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殿蓉说茶】一缕茶香润平生

  阮殿蓉说茶
 
  认识阮殿蓉女士是在2003年春天,那一年,我再次来到了普洱茶的故乡。事实上在此行之前,多年来收藏于我的紫藤庐里的那些普洱老茶,早就在无言地传递着云南茶山老树的信息。在我看来,它们不仅仅是一饼饼老茶,更是云南这块土地最为忠诚的信使,带给我既有袅袅的茶香,也有来自云南山川与大地的气息与能量。
 
  2003年我的云南之行,主要是想寻找一个合作伙伴,以便在普洱茶的原产地云南和普洱茶的主要消费地台湾之间,架起一道桥梁。在考察了一家又一家茶叶企业之后,阮女士的“六大茶山”公司让我心中一动,因为在这里,我看到了我所期盼的专业精神,看到了彼此对普洱茶发自心底的那种热爱。当然也看到了与我暗合的普洱茶文化理念。也许正是这样的原因,我与阮女士一见如故,并由那时开始了我与“六大茶山”直至今天的愉快合作。
 
  阮殿蓉说茶
 
  多年来,在与普洱茶相识、相知和相伴的过程中,我发现它是一个有着自己生命并且会随着岁月流逝成长的茶品,然而每一饼普洱茶能否在未来的岁月中修炼自己传世的风格,很大程度与它的先天品质有关,一饼普洱茶,原料好,制作好,成长为精品普洱的可能性就很大;如果茶质劣,制作粗糙,那么用多长的时间,也难真正提升它的内在品质。因此我对普洱茶的品质极为挑剔,对合作者的人品也小心默察,因为人品如茶品,只有人品过得硬的人,合作中才能以诚相待,合作也会愉快而长久。
 
  作为普洱茶的生产者,阮女士对茶品的制作要求非常严格,无论是原料的选用还是加工制作的程序都有着极高的标准。她以一个女性的细心和严谨,认真呵护着“六大茶山”公司出产的每一饼普洱茶,这也是“六大茶山”生产的普洱茶,能够在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后,还能向那些“普洱迷”们传递出我们这个时代的气息的原因所在。想想我所处的这个时代的气候、温度、湿度、茶山环境、茶树生态以及制作茶饼师傅的技艺,竟然能像基因与密码一样,蕴藏在一饼饼普洱茶中,制作时就不敢疏忽大意,唯恐辜负了爱茶之人的一片期待。
  在对普洱茶原产地的考察与研究中我发现,茶树越高,根越深,制作出来的普洱茶茶气越重;茶树越矮,根就会越浅,制作出来的普洱茶茶气也就越淡。其实做人也是如此,做事讲究诚信,待人宽厚豁达,随时保持平和的心境,则与社会和栖身的大地连接得就会紧密,人气也就会越来越足,事业就会越来越红火。很多时候,一个人对社会的态度,常常决定了社会对你的态度。在创办“六大茶山”时,阮女士把“质量决定成败,文化主导未来”作为企业的理念。如今,阮女士的“六大茶山”已经成为一个享誉港粤和东南亚地区的制茶名企,很大程度与她为人做事的态度有关。
 
  阮殿蓉说茶
 
  事实上,阮女士不仅是普洱茶的生产者,也是普洱茶品的鉴赏者。每一次相聚,我们都会共同品尝相互珍藏的老茶,仔细分辨那些老茶细微的陈香,享受芳气在经络与内脏中的舒畅按摩。打开一片老茶,开启的是一段尘封的历史;品饮一壶香茗,重温的是一段难忘的岁月。其中的幸福,温暖与感动,不是茶人,很难体会。尤其老普洱带给我们一种力量,可以提醒并让我们面对历史的沧桑,任我们消化并超越它。在云南茶叶市场,阮女士开有一间布置得典雅古朴的六大茶山营销部品茶室,茶室不对外营业,只供朋友和茶人无偿品茶。每一次到那里,我都感受到了一股爱茶人的气息,那是普洱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是文化的味道。我每当来云南,来到昆明,必然会光顾阮女士的茶室,在那里与朋友们聊茶、聊文化,也聊人生。让我感到意外的是,阮女士周边有许多朋友,其中有不少是文化人,他们不但熟悉普洱茶、热爱普洱茶,而且还懂普洱茶。那些生活在昆明的文化人,不仅热爱普洱茶,同时也善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使得我们交流起来容易沟通,也容易产生共鸣。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阮女士身边的文化朋友们身上,也可看出她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与热爱。
责编: 娃哈哈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