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早课】为何说班章为王、易武为后、曼松王子?

  老班章

  在普洱茶中历来被尊为“王者”、“茶王”、“班章王”等至高无上的美誉,老班章”名号历史悠久,无论是老班章茶、还是老班章村。始于1476年,老班章村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世界茶王之乡勐海县布朗山乡,全村117户人家,海拔1700米至1900米,年平均气温18.7℃,年均日照2088小时,年均降雨量1341~1540毫米,雾多是布朗山的特点,平均每年雾日107.5~160.2天。

  布朗山最著名的是老班章茶,其产地位处布朗山深处,靠近中缅边境,地处偏远,交通艰难。那里有乔木茶地4700亩,布朗茶山名声卓著,是云南也是世界古茶园保存得最多的地区之一。

  布朗山乡包括班章、老曼峨、曼新龙等村寨,其中,最古老的老曼峨村寨已有1400年历史。老班章究竟有多少棵大叶种古茶树呢?据老班章村民小组2007年统计老班章现有:100年以上的有78555棵,200年以上有70886棵,500年以上的有37076棵,800年以上的有9412棵。布朗族世世代代生息在这里。布朗族因此被称为茶艺始祖,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制作和饮用茶叶的民族。

  老班章村所在地,原生态植被多样性文化保存完好,土壤有机质丰富,日照足、云雾浓、湿度大,特别适合古茶树的生长,自古以来,老班章村民沿用传统古法人工养护古茶树,遵循民风手工采摘鲜叶,土办法:日光晒青,时至今日,老班章普洱茶是云南省境内少有不使用化肥、农药等无机物,是纯天然、无污染、原生态的茶叶产地。老班章茶是50-60年代毛主席喝过云南少数民族代表敬献的茶

  老班章茶

  一、野生野放,茶质较重、茶性强,入口苦,但迅速回甘,茶气饱满强劲,有独特的香气。

  二、老班章茶的特点

  茶友归纳的班章茶的特点如下:

  老班章”号称茶王,讲究所谓的茶气,纯正血统的老班章茶气是中茶气最足的一款茶品,其特点是:茶的苦味、涩味最重,回甘效果持久、汤色鲜亮、叶底柔软。

  (一)外观:条索粗壮、显毫,色泽油亮,除芽头显白毫外,芽叶色泽墨绿,油亮;

  (二)汤色:不同年份的有不同的变化,新茶汤色清亮,存放过程中逐步发生变化,存放三年的老班章茶汤色已呈黄亮、油亮。且茶汤稠而厚。

  (三)香气:香气下沉,暗香突出,新茶明香更显,1至4年的香型总体呈花蜜香型,兰香感明显,且杯底留香。

  (四)滋味:班章茶,茶气足,滋味厚重、浓强、霸道茶汤口感饱满,分布均匀,生津快,回甘长,很有厚度和刚度,入口即能明显感觉到茶汤的劲度和力度。苦涩味很协调,化得快,只停留在口腔上颚,至舌底、喉部一带时,已明显转化为甘味。正所谓初饮如关西大汉,弹铁琵琶,唱大江东去,风骨刚健,气势雄浑!回味则如西楚霸王携手虞美人,满腹刚强化为绕指柔情,那刚中之柔,强中之媚,越发令人倍觉亲切,弥足珍贵。老班章茶是普洱茶的王中之王,一般而言,只须在茶叶中拼配少许班章茶,则可大幅提升茶叶滋味,是最优质的普洱茶原料,但因产量极小而一饼难求。

  (五)叶底:叶片相对细长,也有呈椭圆形的;叶片柔韧,厚实;颜色比较均一,叶片上毫毛明显。

  老班章茶的特点粗看就是一个苦字。中华民族吃苦耐劳,所以我们特别喜欢味苦的茶。但这个苦如果不舒服,那么就白苦了,苦就要所谓苦尽甘来,所以老班章回甘极好,加之汤色一来就纯黄,茶汤在嘴里酽厚顺滑。

  老班章茶较苦涩,回甘快、生津强,汤色桔黄透亮。味重汁浓,苦尽甘来;回味澎湃香气独特,有梅子香、花蜜香、兰香,杯底留香持久、悠长是很多中外客商和普洱茶爱好者梦寐以求的收藏佳品。荡气回肠,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霸王项羽"气吞山河,剑舞云霄。为获得最正宗的老班章古树茶,庆沣祥茶料师长年驻守老班章寨,监护茶树生长,不断改进制茶技术,所制老班章正山古树春茶饼,白毫显著,叶芽肥壮,是绝佳的收藏品。

