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地位及意义

  只要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到统筹规划、精心实施,坚持弘扬“和谐、发展”中国茶文化这一永恒精神,就一定能在不太长的时期内,实现我们的既定目标:中国不仅是世界茶文化大国,也是世界茶经济大国。

  为了更好地提升中国茶产业品位、加速推进发展中国茶叶经济,我们要从深刻理解茶文化建设丰富内涵着眼,弘扬中国茶文化精神,从而充分认识茶文化建设重大现实意义,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全方位地谋略茶叶经济前瞻性的战略发展思考。

  一、深刻理解茶文化的丰富内涵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茶树和饮茶的国家,也是茶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度。具有中国特色的茶文化,是世界茶文化历史瑰宝中光彩夺目的篇章。现在各国引种的茶树,栽培技术和茶叶制艺及饮茶习俗,茶礼、茶德、茶俗、茶风,莫不起源于我国。

  早在唐朝,我国“茶圣”陆羽,就在人文荟萃、山水清远的湖州,写下了弘扬天下的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奠定了我国作为世界集栽茶、饮茶、艺茶文化大国的历史性公认地位。在倡导“茶为国饮”、发展茶叶经济的实践中,我们要深刻理解和充分认识茶文化的丰富内涵。

  1、从历史上看,茶文化是茶栽培和饮茶、艺茶的有机整体

  我国是世界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最早栽培茶树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倡用茶饮的国家。在数千年的中国茶文化历史中,通过先辈的辛勤耕种和研发,涌现出如浙江龙井、江苏碧螺春、河南毛尖、福建武夷花、安徽祁红、云南普洱、四川沱茶、台湾乌龙茶、黄山毛峰这一串串宛如珍珠般光彩各异的我国名茶品种。这些名茶品种,不仅在我国具有巨大的营销市场,而且还远销世界市场。

  再从饮茶历史上看,我国古代在栽茶的同时,就形成了普遍饮茶、品茶、评茶系列的茶文化活动,不仅奠定了我国具有特色茶饮文化的多种饮茶习俗,而且除汉族外,各少数民族也绽放了丰富多彩的茶饮文化花朵,为我国茶文化宝库,增添了瑰丽的色彩。如云南白族的“三道茶”。

  2、从茶文化的核心看,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就是“和”字

  尤要指出的是,茶道是相对于茶艺表现形式的不同形态的一种精神产品,二者共同构成了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如果说“茶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的话,那么“茶道”则是茶艺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前者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后者则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通过心灵去体会的内在的表现形式。二者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剖析中国历史和现代茶学诸家的观点及见解,综合出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就是“和”字。

  “和”意味着天和、地和、人和。意味着宇宙万事万物的有机统一与和谐,并因此产生实现天人合一之后的和谐之美。“和”的内涵非常丰富,作为中国文化意识集中体现的“和”,主要包括着:和静、和敬、和俭、和气、和爱、和美、和谐、宽和、中和、和平、和缓等意义。一个“和”字,不但囊括了所有“敬”、“清”、“寂”、“廉”、“俭”、“美”、“乐”等意义,而且涉及天时、地利、人和许多层面,由此可认为“和睦清心”是茶文化的本质,也就是茶道的核心。

  总之,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是指导茶文化建设活动的最高原则。我们应该秉承茶道精神,来从事茶经济的活动。

  3、从现实看,茶文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理念发生深刻变化的象征,具有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随着科学的发展,我国茶叶品种不断继承和开发,在保持原有精品、名品的基础上,相继开发和大面积栽培了新一代名茶品种。如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发的“安吉白茶”,更为新一代茶品中的佼佼者。“安吉白茶”以其独特的白茸毛毫、鲜醇香味,丰富多样的氨基酸营养成份,荣登我国现今名茶宝座,并已声名世界市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城市旅游、乡村旅游和各种特色旅游业的兴起,以茶为中心媒介物的茶旅游、茶经济正在如火如荼,蓬勃发展。以茶乡生态为主题,形成考察、览胜和了解制茶工艺和茶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旅游线,深受中外人士的喜爱。凡到杭州旅游的中外人士,争相去梅家坞观看“龙井茶”祖地的风貌,更是为茶旅游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消费理念的更新升级,广大人民的饮茶品茶,不仅仅是满足一般生理意义上的解渴需求,而是融入了生活意义上的休闲、审美意义上的鉴赏需求,融入了现代消费者的“时尚、前卫”理念,提升了茶文化的品位,完善和丰富了二十一世纪中国茶文化的新格局、新内容,为世界茶文化的与时俱进、开拓发展,做出了我们卓越的贡献。

  茶道“和谐”精神是茶文化的深刻内涵,从茶文化的外载形式看,“茶为国饮”就是一种最恰当的表述和实践活动。为了实现这个理念,我们就要又好又快发展茶叶经济,使得有更广范围、更多数量不同肤色的人类,都能享用和品味。

