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春大滇制茶日记之七:卖照片与卖基地

  2013年春大滇制茶日记之七:卖照片与卖基地

  从易武到勐海,从古六大茶山到新六大茶山,走访着一个寨子和另一个寨子,随手翻阅着一本又一本普洱茶杂志,看着各普洱茶公司的广告,听着本地茶农的讲述,突然觉得普洱的世界变得光怪陆离。

  每个名寨,都挂着无数初制所的招牌,每片古树茶地,都挂着某茶业公司基地,于是,我对主人说,那么,这些茶你不能卖了。你卖给我的又是什么茶?你怎么有权采这批茶地的茶?然而,主人却在说,这里只是挂一个牌而已,其实并没有在这里收茶。有的是出钱挂牌,有的是碍不过亲戚情面,只好随便挂在那里。茶还是自己自主采摘来卖。

  而杂志上,某公司的基地面积跨越了几乎所有茶区,每个茶区从几千亩到几万亩基地不等,累计数达到了近3万亩,如果再随意加上几个公司的数字,那么,这些数字远超过目前所拥有的古茶园总和。

  而以我的认知,除了极少部分,实际上,真正拥有管理权的,非常少。而管理茶园的艰辛,以大滇自己的实践,也非一般公司所能承受。

  公司行为,卖基地,是普洱茶目前的常态了。基地暗示了原料的正宗,让人联想翩翩,实际上,该公司并未承诺过收购了该地的原料。

  个人行为,卖照片。每年进入茶山的人群,拍下无数的照片,然后,暗示了自己出售的产品完全正宗,纯粹古树,甚至张冠李戴,把不同茶区的茶树搞混,用在产品上。

  这是一个游戏,逻辑上的游戏。对于制茶来说,纯料之纯,已经非常不易了。哪怕深入茶山数年,也不敢轻言百分之百纯。采摘这个环节,越了解你就越无奈。尤其对于高端古树茶,商家是纯粹的弱势群体,只能接受,没有任何反抗能力。纯不纯,只能依据当地采摘习惯。正常情况下下,除了单株茶,不同地区会有不同比例。这个比例相当离谱。目前公认商家最佳的控制方法是收鲜叶制作。而收鲜叶制作,以大滇多年制茶的人脉,也只能在部分地区实行且必须承担更高的成本。

  挂着基地的茶,真的是该公司收购了的吗?照片上的茶树,怎能保证一定跟茶饼一致?在各种茶王树下照一张相,并不代表真的收购了那里的茶。

  以上,回答了部分茶友问大滇为何不照相的缘故。有图有真相,固然重要。但大滇对茶树,已经审美疲劳,而且,与其花精力在照相上,不如用心挑选好原料。

  要照相,等夏天有空,大滇普洱夏令营的时候再说吧!文/大滇号

责编: ahao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