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洱茶网讯:土林茶业古茶树认养报道

  二号古茶树认养仪式

古树茶认养

  老子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饮茶和人生一样,能说出来的,都已经俗了。金色的午后,当阳光斜打在湖面,走卖的小贩的自行车铃声悠扬地从耳边掠过,左手随意地翻着泛黄的老照片,右手捧着的却不是一杯浓浓的咖啡,而是一杯飘香的普洱。这点点滴滴都是时光的故事。怀旧是一种充满诗意的情怀,它让人享受宁静更觉悟人生,而生活的禅意在此刻了然于心却难以付诸笔墨,因为那一刻往往只是一霎那的感悟。

  然而,为什么呢?因为怀旧是一种情怀,然而情怀却是一种虚无。我们只有将那种感悟投诸于笔墨,将那种情怀付诸于实践之后,这种感悟和情怀才能真实地存在于这个世界,因为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俗不可耐的。所以我写下这些同样俗不可耐的文字,然而却不仅仅是为了记录一段生活感悟或者体验,而是为了保护一个被尘世遗忘的精灵——无量山古茶。

古树茶认养

  五号古茶树认养仪式

  无量山的普洱古茶树伫立在云深雾绕的深山千百余年,仍然保持着那一份处子般的宁静。无量山普洱古茶树枝盛叶茂,树干上长满了斑驳的青苔、寄生草。参天的古茶树如一个深邃的老者,“一夜听风雨,淡看江湖路。”无量山古茶大都至少生长了百年以上,有根部直径到61公分,树高8.1米,树冠宽3米的无量山茶树王闻名于世。茶树经过千百年的风雨侵蚀后,树体上呈现出弯弯曲曲、坑坑洼洼的皱纹。这些皱纹向周围异性树群体,向人们、向世界讲述着它的沧桑苦难;这些疙瘩皱纹,无不显示出它们千年来的艰辛经历。最能证明茶树千岁“资本”的就是长在它身上的疙瘩皱纹、青苔、寄生草。一般的茶树找不到寄生草的踪迹。非要在800年以上的老古茶树上才会有寄生物。

  无量山灿烂的茶文化与彝族文化一起,是无量山特色文化的证明。居住在无量山的彝人祖先,早在千年前便已经开始了其种茶、制茶、饮茶的历史。他们以茶而生,敬老如神,茶的基因已深深的渗入了彝族人民的血液之中,根深蒂固。而那些漫山生长着的古茶树,与他们而言早已超出了茶树本身的范畴,更多的是一种崇敬和依赖。他们崇敬这些古茶树,因为他们相信这些古茶树见证了彝人祖先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如何生生繁衍;他们依赖这些古茶树,因为千百年来,茶已经融进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一种心灵的,真实的图腾。

  然而,由于文革期间大量的古茶树遭到砍伐,无量山的古茶树数量早已不复昨日,仅存的茶树身上仍然残留着当年那场劫难的创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的运行,茶叶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升,因此对这些天然茶树的采摘也呈现出掠夺性性的态势,只重索取,不重保护,使得仅存的百余棵古茶树也变得更加的伤痕累累。虽然近几年古茶树保护意识开始苏醒,越来越多人工茶园相继开辟,使得古茶树也因此得以喘息。然而正是因为这些人工茶园的开辟,更让人们确信了古茶树无可取代而又无可再生的地位。因此,在保护古茶树的呼吁下,近年来普洱茶古茶树的认养活动进行开来。

  七号古茶树认养仪式

  用手抚摸这古茶树,似乎在倾听一段时光的低语。保护普洱古茶树不仅是满足一种怀旧的情怀,更多的却是一种责任感的召唤: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古茶树就犹如一位遗世独立的老人,在落寞的老年渴望着孩子们贴心的慰藉,因此认养普洱古茶树实则是一种赤子的虔诚,反哺生养我们民族精魂的母亲。前不久,正在昆明拍摄电视剧《挣脱》的著名影星张国立便在云南认养了一棵千年古茶树,成为了当地第一位古茶树认养者,张国立也从此种下了与普洱的不解情缘。其实古茶树的保护需要的不仅仅是这些名人效应,更多的还是我们普通人的加入。

  面对这些遗世的隐者,或许认养的行为本身便是俗化的表达,然而正如前文所说,“不可道”我们依旧要道,“不可名”我们还是要名,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一个俗不可耐的世界。既然大家都是俗人,那么不妨俗的高雅一点,认养一棵普洱古茶树,全一段自己的怀旧情怀,同时多一分的奉献,也多一份的感悟。

责编: isundust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