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1金大益357克饼开汤品饮详细记录

  首先申明,我既不是大益粉,也不是大益黑,我甚至不是任何一家的粉或黑。
 
  喝茶几年,以普洱为主,生熟皆爱,手头存有二十多款共400多饼。追求性价比,中高端为主,少数低端,少数定制。喜欢的件入,部分提入,不熟悉的一般先散饼。
 
  每天喝茶,无茶不欢,经常是同时开好几款轮换着喝,试新茶时会做笔记(主要是之前受一茶学专业博士朋友的影响),自认为对普洱茶有初步的品鉴能力。
 
  大益茶,近两三年蹭过几款,觉得不值,因此极少买。之前唯一件入的是1601的陈香雅韵熟茶,很便宜,做手信用的,自己喝了不够半饼。
 
  1701金大益,算是近几年大益的大热门,清心已有多位茶友开汤,看帖子很有吸引力。鉴于家中之前暂未有大益的中高端产品,为免日后有遗珠之憾,因此也想件入,存着以后慢慢喝。
 
  为慎重起见,托相熟的茶友邮来一饼357克大饼,先试试,如满意,则趁早入手;如不满意,反正也就十张,不至于太过惋惜。
 
  昨天晚上邀请三位茶友一起开汤,只喝茶,不拍照,不做笔记。喝了六七泡的时候,其他三人催我换茶,颇感尴尬。
 
  还是为了慎重,今天上午我自己再次开汤,喝茶、做笔记、拍照,一个人完成,坚持到尾水。
 
  以下为个人品鉴记录,虽然尽量客观,但限于水平,如有错误或不周全之处,还望大家海涵为谢!
 
  一、包装:单层棉纸,背面包装为一把抓,防伪标签完好,打开有内票。


  二、饼型:饼型较规整,窝心中正,压制较紧,极少脱边。

看颜色为深褐色间有黄褐色,似是五六年以上的老料,条索不够粗壮,饼面可见少量黄片。
  三、味道:轻闻茶饼有淡淡烟味,有若隐若现的密香味。
  四、冲泡说明:白瓷盖碗、白瓷杯子、玻璃小公道杯、鼎湖山泉、全程沸水冲泡,以定点低注为主,中等水柱,秒表记录时间,出汤时不使用茶漏。

  五、醒茶:醒茶两次,第一次10秒出汤,开盖透气约10秒后再注水,第二次3秒出汤,公道杯中可见汤色橙红明亮,有茶毫悬浮于汤中。醒茶出汤时弥漫出较浓郁的烟味,烟味盖过香味。闻公道杯为浓郁烟味混淆着花香味,冷却时烟味比香味褪得快,冷杯有明显花香兼密香,但不持久。

  醒茶汤色
 
  六、冲泡:
 
  第1泡:7秒出汤。汤色橙红,稍有油光。烟味较浓,香气较烟味弱。茶汤入口有较轻的苦味,舌尖有两侧涩感明显;茶汤较饱满有冲击力,水路稍粗。有轻微回甘,喉咙感觉微甜。

  一泡汤色
 
  第2泡:7秒出汤。汤色橙红明亮。烟味入茶汤,有花香。轻咽茶汤时感觉到苦入喉咙,舌面涩感明显,舌尖有轻微麻感,但苦涩化开较快,喉咙有轻微甜润。冷杯有轻微花蜜香。
  二泡汤色
 
  第3泡:10秒出汤。苦味减轻,涩感仍明显,喉咙有坠感。甜度较前面两泡明显,但仍较弱。有轻微回甘,至今没有生津。
  三泡汤色
 
  第4泡:12秒出汤。汤色转淡,呈柠檬色;茶味转淡,苦味轻微、仍有较明显涩感,甜度稍加强。杯底有花蜜香,但香气不持久,温度降低后留香消失。

  四泡汤色
 
  第5泡:15秒出汤。汤色淡黄。入口苦轻微、涩仍有、甜稍显、回甘弱。
  五泡汤色
 
  第6泡:25秒出汤。汤色淡黄。入口仍有涩感,其它味道明显减弱,回甘弱。
  六泡汤色
 
  第7泡:35秒出汤。汤色淡黄。仍有轻微涩感和烟味,甜度与第5、6泡比无明显差异,但整体茶味已经较淡。
  七泡汤色
  一三五七汤色
 
  第8泡:50秒出汤。汤色淡黄。已无烟味,汤柔和、汤质已很薄、无苦、有淡淡的甜味、仍有涩感。喉咙有隐隐约约的清凉感,无回甘生津。此时闻公道杯仍有淡淡清香。
  八泡汤色
 
  第9泡:70秒出汤。茶味淡。

  九泡汤色
  第10泡:90秒出汤。茶味淡,淡蔗甜。
  十泡汤色
  十泡叶底
 
  第11泡:3分钟出汤。淡甜味。
  十一泡汤色与叶底。
  八九十十一泡汤色
  第12泡:5分钟出汤。淡淡的甜味。
  叶底
 
  总结:此茶前3泡表现最佳,各方面呈现出较好的协调感,口感饱满有冲击力,但水路不够细;第4泡起茶味和香气开始转淡,第4-7泡较前面1-3泡差距明显;第8泡以后,汤质已经很薄,只有甜度尚可;第12泡以后对于我来说已经基本没有品饮价值。整个品饮过程,涩感明显,回甘一般,生津不明显,体感不明显。
 
  看叶底,条索较碎(本次已经是很小心地拆下一整块冲泡的),条索细小者多,叶片不大。用手揉捏叶底,柔软度一般,也不够肥厚。
 
  以上是个人的品饮记录,仅代表个人的感知;各位茶友如有不同意见,敬请海涵。但茶友如需下手,敬请先试过为妥!
责编: 米渣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