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元昌复兴沙龙回顾

  4月13日,正值傣族泼水节来临之际,
 
  一群资深茶人相聚在告庄福元昌,
 
  一起讲述这个春天的茶山故事。
 
  告庄有700多家茶叶店,
 
  此刻,正是忙春茶的时候,
 
  本地茶商与外地茶商都将告庄作为中转节点,
 
  向东可去古六山,向西可去江内六山。
 
  茶山的见闻、茶商的思考,
 
  在第127期复兴沙龙上有了新的表达。
  聂素娥:今天来的都是很资深的茶人,恰巧今天又是傣历新年,非常高兴各位莅临福元昌告庄体验店参加由周老师亲自主持的复兴沙龙。今天报名参加沙龙的茶友很多,但是好多都被堵在了路上。我们边聊边等其他茶友。
  黄总、陈总也是非常资深的做茶人,跟我们一样,很早就跑茶山。我们是版纳人,2005年就在南糯山建了第一个茶厂,算起来我们真正跑茶山是从2004年开始的。今天晚上我们喝的是2018年的两款小产区头春茶:一款是易武茶区的代表,一款是布朗山的代表,我先不说是哪个小产区,正好“一柔一刚”。
 
  刚刚在跟陈总聊到了,其实在西双版纳,我们作为本地人,我们是最早跑茶山的那一批人。2004年开始跑茶山,但是就像陈总说的以前上茶山完全就是“玩”,不像现在会为了追求更极致的茶,不断地跑。以前都是百家茶,黄总应该也是最了解这个情况。大家分寨子分得不那么清楚,去到布朗山,以前我们就是贺开、新班章、班盆、老班章、老曼峨这一条线收回来,没有名山名寨的概念,混拢全部做成一款“布朗”茶,不像现在,每个寨子甚至每个茶园分得那么细致。
  我们04年最早跑南糯山跑得最多,当时太喜欢南糯山的生态环境,就在南糯山建了第一个茶厂。这么多年,其实更细化的去跑茶山,是在“古树纯料”兴起后,茶友们的关注和市场需要一些更精细化的产品,我们细分茶园。我们长期深居原产地,这几年看着市场起起落落,也在茶友们对古树普洱的这条追寻之路上一同感受。福元昌一直专注“正山纯料”,以前做的是大产区的概念,“南糯”就做成“大南糯”“布朗”就做成“大布朗”,没有去划分寨子。
 
  这几年,精分寨子,精选茶园,着力打造品牌。其实伴随着这几年的跑山,我们也看到了茶叶更精细化之后,茶农炒茶制茶的水平有了非常大的提高。尤其是新一代茶农的成长,在工艺是上已经非常成熟了,把茶交给他们来做是非常放心的。现在,我们更多的心血是花在品牌的打造上。在山上建初制所,建立自己的茶园基地,找一些更精细的原料。我们生在原产区,长年累月深入产地,细分茶园,我们对茶山的茶园有更全面的了解。尤其是这两年,我们会更追求茶树的生态环境,特别是国有林里面的茶园我们会非常偏爱。在品牌的打造上,我们通过去细分精分茶园,立足茶山。
  2008年,我们就在贺开建立毛茶初制所,去年,我们建立贺开博物馆,并做了民宿,这个博物馆是我们真正扎根茶山的见证。2013年,我们在南糯山开始建立自己的茶园基地。并陆续在易武、倚邦建立古茶园基地。今年还有个在茶山建茶仓的计划,这些都是我们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想要去掌握掌控一些山头的资源为我们自己品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这么多年茶山跑下来,现在我们把所有的经验跟积累放在品牌的打造上。对于一个品牌,我们仍然要讲原料,讲工艺,但是这些对我们常年在产区的人来说,都不是重点了。未来,我们希望给大家呈现更多的东西,属于福元昌老字号的一些标签。比如,我们的“老字号味道”,今年在茶山建茶仓的计划,我们称为“茶山仓”。在原料跟工艺日渐成熟后,茶仓是一个未来发展更精细化的追求,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因为现在市场上更多的是“广东仓”“东莞仓”“昆明仓”,其实我觉得在西双版纳藏茶就非常好。对此我们是有做过研究了,比如景洪,我们所有从2000年左右开始做的产品都放在景洪仓储,我觉得景洪就非常适合于藏茶,在我们自己手中储存下来的这些纯料茶的品质,口感都非常理想。
  2018年,我们福元昌在做好扎根茶山的各种准备后,会更深入的去研究“茶山仓”,我觉得这个是体现一个品牌价值非常重要的地方。在将来,无论哪里的茶友喝到的,不管是福元昌还是益木堂的,10年或20年的老茶,我们存放在版纳的老茶,品质就是那么好。我认为,这才是一个品牌的未来,是更精准,更个体化的品牌体验。
 
