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茶之都”纪行之冰岛五寨(冰岛、地界、南迫、糯伍、坝歪)

  图为:南迫古寨历史悠久,有一些老屋颇具风格,在建筑学上也会有借鉴价值
 
  上接《“红茶之都”纪行之临沧双江勐库冰岛》一文。19日上午,记者在去冰岛路上,路过茶神庙时,听到一种熟悉而又陌生的昆虫在路边的树上短促地叫着。勐库镇宣传委员铁绍华说,这是知了在叫。为什么跟北方的很不一样呢?昆虫也说方言吗?铁绍华说:我们这里知了有好多种,叫声都不一样。
 
  冰岛只有一个,而南迫村有两个
 
  昨天,我们已经讲了冰岛是由冰岛、地界、南迫、糯伍、坝歪五个寨子(自然村)组成,冰岛、地界、南迫在西半山,糯伍、坝歪在东半山。
 
  今天我们要去的南迫村最靠北边。经过大路边一个新的建筑群时,李文华说这是新的南迫村。但我们的车子继续向前行驶,进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小路。路正在修,极不好走。好在司机和大吉普给力,在经过泥泞处时,车子有一刻直打滑,有些陆地行船的味道。
  图为:简易的茶亭是南迫人品茶待客的地方。环亭四望皆山也,可以想见南迫村民的生活是有自己格调的
 
  终于,我们在路的尽头停了下来。李文华说:这里就是南迫村的原址,或者叫最古老的南迫村吧。南迫村有两处,为什么?就算是地广人稀、土地资源丰富,也不可能这样任性吧?嗯,这里面一定有故事!
 
  红土高原的参天古柏,莫非玩了穿越?
 
  南迫老寨有一种非凡的气场。如果说冰岛像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的话,南迫就像是一个神秘高龄的祭司。来到这里最先进入视线的不是茶树,而是两株气势雍容的参天古树,在冰岛根本没有这样的高度。第一棵大树就让我惊叫起来:这不是柏树吗?
  图为:800岁的古柏树,默默守着脚下的土地。你是怕南迫人迷失了故乡吗?
 
  同行的双江朋友可能不知道我这个北方佬对柏树的记忆和认知。柏树一般都与皇家、与祭祀建筑联系在一起。比如在北京天坛的那些都有编号和身份证的古柏;我还想起了我的家乡河南嵩山嵩阳书院的两株汉柏,还被汉武帝封为“大将军”。
 
  南迫村头路边高坡上的这棵古柏一成人两抱粗,枝繁叶茂,直插云天。怎么看怎么跟云南本土的植物风格不一样。莫非是从嵩阳书院走平行宇宙穿越而来?
  图为:南迫古寨的另一位老人,800岁的古榕树
 
  赵国海是双江县茶叶技术推广站的专家,在冰岛就给我讲了植物学的很多“人生第一课”,让我这个文科生大开眼界。他说:这肯定不是本地的植物,应该是人工栽培的。果然我在双江县委县政府编印的《印象双江》中找到了印证。书上说南迫村是纯拉祜族的古老村寨,迄今已经有800多年历史。据寨子里的老人讲:此寨是由一个名叫厄莎扎科的人创建的。创寨时他带领族人在寨子进出口的高坡上栽了一棵柏树、一棵榕树。从这两棵古树的树龄推断,这段历史至少有八百年。
 
  李文华说南迫村有72户人家,由于这里交通极其不便,村民生活贫困。政府就在2012年对他们实施了“搬迁扶贫”,将村子整体移出大山。然而现在已经有20多户人家又搬回了老寨子,就成了南迫村有两个的现状。村民为什么要搬回来呢?
  图为:“拉祜王子”讲自己的故事,后面是大吉普司机偷空休息补充体力
 
