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碎银子”之争,龙园茶业应感谢质疑者

  当有一天,有人质疑你,那么恭喜你——你或许是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或许是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反正,能被人质疑,并引起一定的反响,证明你已经有了被质疑的资本。
 
  近日,一篇《茶界天坑“碎银子”,智商税的收割机》,对近年来颇有些名气的叫“碎银子”(大号为“茶化石”,小号为“碎银子”)的普洱茶提出质疑,引起了茶界一阵骚动。
  一直以来,网络上只要敢于高举“揭短”、“打假”、“真相”等旗帜,对那些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和产品进行“明怼”的,都会在网上引起关注,博得眼球,这样的文章,无论是否客观,是否严谨,是否违规,阅读量轻松上10万+的,所以,让很多公众号作者,或者醉心于“让自己火”的人,动不动就开战、开怼。
 
  其实,是真正的科学“打假”,还是有个人目的或喜好的“怼”,大家一看便知。
 
  题目夸张可以理解,文章必须以标题博眼球,这本身就是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作者开篇列出“碎银子”的百科描述,并说以此断言是企业编造欺骗。其实,懂行的人应该都清楚,百度百科,并不是百度编辑的,也不一定是企业自己编辑的,当然也不排除企业自己编辑。于是我特意进入“碎银子”的百度词条查看了一下,编辑参与者有好几人,并没有明显看到是龙园茶业自己编辑的证明。
  相反,几名编辑者都不是仅仅创建了“碎银子”或者龙园号产品词条的人。其中有两名,一名“累计贡献28006个词条”,另一名“累计贡献264个词条”。这两个人喜不喜欢、了不了解普洱茶或者“碎银子”我们不得而知,但一定是喜欢或者专门为百度百科编辑词条的。
 
  当然,这个词条的参考信息,是不是与龙园茶业有关,这个目前我不得而知。但凭百度百科词条描述就说企业自己编造谎言,确实不够客观,有失公允。
 
  而且有意思的是,我查看的百度百科“碎银子”词条,并没有该文所写“其百科的介绍完全照搬了‘碎银子’厂家的产品介绍,其产品选材、工艺、研制、产量、品质仅仅只是厂家自圆其说的宣传”所指的内容。
 
  我也懒得去龙园茶业的官网看他们的宣传,因为现在去看他们随时可以自己修改的宣传内容,同样缺乏说服力。
 
  我看这篇文章,最让我觉得有话要说的,其实是作者几处自相矛盾又自以为是的定论。文中多次使用肯定性的语句,如“事实上,碎银子并非自然结块,再加上‘抛光’一词让人喝了恶心”;再如“‘碎银子’官网所示仿品、伪劣产品,不过就是抛光或‘打蜡’不如龙园号打的亮”;还有“‘粉末’究竟是何方‘圣物’?我想未必是‘外力加压结块’如此简单”;再有“更令人气愤的是,区区边角料、废料,竟能卖至天价”、还有“因为‘碎银子’(茶化石)的原料实际上是茶灰茶末,难免异味杂陈”……
 
  这些是“怼”的部分,从外形的打磨,到用词是否符合作者口味;从内在用料,到个别网友的言论……我看到的更多是个人喜欢、情绪,而没有丝毫客观和有依据的定论。
 
  其实,我觉得全文有一句话,作者说的是很客观的,是“至于产品的制作过程,是否添加粘合剂是否对人体有害,不去其生产车间细细打量一番还真不能说个一二。”
 
  问题是作者去看了么?他自己在文中也交代了,并没有。只是说“西双版纳的茶友林子说曾有一次路过厂区,闻到浓烈的糯米香,好奇心驱使他想进去探个究竟,结果被充满敌意的守卫拒之门外,令人更加怀疑。”
 
  看到这个描述,我真的忍俊不禁。因为不让一个随便路过,有点好奇心的人进去车间看个究竟,就招致了如此非议?保安不让进车间,就是“充满敌意”;不让“一个路人”看到加工流程,就是“令人更加怀疑”,就是“掖着多少不可告人的秘密”?
 
  换个角度,如果是在一个路人都随便能进入的车间加工饮用产品,又能符合相关的安全卫生规定?大家又会放心买么?
 