  作为福元昌,一个是茶山资源,一个是古茶基地建设,再个就是扎根茶山的情怀。将来,我们有自己的仓,既有当季新茶,又有当地特色仓储的老茶,都是福元昌“老字号的味道”。普洱茶有那么好的生长生态环境,我们当地有那么优良的自然环境,我一直说的“生于西双版纳的普洱茶,它的第二次生命也应该在版纳得到升华。”所以这个茶山仓,我们今年开始打造,也许会在南糯山,也许会在贺开,3年,5年,10年我们便会看到它的效果。
  那天我跟黄总交流我们要一起干,以后我们在西双版纳的“茶山仓”,可能会比“广东仓”更个性,更受欢迎。我就希望我们福元昌的粉丝茶友,将来能够喝到我们在茶山满满负氧离子的自然环境中,转化出来的各种老茶,我觉得这也是普洱茶品牌以后的一个方向,今天来的都是资深茶人,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会更有价值。
 
  作为我们品牌,我自己的定位是:深耕茶山,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方式,最后要给茶友们呈现一款什么样的产品。今天挑选了易武和布朗的头春古树来跟大家分享,我们也可以聊聊工艺,品鉴一下小产区茶的特点,接下来请周老师来跟我们聊聊。
  周重林:董事长的话很有意思“如何让资深的老字号喝出老味道”,仓储很重要。今天来的都是老茶人,我也是03年上茶山,那时候我写的不是茶书,是旅游的书,从一棵树写西双版纳的人文,一片叶子。但是现在就发现不同了,以前是神奇的西双版纳然后才到茶树,但是现在是先讲到一颗茶树,再到西双版纳。现在大家在告庄,这个这个地方有700多家的茶店,就这么小的一个地方,这多可怕啊。就是因为茶变成了一个很重要的产物,过去我们西双版纳哪有人提到茶。像聂董事长有这样的意识,陈总这样做了多年的本地人,黄总为代表的外地人都在做这样一件事非常难得可贵。
 
  大家都有一种责任,就是从守护版纳的树开始到守护它出厂,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过去这是一个漫长的产业链,要多地,多种合作。但现在不一样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愿意投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来做这件事,茶叶的确让我们挣到一点钱了,让当地产区,茶农赚到了钱,也改变了以前产区不产茶的局面。就今年过完年我第一次上古茶山就是去了贺开,去了福元昌贺开茶山博物馆,非常棒,走的时候真的是依依不舍。每次上茶山你都可以看到它惊喜的变化,这是让人留恋的一个重要的地方。
  云南茶跟其他地方的茶不一样,那里的古茶树很值得去看去研究。像是福建茶,例如福鼎,每一年都会邀请明星,靠名人来推动茶。但是云南不是这样的。像是李亚鹏前几天到冰岛,别人都会想他是来蹭冰岛的流量呢。很多茶区要靠明星来拉动,只有云南,所有人都是茶树的陪衬。老班章茶王树年年都是明星,其他人都是过客,只有那棵树屹立千百年不倒。所以很不容易的,这也是云南茶树价值的体现。过去都加都去看南糯山那颗800多年的茶树后来死掉了,又跑去看巴达那颗1700多年。所以可以这么说如果老班章没有那颗茶王树人流量会减一大半。
 
  现在所有人都要去拍照合影发朋友圈。我是不知道能不能活到150岁但是至少我可以有机会喝到自己藏的茶,这真的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在自己手上看着它变化,这就回到了聂董事长之前提到的从原产地的茶树保护到原产地的仓储。所以,一杯好茶,首先是要从原产地开始,从古茶树开始,从仓储开始。在我们国家,做茶一直是纯料,拼配市英国搞出来的。讲究一种纯料一种味道,更纯粹。
  拼配不是我们的传统,我们的传统是正山纯料,就像福元昌一直所追求的。“易武正山”就是易武正山,不是坝区不是江城茶。正山就是我们传统的一山一味,一个地方生产一个东西,我到茶山跑了那么多年,今年已经是第五次来了。同样的地方,每次去的感觉不一样。不同人的视觉,看到不一样的感觉。同一款茶不同时期喝有不同的味道,跟不同的人喝有不同的感觉。就是每一天看到的茶山都是不一样的感觉,云南这方山水有太多的未知。
 
  一山一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守住那些古茶树,守住老字号,因为就是一种传承,就像一说到余福生福元昌整个印象就出来了。古六山茶不同的历史不同的故事。在我看来最好的普洱茶时期不是过去的皇帝贡茶而是眼前,记录好这个时代,守护好我们的东西守护者其实也对,我们叫“守山人”“守茶人”“守号人”不管是守什么就是要能够守得住。无论过了多少年,后人都会称赞我们现在的坚守。
 
  在这个时代做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使命,我的使命是记录这个时代,聂总的使命就是发展老字号。
  聂素娥:关于茶每次都可以聊很多,周老师说得好:守茶人,守山人,守号人。那么好的茶山资源,摆在我们面前。我们要以什么样的理念和原则去坚守,然后要把自己的品牌以什么样的理念与方式呈现给茶友。这种呈现方式非常重要。每个人的理念不一样,表现形式也就不一样,比如福元昌和益木堂。我们都相互关注,相互学习,把更多的好茶,尽可能的呈现给大家。普洱茶进入了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很多不好的观念会扭转的。
  周重林:其实可以让茶客自己选择茶,什么人喜欢什么茶,可以大家自己用身体做选择。
 
