烈,行气力猛,用于破气舒肝、散结消滞。而红皮则多糖类物质含量高,味微甜,制成陈皮后药性温和,用于理气、健脾化痰。二红皮则介于其间。胡乱饮用有违日常保健的目的,如果长期大量饮用青皮制作的柑普由于药效过强,有可能造成气虚。有茶友向记者反映,很多售卖柑普茶的茶商,自己本身不喝柑普茶。
  相关专家表示,市面上柑普茶的制作各成派系,暂无通用标准。主要分为三种,生晒、低温烘焙、高温烘焙。生晒耗时非常长,约需要20天,而长时间的晒制,对茶叶的影响还未可知,现在也鲜少人做这方面的科学实验,来证明柑普茶确实有两方相加的功效。而高温烘焙会使得柑皮中的挥发油大量丧失,不再有陈皮的功效。再者,现在市面上售卖的多是新制作的柑普茶,既然是柑普茶就不能打着陈皮的功效。
  如何分辨生晒和高温烘焙的柑普茶?
 
  茶人劳启建拿去年制作的小青柑,给记者展示,他表示,可通过3个方面来区别。
 
  首先观颜色,生晒柑普茶表面都很有活性,小青柑、二红柑有明显晒斑,一般呈现果皮本身的颜色,小青柑为墨绿色,大红柑橙黄亮泽;而高温烘焙柑普茶表皮暗哑无油光,青柑呈青褐色,红柑深褐色。
 
  再闻香气,生晒柑普茶,通常无浓郁香,只有淡淡的柑茶香,但用指甲抠皮,油包沁出清爽香气,还有淡淡的油脂侵出表皮;而高温烘焙柑普茶开后香气迎人,但抠开皮层则一无所有,放置半年一年后,柑普茶香气尽失。
 
  最后用强光源透射柑皮,观看柑普茶的油室饱满度。生晒柑普茶全部油室都晶莹剔透,若是新会陈皮,其中的油室颗粒大而密集;高温烘焙柑普茶部分油室不透光。
责编: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