  易武正山

  易武茶区的易武古茶山,系古六大茶山中茶园面积最大、产量最大的茶山。易武古茶山、古镇,曾是"镇越县"府所在地,植茶制茶易茶历史悠久,尤其在清朝后期成为了六大茶山中最热闹繁华的茶马古镇和茶叶加工、集散中心。据史料已载,清嘉庆、道光年间,易武山每年产干茶70000余担。所产普洱茶就源源不断地由骡马队运出,经普洱、到下关、过丽江、进四川,到达康藏地区,部分运销印度、尼泊尔等国。易武古茶山海拔656-2023米之间。海拔差异大,形成了立体型气候,具有温湿、温暖型两种气候特点,不同的小区气候条件造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易武山高雾重,土地肥沃,温热多雨,热量丰富,雨量充沛。茶区土壤,在热带亚热带季雨林成土条件下,由紫色岩和沙岩母岩上风化发育而成,主要为砖红壤、赤红壤、黄壤。各地土质呈微酸性反应,pH值在4.6-6.5之间。土壤养分积累快,分解利用快,土壤有机质含量4.6%以上,腐殖质厚5厘米以上。

  易武茶是最好的普洱茶.以温润柔雅蜜香回甘著称,又以清朝贡茶中最昂贵的顶级茶叶,价等黄金而名重天下.清朝早期,清政府云贵总督鄂尔泰在云南设立普洱府下设茶叶局,通过考察比较,认为易武百里正山的海拔,空气,温度,湿度,土壤等地质环境是种植茶叶最合适的.于是,在把易武原有的数百年的古乔木茶树保护起来,列为贡茶,仅供皇宫品茗外,还召集顶级茶农和茶叶专家到易武种植普洱茶树.形成"十万茶农进易武的壮举"(引自云南小学选读教材:云南历史名镇<易武>).

  当时,易武茶年年岁贡,进贡之余,由于山高路远,比贡茶稍微劣等茶叶全部拉到当时的"普洱"这个地方交易,故而老百姓称之为:普洱茶.当时的普洱茶既稀少珍贵,养生功效卓著,也是贵族身份的象征,在民间茶馆茶店的售价高昂,价等黄金.甚至有一段时间出现各地提前预订,提前到普洱等待,客商互相竟价的局面.每年产茶时节,普洱茶交易火暴到方圆五百里无客栈不满的兴盛局面.

  由于普洱茶价值高昂,清政府还严格控制易武茶,列其为对三品以上的,立功官员的奖励,以及与外国邦交的最高级别国礼之一.造成"后宫限供,大臣难得,明间价等黄金"的局面.

  云南以及外地客商看到普洱茶的高额利润空间,纷纷来到云南西双版纳,在易武周围的山上开始种植普洱茶获利.

  清朝后期,国家分裂,国力衰弱,政府动荡,普洱茶停贡,普洱茶和当地茶山茶商从此走向没落.

  一直到近几年,台湾,香港,日本等外商不断挖掘历史,多次到云南寻访,普洱茶才重现生机.

  2006年,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指导和组织易武乡的茶农,成立了云南易武正山茶叶有限公司,把普洱茶的传统制作工艺保护起来,并在政府的带领和支持下,代表云南参加奥运会,世博会,不断把普洱茶发扬光大.

  易武古镇是茶马古道的源头。“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易武是历史上有名的六大茶山之一,生产的普洱茶远销中国西藏、东南亚等地。为运送贡茶及大宗茶叶、货物、人员来往方便,在道光年间由地方集资投劳,从易武起修筑2-3米宽,240余公里长的青石板茶马古道。每逢产茶旺季,外来购茶、运茶人数达万人,真可谓是商贾云集、骡马塞途。明清时期,这里商贾云集、热闹非凡,如今依然保持着种茶、采茶、制茶的传统。

  易武茶山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东部,距西双版纳州州府景洪市110公里,历史上因出产清朝皇帝饮用贡茶,而闻名于世。其出产弘普号易武普洱茶茶味醇厚甘甜、回味悠久、水性细腻。

  易武刮风寨:是“易武茶区”中的顶级古树茶,通过2008年以来老茶的变化验证,可以证明其后期陈化之王。刮风寨的气韵,高香,回甜,代表了生茶的所有优点。更为可贵的是每一泡的优雅之韵让茶友入醉,后期变化之后能体会到越陈越香的魅力!