  二、茶文化促进茶叶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历史悠久的“茶文化”,为“茶为国饮”奠定了经济发展的历史基础;而现今“茶文化”促进了我国茶叶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在满足人民生活消费需求、打造优秀文化旅游云产业方面,亦是一种客观实在的不可缺少的市场经济趋势。

  1、“茶为国饮”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茶文化的产业需求,正在不断趋向成熟。这种关系的表现特征,即是以“茶文化”为媒介,形成茶栽培、制茶工艺开发、茶饮、茶礼、茶仪、茶会等多种茶经济产业链,不断扩大中外市场占用额,不断提升品牌,拓展规模,在所在地已备具了相当的经济实力,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以“中国白茶之乡”的安吉为例。安吉不仅是名副其实的竹乡,而且也是闻名遐迩的茶乡。当地通过发现和推广白茶,带动了经济发展,并形成了一个产业规模。白茶,原生长于天目山北麓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之颠,仅此一丛野生。相传树龄已逾数百年。上世纪70年代末,经安吉茶叶科技人员发现后潜心研究,终获无性繁殖成功。到2008年止,白茶己发展到5万亩,形成白茶生产产业化和规模化,白茶已成为安吉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一大新兴的支柱产业。

  与此同时,为了弘扬茶文化,使安吉白茶发扬光大,安吉县已连续举办了多届“中国安吉白茶节”,节庆活动欢快明朗,富有茶乡韵味,进行茶艺表演,白茶仙子评选,白茶主题公园游园、白茶街开街和白茶村揭碑仪式。该县的白茶产业经济仍呈上升态势。这足以证明:一个新颖的白茶产业,牵动了一个成熟的产业基础,其渗透力是无限的,经济回报也是无限的。

  2、“茶为国饮”促进人民生活消费理念的时尚化

  目前,人民生活消费指数不断提高,生活需求量逐步上升,对茶文化的消费需求,在不同层次的消费人群中,呈现了不同的消费特征。细分这种市场,可概括为普通消费型、美容消费型、休闲消费型,社交消费型、保健消费型、学术消费型及外交消费型等。鉴于多种消费关系,就为我们拥有各种经济成份的茶饮经营者,拓展了施展才艺的空间,为经营构筑了各种不同的市场模式;为我们精心经营,也提供了丰富的创造力。

  3、“茶为国饮”促进优秀文化旅游大都市的国际化

  当前,我国各地正在建设文化经济大省、城市正在打造优秀旅游文化国际化大都市两张名片。目前茶叶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茶文化的提高,茶经济的发展,也同时促进了茶旅游业兴起和发展。由于中内外交流的频繁进行,内外部市埸环境条件的变化,由此更多地吸引了不同的消费群,从而引起新的消费形式的变革,或应运而生。当前,正在各大城市盛行的早中午茶和下午茶,正是“分时消费”和“茶餐结合”的一种典型形式。

  三、弘扬茶文化、发展茶经济的思考

  1、要充分树立挖掘中国“茶文化”的历史渊源,提炼中国“茶文化”精神核心理念的观点,用来指导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系,加快茶叶经济发展,显示“茶为国饮”重大现实意义。普及倡导“茶为国饮”重大现实意义的宣传,推进这一战略目标在茶叶经济发展中的实现。

  2、树立倡导“茶为国饮”发展茶业经济理念,解放思想,转变单一经营观念,探索和创建茶餐结合、分时消费等多种经营模式,满足中外市埸需求。

  3、编制“茶为国饮”、拓展茶叶经济的发展战略规划和分期实施年度计划方案。将发展战略规划和年度计划,列入当年或规划期同级政府财政预算,并确保实施。

  4、建立全国优质名茶开发基金。重点扶持和鼓励名茶生产基地,进一步发展优质名茶生产,为发展茶饮业,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优价、绿色环保的茶品。

  5、树立品牌理念,培育精品,定期举办“茶文化交流会”,弘扬中国名茶的特定理念,探讨经营模式,交流经营经验。

  6、定期举办“茶文化”论坛,宣弘学术观点探讨、产业发展研究等宣传和弘扬中国“茶文化”精神,交流茶经济、茶文化的经验,并作为中外“茶文化”交流的“桥梁”。

  7、征选和培育“茶文化”形象系列代言人,为宣传整个倡导活动,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服务。

  8、建立茶科研发展基金,鼓励科技人员培育新品种、优化历史名茶种,为发展茶饮业提供科技含量高、颇具市埸竞争力的新茶品。针对产地、本区域和全国三个不同产茶区域,分别建立名茶研发核心层、紧密层和联系层协作关系,促进名茶市埸开发。

  9、建造“茶文化”展示馆,作为“中国茶叶博物馆”的姐妹馆。可在馆内分别设立茶礼茶仪、茶俗茶风、茶艺茶会、茶道茶德等各个展示区域,向大众展示“茶文化”物质载体和内在精神的理念内涵。

  10、利用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契机,充分组织和精心编排“茶文化”专题节目,向世界昭示我们倡导国饮、发展茶经济的理念和决策及方略。

责编: cn6831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