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母树今犹在,气韵悠悠绵润长——2019年下关母树沱

  好茶应时节,锦上再添花。收到新茶网寄来的下关勐库母树沱茶,更为节日增添了一份喜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一茶在手,睹物怀古,饮水思源,如果不是先人引种母树,又哪会成就今日的名寨名茶。
 
  公元1485年(明成化21年),勐勐土司罕廷法从西双版纳带回200余粒茶籽,在丙岛村栽种茶树,成活150余株,这些茶树继续繁育并推广,勐库大叶种由此而来。日月流转,世事变迁,目前首批种植的茶树在冰岛老寨尚存三十余株,被人们称之为“母树”。冰岛古茶园是云南大叶种茶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云南大叶种之正宗”,现在勐库山头茶最火热的还是冰岛古树茶,冰岛老寨、南迫、坝歪、地界、糯伍五寨都属于冰岛茶区。
 
  回眸历史,沧海桑田,物竞天泽,先人已去,古树尚存,令人感慨。话不多说,烧水泡茶。
 
  一、包装及干茶
 
  打开包装,映入眼帘的是熟悉的“松鹤延年”图案,棉纸干燥,无印渍,整体包装简洁朴素。

  沱茶呈碗臼形,窝头状,沱型圆润规整,干茶外形条索粗大,芽头肥壮,褐黑的沱面上黄白色芽头点缀其间,表面压制网格丝纹明显。


  内票正面介绍了茶品的原料来源及产品品质特点。传统工艺,母树拼配是重点关键词。
  内票背面则是冰岛茶区村寨分布地形图。邦马山与马鞍山对峙,南勐河流经两山之间,形成“两山夹一河”,勐库人习惯以南勐河为界,将南勐河东边称为“东半山”,南勐河西边称为”西半山“。图中红圈或是原料采摘村组地点。
  沿背面沱边撬茶,茶沱十分紧结,下针困难,茶撬得比较细碎。
  称茶8克许,静置待泡。
  观察撬下的茶样,内面条索相对细碎,茶毫较多。细嗅干茶,香气淡雅纯正,花香混合蜜香。不轻浮,不沉闷。
  二、冲泡过程
 
  冲泡器具:选用150毫升盖碗,公道杯,品茗杯等。水是家用纯净水。沸水冲泡,洗茶润茶一遍。
  第一泡,茶汤呈明黄色,茶汤中略有悬浮物,应是茶毫绒毛所致,属正常现象。挂杯香比茶汤香浓郁,香型呈蜜香中带有明显的花香,入口较苦,但转瞬化开。涩味不显,生津较快,无烟杂味。
  第二泡,汤色亮黄,苦味转弱,茶水挂杯,茶味饱满厚重,回甘迅速,涩感不强,化得较快。
 
  第三泡,汤色黄明透亮,苦味继续减轻,两颊生津,汤汁较厚,香味已经充满上颚及鼻腔。吸口冷气,有淡淡的清凉感。茶气初显,后背开始微微发汗。
  三泡后叶底,厚实,活力十足。
 
  第四泡,茶汤入口已感觉不到苦涩,汤的浓稠度较高,含在口中有压舌的感觉,水路也比较细腻。额头开始发汗。
  第五泡,汤色透亮,十分迷人,回甘较好,整个口腔都能感受到甘甜。
 
  第六泡,汤质油润、厚重,滋味不减,双颊生津,回甘强烈,舌面犹如被一层薄膜覆盖,香气从舌根部向鼻腔充盈,非常好喝的一泡。
  六泡后的叶底,油亮舒展。
 
  第七泡,水路细,汤柔爽滑,不挂口,不挂喉。茶气凸显,全身发汗。
 
  第八泡,重新烧水,继续冲泡,茶味没有减弱,茶香略有衰减,呈一种线性的下降,没有突变的感觉。
  第九泡,加时闷泡,甜水,舌下生津较为持续。
 
  九泡后叶底,略显细碎,颜色欠匀。
  第十泡,汤色不减,滋味渐淡,汤中香味仍存。
 
  第十一泡,继续加时闷泡,汤色开始减弱,水中有甜。
 
  第十二泡,久闷一分钟,舌根部与上颚之间的香韵不散,果然是耐泡,预计15泡没问题。
  各泡茶汤取样对比,颜色均匀无突变。
 
  三、叶底观察
 
  十二泡后叶底,颜色呈暗绿色,不够均匀,拼配明显。
  用手揉捏,感觉有弹性,不粘手。
  梗多,芽头少,整体偏细碎,或许是撬茶的原因,也不排除撒面的可能。
  四、总结
 
  1、该茶是冰岛茶区古树拼配,含母树原料,但个人感觉配比不多;
 
  2、茶水香甜,茶气较足,茶韵有,但只停留在舌根部,深不至喉;
 
  3、全程无杂味,无烟味,有别于下关其他传统产品;
 
  4、2元左右的克价,属中端茶,现在就有不错的表现,后期转化更可期待,性价比较高;
 
  5、包装略显简单,茶沱压制偏紧,撬茶需要一定的技巧。
 
  能在祖国母亲生日之际,品饮母树茶,既是一种缘份,也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幸福。再次感谢“新茶网”给予这次参与品鉴的机会,祝新茶网人气越来越旺,越来越红火!
注:文中图片有所删减

作者:李凌

来源:新茶网

原文链接:https://www.xincha.com/paicha/reports/2433/
责编: yunhong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