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干仓|高原茶仓,普洱天堂

  普洱茶后期的转化,离不开湿度和温度的参与。出于商业目的及消费区域影响,目前大部分能流传下来的普洱老茶,多在广东及香港地区存放。此前存放于昆明、并流传至今的老茶寥寥无几,但也有例外。
 
  在位于昆明东郊的跑马山的昆明茶厂厂区里,有一批标准防潮仓库,离地1.5米,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
昆明干仓|高原茶仓,普洱天堂
  1974年,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以下简称“省茶司”,系中茶云南前身)率先在昆明跑马山破土动工,修建了六幢总计6000平方米的标准防潮仓库。
 
  1973年,也就是“省茶司”在跑马山破土动工、修建标准防潮仓库的前一年,“省茶司”获得自营进出口权,并应香港客户要求,组织茶叶专家谭自立、吴启英、王星银恢复研制七子饼茶。
 
  对此次恢复研制七子饼茶,“省茶司”高度重视,专门下发文件,强调要按照1958年生产的侨销圆茶基础上,重新调整配方,指令当时的下关茶厂、勐海茶厂进行生产,并统一指定了唛号,由此产生了一批经久不衰的唛号,比如7542。
昆明干仓|高原茶仓,普洱天堂
  1989年,云南茶叶界发生价格大战,茶叶产品滞销,当时的“省茶司”跑马山标准防潮仓库里,积压了一批茶叶产品。其中的一批7542,辗转卖到了香港。这就是后来扬名四海的“八八青”。
 
  “八八青”受到市场的火热追捧,这在普洱茶界是公认的。在同一时期,各大茶厂也生产了不同的产品,但为何只有它会这么“火”?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批茶当时存储的环境。
 
  位于北纬25°附近、低纬度高原的昆明,属于典型的低纬度亚热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温度、湿度相宜,天气干燥,先天具备了一种独一无二的仓储环境——“昆明干仓”。
 
  当然,并不是所有在昆明的仓库都称之为“昆明干仓”。干仓环境的形成,需要海拔、湿度、时间、菌种群培育、人工干预等诸多因素,尤其是菌种群培育和人工干预。
 
  作为熟茶发酵工艺创始者,经过几代中茶普洱人的技术提升和改良后,中茶普洱对菌种群培育和人工干预两项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昆明干仓|高原茶仓,普洱天堂
  随着时间的流逝,当年的这批7542,表现出了与存放于香港湿仓完全不同的风味。经过海拔1900米的昆明标准防潮仓,在温、热、光、气、湿五因子调控的环境中自然仓储,自然陈化后,汤色更为透彻,口感独具风味。
 
  由此,人们意识到,原来,通过高海拔的“昆明干仓”存放的普洱茶,也能陈化出如此优异的品质,虽然干仓环境下的仓储,牺牲了普洱茶后期转化的速度,却产生了独具风味的口感。“昆明干仓”“干仓普洱”等概念也由此提起。
 
  如今,40多年前修建的标准防潮仓库,依然矗立在跑马山,作为中茶普洱的原料及成品仓库,依旧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昆明干仓|高原茶仓,普洱天堂
责编: 张二亮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