  该文的可笑之处,说道“碎银子”的味道,引用了一个西双版纳的茶友霜子的说法:
 
  “因为糯米香味比较畅销,我喝过糯米香味的茶,一开始也想卖此类的茶,所以反复试了茶。发现市场上的‘碎银子’都差不多一个味道。勐海厂家的批发价100多元/公斤,分散进入市场,价格各异。龙园号‘碎银子’188元×2在天猫旗舰店售价1000+,‘茶化石’卖880元,我从未见识过能将垃圾卖这么高天价的,佩服!”
  就算真有这个茶友,那作为公众号作者,你是不是应该有点调查和判断力。照这个逻辑,平时我们喝到的矿泉水,味道都差不多,凭啥有的卖1.5元一瓶,有的要卖十几、二十几元一瓶?
 
  至于文章还有说“碎银子”糯米香味道的,“多食多饮糯米香叶会导致胃部痉挛,这是有科学依据的”。糯米香跟普洱茶的结合在云南已有多年的历史,而且是否安全,早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
 
  更暴露作者面目的,是这句话:“我从来对‘碎银子’的糯米香味保持警惕与怀疑,它甚至不是来自天然糯米香叶,极有可能是添加剂。因为‘碎银子’(茶化石)的原料实际上是茶灰茶末,难免异味杂陈。”结合全文,言外之音很明显,虽然我没调查过,我没有权威结论,但是你是“碎银子”,你是“老茶头”创新研发而来,所以我就要怀疑你,就要“怼你”!
 
  该文还提到让我也觉得有点兴趣的话题,也是比较敏感的一个话题,就是作者引用了一个“‘碎银子’研究颇深的茶行业资深人士陈总”的“原话”,大意是说“碎银子”添加“缓凝剂”。
 
  这可不是一个普通的普洱茶好坏的问题了。弄不好是一个法律层面的问题。也不知道这个向做“碎银子”厂家推销“缓凝剂”的老板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向一个对“碎银子”如此痛恨的公众号作者,推销这种一旦查实有可能让他坐牢的东西。
  当然,有没有真的添加,我也很关心,我也买和喝茶化石,甚至有点喜欢,但无法判断。我喜欢普洱茶,也对“小青柑”、“茶化石”、“碎银子”这类敢于创新和突破的企业表示认同,甚至赞许,但前提必须是,这些企业以对万千普洱茶茶友健康,和对普洱茶行业良性发展负责为原则。
 
  总结该文对“碎银子”的质疑,无论如何自相矛盾、自带情绪、自带定论,无论如何说材料、工艺、口感,都没有实质的证据和说明,引用所谓的“层出不穷”的不满,举例也要么是个别茶友,要么是道听途说。其实真的不值一驳。
 
  面对这次质疑,我想龙园茶业一定会对大众、顾客及广大关心的茶友,拿出相关的这些证明材料出来。但我建议龙园茶业,除了常规的发声明、帖证书等常规操作,还可以组织一次“碎银子”自助品鉴大会,在众目睽睽之下,请相关部门和媒体监督和参与,用公开的结果来回应质疑。
 
  最后,我还要吐槽一下该文作者,自诩“茶行业独立批评者”,可据我了解,其不但对外宣称喜欢某些普洱茶,好像自己也做普洱茶呀,这能成为“独立”的批评者么?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该文作者还怼过小青柑!结合本文的这句话:
 
  “继小青柑之后,戊戌年的年货、伴手礼就属‘碎银子’最为畅销。倘若朋友购买了这等“毒物”,恰巧被我碰上,我告诉他赶紧丢进垃圾桶。”
 
  我真的想不明白,从2014年上市至今,没见到打什么广告,作者也认为卖的这么好,难道是这些买家都不懂茶?如果真如作者所说,“垃圾”、“茶末”、“杂质”、“缓凝剂”……,喝了各种不适,甚至立马呕吐这些状况层出不穷,那么到现在没有被大量举报和查封,就真的天理难容了!
 
  说到这里,我突然就想起老家的一句老话:“有些人,就是见不得别人好!”
 
  而对被质疑的龙园茶业,如果你们确实是规范研发,好好做普洱茶,那么我想送你们一句易中天被质疑时说的话:
 
  “完全不被影响是不可能的。但是我由衷地感谢自我上《百家讲坛》以来,批评我、围剿我的那些网友和媒体,如果没有他们这么严格的要求,我也许就膨胀了、完蛋了,今天就不会站在这里。”
 
  现在做事不易,不论个人,还是企业,且行且珍惜!
责编: 吉星坦罗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