  聂素娥:茶友对品质要求越高,相应的对我们企业提出的要求也就越高。作为品牌更多的要去思考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我们给茶友呈现什么样的产品才能去赢得市场,这几年我们就是主打正山纯料,做好做实每个山头小区域的茶。但现在对山头的竞争很大,价格、品质在竞争中都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所以我们已经开始建立了自己的原料基地和毛茶初制所,通过这样的方式,在源头上保证品质。市场总会给我带来不同时期的引导和思考。
  黄总:我先说一下,我与老字号福元昌的故事,其实我很早就认识你们了。那天还喝了福元昌的二款熟茶,非常好。你们的家具厂我去过,博物馆我也去过。很感慨,福元昌能够有这么多的点,我也在感叹,我什么时候也才能有啊。福元昌做产品很成功,给我很多启发。品种齐全,年份齐全,我们有我们应该做的事情,茶农有茶农应该做的事情。就像我做了一款产品,如何在它的产品名称,包装,品质等各个方面来传递出品牌的意思,这个才是我们区别去茶农等不一样的地方。
  我们益木堂有款产品叫“年华如锦”,就是把各个不同年份的,不同山头的黄片做在一起的,这个定位让这款产品很受市场的欢迎,一下子就卖断货了,这就是我理解的产品,跟茶农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益木堂的标识上就带着“茶仓”,当时的理念就是“仓”里有品种齐全,年份齐全的各种茶。跟聂总的想法一样。
  聂素娥:黄总的品牌做得很好,自己做文案,名字自己取。从产品定位,到走向市场,都很不错。这都是我们要向你学习的地方。
 
  陈天福:我原来是做橡胶的,现在转行来做茶了。走了不少弯路,才找到适合自己的做茶方式,现在也开始自己卖茶了。
 
  聂素娥:陈总是本地很有实力的人,所以以前有资本去大规模的收茶,玩茶。
  陈天福:其实那时候,自己也不懂,人家说什么好就买什么,现在是把兴趣当成自己的事业。做茶就需要这样,如果我把这个当成一门生意,其实说实话,还不如做橡胶呢!
 
  茶行业没有太多的标准,茶圈子也没有标准,对于信誉啊,契约精神啊都不讲究,所以,在前期坚持自己的想法,往往会很困惑。但最重要的还是在于坚持,我相信,古茶树的春天肯定是来了,因为所有体验过的茶友都会有良性的反馈,这一点很重要,茶是个体验性质的产品,客户体验好了,自然会购买,然后帮你做口碑传播。现在行业产品品质不稳定,茶友寻找好茶的意愿是一直存在的,所以坚守品质,最后终会被这些茶友找到你的。
  聂素娥:陈总以前是橡胶行业的巨头,其实我内心是非常希望有更多其他行业跨界过来的成功人士进入茶行业的。他们有雄厚的资金,有成熟的实业经营思维与经验,他们进来,对于我们普洱茶将会形成一股不可小觑的拉动性力量。我做茶以来,其实也走了不少弯路,十年前,也还是能收到好茶的,但以前资金不足,收点茶捉襟见肘的,这十年来,也是有很多辛酸的。
 
  周重林:对了,关于茶商茶友收茶,其实最近我们茶业复兴发布了一片文章,就是洪漠如写的那篇《“资源诅咒”焦虑里的茶叶“难民”》,我后来是建议难民头上那个双引号能圈大一点,“茶叶难民”其实是个专有名词,很多茶友都在反应,这篇文章写到他们心底里去了。
  茶友彭先生:其实我就是“茶叶难民”,我做茶交了很多学费,但我本人很喜欢普洱茶。跑茶山的事情,我原来其实也没有概念,外地茶和版纳茶究竟有什么不同。冒着生命危险,一路艰辛做出来普洱茶,值得我们珍惜每一片茶叶。
  聂素娥:有人认为一万一公斤的茶很贵,但是一百一包的烟更贵,换算到每泡,确实如此。其实等你真正到了茶山,大家可能就会感觉到,古树茶也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贵。眼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关注普洱茶了,也有资本大鳄开始在本地参与茶行业。我希望普洱茶能够健康发展,无论是新茶,还是在原产地建仓,保留下自己独有的味道。
  周重林:对,普洱茶的仓储很重要,其实很多爱茶人和从业多年的茶商,都有属于自己的仓储吨位,只是大家没有统计。我们正在策划,将来我们其实可以来搞一个仓储论坛,对比一下大家仓库里的宝贝。
 
  聂素娥:是的,我们每年新茶一出来,其实都会不自觉的入手很多货,看到好的,就想留。我们的现金都换成了茶,所以对于“茶叶难民”,我们是深有体会的。当然,像周老师这样的角色,其使命就是穿针引线,把当代做茶的人串起来。记录普洱茶的发展,提供一个平台,做一个见证者和记录者。对于一个老字号品牌来说,每一天都是全新的开始,每一步都尤为重要,守山,守茶,守初心,老字号的复兴我们一直在路上。
责编: yunhong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