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在马来西亚的发展状况

  萧慧娟简介:

  马来西亚国际茶文化协会理事长;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荣誉理事;

  马来西亚紫藤文化企业集团董事/茶艺总监

  知本家(以下简称知):萧老师您好,不知道在马来西亚普洱茶市场这十年来发展的又是怎样的情况呢?

  萧慧娟(以下简称萧):在东南亚、南洋地区很久以前基本上喝到得茶都是褐色、红色的,连绿茶也是红色的。

  知:这是什么原因,是茶叶不好吗?

  萧:对,那时候大多茶叶都是过期的,下等货,有的茶叶200克只要24块钱,很多茶叶都是从香港进货,等茶叶从生产地转到香港再转到马来西亚的茶庄时,茶叶都不太好了。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物流的发展茶叶市场供应的货品质量也提高了。

  知:除了货品质量提高了以外,还有其他的变化吗?

  萧:97年香港回归以后很多人移民,这些人就把自己多年的存货拿了出来,在这个时候市场上出现了一批很好的存货,这样是普洱茶市场的一个特点,因为普洱和其他茶叶不同它“越陈越香”,正因为它会升值,所以总会在一段时期内出现一小批的收藏品出市。

  知:那现在市场上普洱茶的销售情况如何?

  萧:和韩国市场不太一样,在马来西亚还是熟茶比较受欢迎。这可能和马来西亚人的饮食习惯有关吧,生茶得口感马来西亚的顾客不太喜欢,有的人喝生茶还会有“翻肚子”的症状,而熟茶比较温和对于顾客来说是“零压力”的状态,所以更多人会选择熟茶。

  可是从茶叶的进口来看呢,熟茶和生茶的比例几乎是相当的。这主要是因为买熟茶的客人基本是饮用,而买生茶的客人是用于收藏,也就是说,熟茶是消耗品,流通好。而生茶是储存品。有一定的过渡期,生茶慢慢会增值销量也会上去的。

  知:在马来西亚茶文化是怎样体现的呢?

  萧:大概在1987年的时候,那时候的老茶行是不买信息给顾客的。就是说茶叶的原产地今年产茶量、茶叶的品质好不好是不会告诉客人的,而且有的时候物流不便,没办法进到足够的普洱茶,茶行就会用六宝来代替,但他不会告诉你这不是普洱,这是六宝,只是会说这批茶要差一点。

  因为对于在马来西亚的很多人来说,喝不到家乡的茶就好像和家乡断了联系一样,所以即使和“替代的普洱”也是种安慰。所以在马来西亚喝茶更多的是寄托思乡的情感。

  知:内地的茶叶厂家有一种说法;海外市场其实并没有别人想象的那么赚钱,有的时候反而是卖的越多赔的越多,你怎么看待这种说法?

  萧:在马来西亚,客人消费一般都比较理性,他们不太像台湾的消费者能接受较高的茶价。马来西亚消费者的心理价格预期是比较低的,如果茶价上涨的过多,他们就不会购买了。但也有一部分茶叶发烧友是“追高不追低”,他们愿意买一些增值的、有前景的茶叶。

  但是毕竟普通的消费者才是主要的购买者,这部分客源是以走量为主的。所以当茶叶涨价时茶行并不敢涨价,这样消费者就会流失,当这种问题发生的时候就只能把难题转移给厂家了。厂家不愿意断了海外市场的销售渠道只能贴本卖茶给茶行,因为海外渠道一旦断了。客人改喝其他家的茶后厂家想再建渠道就难了,所以真的很感谢厂家在这种情况下贴本卖茶给茶行,当然这也就是为什么海外买茶会比国内便宜的原因。

  知:您个人对普洱茶有着怎样的情怀?

  萧:普洱茶是有很好的功效的,我个人也是很喜欢的,不过茶叶市场有自己的特点,当某种茶变成当下的议题时它就会很受追捧、很受欢迎,但是它的涨势也是分阶段性的。所以我比较认同区少梅教授的观点,每种茶都有自己的优点,普洱茶很好,但其他茶叶也有自己的优点。

  普洱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武王伐纣时代,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然而普洱茶的发展可谓是一波三折,从唐宋时期普洱茶初登舞台的光芒展露,到清末民初普洱茶的鼎盛繁荣,再到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整个茶市的萧条,直到近几年来再次掀起的普洱热潮,都不难发现普洱茶的整个兴衰史中总是夹杂着假货难辨,良莠不齐的现象。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普洱茶行业的发展,也影响着普洱茶品牌形象的提升。

  此次,在云南省政府和云南普洱茶协会秉着高度重视下,积极推进普洱茶健康、稳健的发展的理念中,开展了首届“云香杯”名优普洱茶评比活动将会为行业树立新的标杆。在政府、普洱茶协会、众多专家的共同努力下普洱茶的未来定有一番新的景象。 

责编: isundust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