  拉祜王子和老村长的回归故事
 
  罗扎克今年45岁,因为给自己的茶注册了“拉祜王子”的商标,大家都叫他王子。“拉祜王子”讲自己的故事,后面是大吉普司机偷空休息补充体力。
 
  王子是最早回归老寨子的人。他说自己在2012年下山,在山下新址住了8个月就选择了回来。因为他的茶树都在这里。现在他家有300多棵古树,还有中小茶树100多亩。南迫的茶赶不上冰岛,但从2007年以后开始涨价,是越来越值钱的茶树促成了回归。他的古树茶茶青能卖到一公斤3000元,现在他每年稳赚十几二十万。
  图为:拉祜王子晒茶的地方,没有茶时就晒苞谷
 
  当了十几年村长的罗正明也回归了。现在他家的400多棵古茶树、110亩茶园每年能给他创造20多万元的收入。他说,过去茶叶不值钱,背着一篓子茶叶走几十里路到勐库镇去卖,所得茶钱往往还不够这一路上的花费。如今不同了,茶叶给了他们稳定的高收入,他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实现了富裕之后,还是想回到交通和生活并不方便的老寨子。
 
  拉祜人过去没有文字,但民族记忆却很绵长
 
  从老村长罗正明身上,我还看到了南迫人回归祖居地的愿望,来自经济自由,还来自心灵世界的追求。李文华也是拉祜族。他说拉祜人是猎虎的民族,虽然建国前没有自己的文字,但参天古树纪录了我们的历史,我们更加珍惜历史的遗存和民族的心灵史。
 
  刚一进村子,老村长就带我来到一处竹栏围着的一个几米见方的地方。他说这里是南迫古寨过去的祖宗神庙,文革时被拆毁掉了。从他沉重的语气里,你可以听到失望和不甘。
  图为:老村长边讲村民归来的故事,边抽水烟筒,其实抽的是卷烟。
 
  在南迫的两棵古树跟前,几百年悠悠岁月不留一丝痕迹,但代代相传的拉祜人却把每一处祖居之地都在心里刻下深深的印记。李文华说,拉祜人是古代羌人的后裔,来自青海;在云南,南迫老寨是拉祜人祖居之地,也是流散的分离之地。在云南南边的版纳还有个拉祜族聚居地,他们经过多年追寻,最终确认是从南迫迁出去开枝散叶的,因此还曾回到这两棵古树前寻根祭祖。
 
  五年前迁出南迫老寨的70多户人家,如今已经有20多户回归。在经济问题解决后,守护和建设祖居之地,是对拉祜南迁兄弟的交代,更是对自己心灵的一种养护。
  图为:赵国海与铁绍华一起算茶花的瓣,说这是判断野生茶的验方。一般野茶树花瓣都多达十几片
 
  图为:记者登上南迫古茶树外面的脚手架,近距离观察古茶树的花、果、叶。听同行的赵国海说,这是茶树主人的创举,既保护,又便于采摘和维护
 
  乡村振兴,从经济到文化的必由之路
 
  南迫村民回归的故事,是一个新时代扶贫、发展的故事,也是一个茶业经济蓬勃发展的故事,更是一个拉祜民族从物质到精神、从经济到文化的追求故事。
 
  听李文华介绍,县里面已经在着手对南迫村未来发展做重新的规划和设计。未来,凝结在南迫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民族记忆,都将会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妥善的安放,历史的复苏、文化的自信会在新的茶旅发展中得到强化,并助推经济社会的发展。
  图为:古茶树是宝,一个民族的历史也要精心呵护
 
  据说,当年南迫村整体搬迁,有扶贫的原因,也有整体集中建设,更加经济合算的考虑。从南迫村离开时,遇到两个小伙子吃力地抬着一台柴油发电机往自家的茶叶初制所走,说是要发电加工茶叶。当年这里交通不便,一直没有通电。如今,即使没有电,人们也愿意回来,住在这里,改变这里……
 
  快出村口时,看到一家新的初制所正在大兴土木、加紧施工。它好像在提醒我:这一切的改变,这个故事的导演,叫做“茶”!
 
责编: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