  麻易武麻黑:黑村隶属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县易武乡麻黑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东北边,距离易武乡9千米,是麻黑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4.96平方千米,海拔1,331米,年平均气温17℃,年降水量1,950毫米,适宜种植粮食、茶叶等农作物。有耕地2,013亩,其中人均耕地7.19亩;有林地1,213亩。

  曼松

  西双版纳勐腊县倚邦古茶山是普洱茶的重要产地,曼松的古树茶做的曼松贡茶也是普洱茶中的佼佼者。韩国茶人金容纹有幸云南古茶山亲历记之二清代皇家贡茶曼松茶。

  品种:曼松贡茶成熟叶片叶脉8对,是标准的中叶种。

  工艺:大多数家庭都只有几两,最多一家有四公斤。制作都很精细,没有炒糊的。由于太少,所以用家里的锅炒,有时会有点杂味。

  曼松茶:“倚邦本地茶叶以曼松茶味最好,有吃曼松看倚邦之说。”;“皇帝指定五大茶山中的曼松茶叶为贡茶,其他寨茶叶概不要。曼松茶叶质厚味美,其味甘香可口,饮后神志清醒,所以其他茶山的茶农,均得出钱购买曼松茶叶上献皇帝。”;“倚邦贡茶:历史上皇帝令茶山要向朝廷纳一项茶叶,称之贡茶。年约百担之多,都全靠人背马驮运至昆明……史上昆明市设有曼松茶铺号,其价值比一般的高,故贡茶指名全要曼松茶,各山茶民均得出款统一购卖曼松茶叶交纳上贡,造成五山茶民的很大负担。”(《版纳文史资料选辑》4,第45页)

  个人觉得曼松贡茶最大的特点是甜润,喝的时候口里很甜,喉头很甜,象喝蜂蜜水,茶气很足又暖,只要喝一点点,身体就会发热,是其它茶山远远比不上的,真正的皇家的味道出来的。

  泪水的甜度:象蜂蜜水一样甜的曼松贡茶并没有给曼松的村民带来蜜一样的幸福,清代末期,由于贡茶任务太紧,约300担(皇室的100担,和其它各级官吏索要的200担),合现在9吨多,以曼松王子山方圆8公里的面积实在难于承受,所以茶农把大多数茶树砍掉、烧掉,有的家族就此逃难,再也没有回到曼松村。1942年,已经十分嬴弱的倚邦再遭厄运,攸乐山的攸乐起义攻进了倚邦,战火将倚邦烧了三天三夜,几百年筑就的古镇,无数精美的建筑全部化为灰烬。这场劫难使倚邦元气散尽,无法再振,几百户人家迁移他乡,空凉的倚邦在大山深处渐渐被人们遗忘。几十年过去了,至今倚邦已仅有30来户人家,大多为茶商的后裔,他们守护着祖宗的茶园不愿离去。(曼松是倚邦古茶山的一个村)喝着极甜的曼松贡茶,心里全是泪水。

  曼松原属倚邦区第一乡辖区内,历史上,有曼松老寨,居住着香唐族,善种茶,由于曼松茶的品质好,被列为贡茶,“年解贡茶100担”,曾因贡茶而名,声誉远播,,新寨海拔900米,有山民32户170多人,主要是香唐族,是七年前从曼松老寨搬下来。

  道光年间的《普洱府志》记载,从雍正十三年(1735年)开始普洱茶由倚邦土千总(曹当斋以后为土把总)负责采办,倚邦的曼松茶被指定为皇帝的专茶。

  出于对清代皇家贡茶的极度好奇,2006、2009、2010,三年我都到曼松实地考察。下面是我的亲历。

  风俗:曼松的主要民族是彝族的香唐族,与其它古茶山的茶农热情接待客人不同,曼松当地人不熟的客人来了会紧张,不太习惯与外面的人打交道。四川、石屏人的后裔较多,孩子们很聪明,是我去过的茶山里最爱读书的。

  现状和变迁:06年去的时候,曼松还没有电,现在有电,只是村长家有一台卫星电视。05年的时候,广东老板租了曼松村的大部分土地使用权30年、种茶树、种橡胶。当时每家收入3-5万元,之后由于没有多少土地,也就没有多少收入,现在曼松村民过得不是很好。据当地人说,曼松超过一百年的古茶树不超过70棵,产量极少,09年春我在曼松时,古树春茶产量是15公斤,10年古树春茶是17公斤,当地价格是每公斤2000-3000元。由于曼松的古树茶原料价格很贵、产量又低,而且属于在森林中野放生长没人看管,曼松村的村民谁都可以采,所以,曼松村的村民除家里人外即使是亲戚、邻居也不会告诉古树茶在哪里,曼松的村民不会带外面的人去看曼松古茶树,也不允许其它寨的人来采。。曼松古树茶,现在的问题是过度采,10年早春采死四棵,晚春采死一棵,照这样的趋势,五年之后,曼松贡茶可能要进入历史的记忆。

责编: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