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茶73青的来龙去脉【征文】

  中国普洱茶网讯:作为别具一格的大树发酵茶叶,普洱茶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行业内人士,把普洱茶近百年历史大致分为以下号级茶、印级茶和七子饼茶三个时期。
 
  1、号级茶——是指从上世纪初起至1938年创立的“中国云南茶业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止期间的私人茶庄制茶的产品。
 
  主要茶品有:百年同庆号(有马龙、双狮)、贡品同庆号、福元昌号(有紫票、红票、蓝票)、宋骋号(有红票、蓝票)、孙羲顺、贡品同兴号(有厚纸、薄纸)、宋骋敬昌号、敬昌号、江城号、同昌号黄文兴、同昌黄记(有红票、蓝票)、杨骋号、普庆号、车顺号、鼎兴号(有红票、蓝票)、易武兴顺祥号、易武永茂昌、福禄贡、思普贡茗、群记圆茶、猛景号、新兴号、云南河内号等等。
 
  2、印级茶——从1938年中茶公司成立后,生产首批红印圆茶为开始,至1967年,在这期间生产的茶品为印级茶。以中茶公司成立为起点标志,从私人茶庄为主导转变成以国家政府工厂为主导生产茶叶,是一个重大转变,生产的规模和方式、产品的质量和包装特点等都有与号级茶的时代不同,至1967年中茶牌圆茶改为七子饼茶后才有标志着印级茶时代的结束。主要茶品有红印圆茶、绿印圆茶、无纸红印、无纸绿印、大字绿印圆茶、小字绿印圆茶、黄印圆茶、圆茶铁饼等,按资料介绍印级茶大多数茶品都是勐海茶厂制造的。
 
  3、七子饼茶——二十世纪60年代中后期,中茶牌圆茶改名云南七子饼茶为开始,至本世纪初云南各大国营茶厂转制而告一段落。主要茶品有昆明简体字七子饼茶、下关中茶牌简体字七子饼,上两款是早期与印级茶交错生产的,使用的是中茶牌商标。上世纪80年代有:下关中茶牌繁体字七子饼(8653铁饼)、黄印七子饼(认真配方黄印)、大蓝印七子饼、水蓝印七子饼、7542-73青饼、8582青饼、红带七子饼、7532雪印青饼、80年代7542和7582的厚纸和薄纸青饼、88青饼等等。90年代后除了昆明、勐海、下关生产的传统常规茶外,印刷包装还有红大益、紫大益牌子的七子饼。另外,还有后建的大渡岗、黎明等大型茶厂出品和茶商到各大厂订造的七子饼茶。
 
  1973年,普洱茶走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随着普洱熟茶发酵工艺的研发与成熟,云南普洱茶品质获得了海外华侨的首肯,自然出口需求日益高涨。1976年,云南省茶叶进出口公司召开全省普洱茶生茶会议,基于出口需要规范了普洱茶唛号。推动了“唛号”的诞生。而根据中档产品“乙级圆茶”的质量要求与配方,诞生了中茶“7542”中档青饼。中茶牌7542在后期的流通中,产量大批次多,每批次产品的质量不稳定从而给人带来记忆的不便。于是台湾和香港地区的一些茶商,开始给这些难记的7542取了一些名字,诸如“绿印”、“黄印”、“红印”、“73青”、“88青”等通俗易记的名字。
 
  “73青饼”,是台北钰壶轩主人黄先生于1998年12月命名的。当年所命名的73青饼为横式大票中茶牌7542-506,也有人称为“大口中小绿印”。所以“73青饼”只是一种市场俗称,指的是唛号小号为50X的勐海7542。这批73青饼的外包装纸是属于”大口中”,中央的茶字为手工盖印,因此也有人称为“大口中小绿印”。如果单就外包装纸而论,“大口中”、“手工盖印”的确是较早期勐海七子饼的特色。
 
  有人说“73青饼”是70年代的饼,理由是“大口中、尖出”;有人说所谓“73”,是中华民国73年,也就是1984年;还有人说“73青饼”是1973年生产的最早的一批7542。现在,可以肯定的说,“73青饼”绝不是最早的7542。某几批更早期的“黄印七子饼”是有支票的,唛号就是7542。而73青饼的横式大票与“50X”的编号,表明它是1985年勐海厂的产品。
 
  唛号7542的七子饼是勐海茶厂出产量最大宗的青饼,也是目前陈茶市场上最常见的一款生茶。其拼配方式为:面茶用3、4级幼嫩芽叶,里茶用5、6级叶(后期也出现过掺7、8级叶的情况)。此款茶品应该是从1981年开始生产的,勐海茶厂在文革时期并没有生产过7542。
 
  由于中茶牌73青饼生产时间比较早,有些在包装、内飞、口感等各方面条件与73青饼相近似的7542七子饼茶,也就往往被归为73青饼一族。时至今日,中茶牌73青饼似乎已经成为“早期7542七子饼茶”的代称了。目前,作为中茶早期生产的普洱茶,中茶牌73青饼已经存世非常稀少,所以相当珍贵。但是早期的7542七子茶饼,包括73青饼,品质应该明显逊色与近年生产的高品质7542七子茶饼,也逊色于近年其他品牌的高品质普洱茶。由于普洱茶的知名度越来越大,提供给普洱茶的茶叶原料等级也越来越全齐。不用多年像以前,芽茶全拿去做绿茶与红茶了,只有粗老叶才拿来做普洱茶。
 
  八十年代的中茶73青,给人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2014年中茶73青的问世,无疑可歌可泣,值得肯定。
作者:齐靖远
责编: 深水鱼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