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名山茶的归宿在哪里?

  原标题:少点“智商税”,少点“逼格税”,名山茶的归宿在哪里?
 
  名山茶已经成为茶企的标配或刚需。
 
  这条铁律,已经在很多篇文章中提到过,最重要的原因是:能走货!
 
  但市场上两种名山茶卖的尤其好,表现为两极分化:一是顶级化,二是底层化。
 
  顶层化的特点是价格上不封顶,某某名山头春,千年古树纯料乱入,大师亲手炒制,限量几饼;
 
  底层化的特点是价格下不见底,仍然是名山古树、大师亲制;
 
  而两者其实都经不住推敲,前者收的是“逼格税”,后者收的是“智商税”。
  价格顶层化的名山茶,毕竟山头茶里排的上号的名山,也没有几颗千年古树,就算有,也已经受保护了,根本不可能获得采摘权,就算保护性采摘,那你也喝不到,另外某某茶,大师亲手制已经被吐槽的体无完肤,此处不过多赘述。
 
  底层化的名山茶,我们可以来算一笔账,拔高一点,不用9块9包邮了,用99包邮一饼357克的茶,那这款名山茶的成品价格就在277元/公斤左右,据小编所知,就算今年山头茶受疫情影响,价格有所下降,但也没有原料低于500元/斤的古树茶,何况是名山古树,更何况是名山古树的成品!
 
  看到这种现象,小编从来都是本着“不刻意评价,不恶意诋毁”的态度,毕竟在商言商,打开门做生意,买贵茶买便宜茶,只要有人买,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无所谓,但作为品牌,应该有拥有最起码的底线!
 
  回归正题,如果将名山茶的消费消费比作一个金字塔,那顶层和底层都有了,中间是什么呢?是品质化。确切的说,是“品牌+品质”的名山!
 
  不同于底层化只是借名山的壳,也不同于顶层化过分夸大名山的名,中间的品质化既有名山之名,又有名山茶的的质量,也就是大名山茶区的茶!
 
-01-
 
为什么品质化道路很难?
 
  首先,品质的目的是为赋能品牌,品牌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持续性增长。
 
  顶层化的名山茶运作方式很容易见到天花板,毕竟名山古纯的产量仍然很小,要做到持续性增长很难;底层化的名山茶运作方式则很容易崩,随着消费者对于名山茶的认知和品饮水平的提升,这条路很难走下去;
 
  其次,做品牌本身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相比于顶层化和底层化的来钱快,做品牌是个漫长而艰难的事情,做茶本身需要较高的原料成本,而品牌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到营销、运营、技术投入等成本。
 
  一款超高品质和超高辨识度的单品的诞生,背后需要的投入和周期是不可估量的,譬如古域的传世冰岛。传世冰岛的原料里写了这样一句话:精选冰岛五寨大古树茶精心调配。
 
  那想要做好传世冰岛,就要先掌握冰岛五寨内的优质资源;然后是构建品控管理体系,严苛完善的品控管理才能为原料和工艺把关;最难的技术手段莫过于五寨原料的调配,调配出成品后要考虑精致、包装的设计、营销、物流,直到传世冰岛这款茶递到消费者的茶杯中。
 
  这是一条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啊!
 
  最后,大名山茶区的茶入行门槛高,品质化的产品定价无优势。
-02-
 
回归到“品牌+品质”才是未来名山茶的趋势
 
  虽然很难,但这是趋势。
 
  一味的走高端路线,不仅不能带来品牌持续性增长,而且随着源头和终端的信息越来越对称,会大大压缩品牌利润;
 
  一味的走低端路线,必然难以满足消费者对于品质的需求。
 
  所以在未来,“品牌+品质”才是名山茶的出路!
 
  一方面,在“千亿云茶”的大发展战略下,茶行业面临规范化、品牌化到规模化的升级,而顶层化的名山茶虽有品质,但规模太小,很难形成超大体量;底层化的名山茶虽有体量,也成规模,但品质很难提升;
 
  随着消费的升级,茶产业的升级,单点的名山名寨很难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名山范围要扩张,从之前单个的名山到大名山产区,这是趋势。
 
  对大众而言要好喝,要适口才是最重要的。要想成为大众消费得起的大品牌就必须要走“品牌+品质”这条路。
 
  选取大名山茶区的原料来保证原料质量,以品牌来构建产品的品控管理,辨识度以及内容输出,才是做大做强名山茶的唯一选择!
 
  注:内容来源网茶会习茶社,作者古域,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责编: 墨墨001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