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普洱茶品鉴之路:“粗鄙化”和“装端拿”之外

重构普洱茶品鉴之路:“粗鄙化”和“装端拿”之外
  今天再来谈谈品鉴。
 
  茶这个行业的核心在于哪里?那要看靠什么赋予茶价值,同样是一片叶子,有的数万一斤,有的十元一斤,差异在哪里?当然这里面有包装,文化等等因素,但其中的核心还是品鉴。品鉴赋予茶的内在价值,再与文化和商业渠道作用,决定了一款茶的市场。如果仅仅靠包装和渠道,或许短期可以大卖,但是没有延续性。
 
  品鉴虽然如此重要,但实际上却是我们关注的很不够的领域。最一开始,因为我们几十年自戕文化的历史背景,品鉴上乏善可陈。当然也不能说完全空白,毕竟还有一些工业化的评审标准。我们尊重这些标准,但这种评审是配合工业化生产与市场营销的,不建议学茶人从这里入手,除非你想在大的工业化茶企做个技术员。当然未来当市场普遍的品鉴能力上升之后,这种评审也会向茶人的品鉴靠拢。
 
  台湾人的到来,给大陆人上了一课,原来品茶还有这么多门道,生津回甘不说,还有韵味和茶气,太神奇了。有的人负气的反对,认为茶是农产品,不可以这样玩。其实这个世界,文化让东西好玩,本身就是生产力,社会越发展这种趋势越明显,越早明白越好,免得被别人玩死。
 
  在发展的过程中,品鉴当中出现了两种较为极端的方式。一种是粗鄙化的品鉴:认为控制水温,手法等等都无必要,泡必用沸水,言必称霸气,如同以辣度来评判美食,谈不出任何内容。大家可能觉得这有点夸张,实际上并不夸张,我们说真正的老班章和老曼娥的确是有内涵的茶。但大的市场对布朗山的概念,往往是出于这种粗鄙化的评判,这直接导致缅甸苦茶的价格逐年上涨,只是因为掺入一些,就会让茶显得更“霸气”。
 
  另一种极端的方式有人称之为“装、端、拿”,看似很有文化,但并无内容,做气氛是高手,茶则不敢恭维。建立了很多莫名其妙的规矩,你若深究,便是不懂了。学茶人要是入了这一道,比粗鄙化更加麻烦,粗鄙的人总可以文化之,若是自认为有文化,那就难办了。
 
  其实,相比较于其他成熟的品鉴市场,普洱茶的品鉴还是比较初级的。当然除了粗鄙化之外,这里面也有中国文化特点的因素,比如有些台湾茶人,可以把一款茶说得意蕴丰富,这是非常有价值的,但总体来说缺少可以把握的参考点,听起来很美,但是除了少数会心者,别人体会不到。这些可以作为品鉴的升级版,我们仍然需要一些具体的参数。
 
  当然我们现在有香气,生津,回甘,甜度,汤感,茶气等等参考点,这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框架。虽然在实践中,这些参考点大家运用的还不太够,但毕竟给了我们讨论的基础。其实,这些还是不够的,因为对一款茶的感受不是简单的因素的罗列,而是综合的体验,近年有人提出“山韵”以及“回韵”的概念,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尝试,试图来解决这一问题。茗寿堂在这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未来还会有很多其他的尝试,其中有些会留下了,为未来的品鉴者所熟知。
 
  如果我们看葡萄酒品鉴的发展历程,会给我们很多启发。为什么我一直在提普洱茶的品种问题,因为这是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上个世纪上半叶,你问波尔多的酒厂老板,你这都用了什么品种,他也一样发蒙,他们压根说不上来葡萄叫什么名字。70年代,罗伯特帕克给葡萄酒评分的时候,很多人讪笑,这哥们是不是脑子进水了?可是后来帕克一句话就足以掀动巨大的市场波澜。很多概念是随着市场兴起而为大家所接受的,并不是一开始就很明确的。有时间会专门整理一下这方面的资料。
 
  也许现在很多人看我的文章,会质疑这种普洱茶的“先知”式的论断。但我却相信这是一条必然的路径。并不是我能预知未来,而是中产阶级的兴起引发的巨大的文化生活的需求,会为我们周边的生活带来很多改变,普洱茶的深入品鉴只是其中之一。
 
责编: yunhong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