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疆说普洱:100年的干仓老茶是如何制造的?

  
 
  “干仓茶表面油光,茶底干净”,如果我们看到这段表述,会认为这都是为消费者好。但是,事实不是是如此呢?
 
  问题在于,到底有没有干仓这种仓呢?
 
  按照台湾出版的茶书介绍,仓储环境的湿度大于80%就是湿仓,反之,就是干仓。事实上,粤港台三地的春夏秋三季的湿度都大于80%,也就是说,粤港台三地就是天然的“大湿仓”。
  往前倒推50年、100年,那个时代没有抽湿机,那些台湾茶书上介绍的100年干仓老茶又是如何造出来的呢?
 
  2008年4月我到版纳、普洱走访市场,了解思茅和勐海两地的茶厂及茶商。在思茅是由普洱市技术监督局的魏刚局长接待,在勐海是县茶办的于文平主任接待。当时的产业极度低迷,由于当地政府的出面,茶厂的老板们都说实话,厂里面车间、仓库也随便参观。我留心看了看众多厂家商家的仓库,既没有看到所谓的干仓,也没有看到所谓的湿仓。
 
  2010年7月,我陪云南普洱茶集团的郑炳基董事长去看广州、东莞的市场,一路有普洱茶的超级大商家陪同,我看了看他们的仓库,也同样没有发现所谓的干仓、湿仓。
 
  但是,市场的反应却是实实在在的,88青的推广就是靠刻意强调的“干仓存放88青饼”的概念。
 
  那么,干仓到底是什么呢?
 
  有人说干仓是干净通风的仓。这显然是不符合当初制作干仓理论的言论,也完全没有道理,普洱茶的转化,一定温度、一定湿度的介入是必然的。现在昆明市场上存放10多年接近20年的茶饼非常多,开汤出来,第一汤色几乎无变化,第二,普洱老茶要求的“滑感”全无。这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干仓说的失败。
 
  但是,市场就这样硬生生把干仓这个概念确立了。
 
  有一次,我同一个茶学院研究茶叶的副教授喝茶,他冲口而出:“干仓茶好”,这让我万分惊讶,一个茶学教授居然把民间的不确定的一个概念,作为审评茶叶好坏的标准?
 
  如果是一个茶商,我觉得不奇怪,茶商总要跟着市场走,但是,一个带研究生的专家也如此评茶?看来,干仓、湿仓的理论的确是深入人心。
 
  有一次同云南民族茶文化研究会的陈正荣秘书长喝茶时,也聊到同样的话题。我说了一件事。2010年4月我到北京开一个茶叶会议,会后有个业界权威约我去一家新开的名为普洱老茶博物馆的茶庄喝茶,我进去就发现茶庄打着堆头在卖号称1970年代的7542,2300元一片。仔细查看干茶样,发现大部分都已经碳化。闻着有强烈的刺鼻霉味,冲泡后叶底发粘稀烂,明显是刻意高温高湿,快速做仓做出来的产品。按照所谓的干仓湿仓分类法,这是属于湿仓仓,但是,商家同样号称是纯干仓老茶。
 
  我解释到恶意的高温高湿,那是做假,而市场对于干仓、湿仓的理解是作为仓储的标准,这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仓储的终极要求必然是——品质需求,而绝不是用毫不靠谱的所谓“干仓、湿仓”来界定普洱茶的好坏。
 
  制造出干仓理论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大家都说老茶来源于香港,那么,香港都是“大湿仓”了,别的香港茶商就都是湿仓茶,只剩我独家销售“干仓茶”。
 
  正是这些模糊的理论指导下,各种各样的概念横飞,大家都抬出了各自的理论,干仓、湿仓、入仓、未入仓、大马仓、肇庆仓、北美仓。
  在各种貌似合理的仓储理论下,掩盖的就是各家要主推的茶品。而从没有人思考过这一套理论包裹的是什么东西。
 
  邹家驹在《姚记存茶》一文曾经提到过姚姓茶商存茶的情况:“姚老头在香港有十多个存茶地点,他或租或买,全部是大楼的地层。仓里各类新老茶叶混杂堆放,从地到顶,见缝插针,堆得满满的,只有屁股大个地方周转。库房里没有圣书上说的缸罐器皿,没有空调更没有除湿机,一切依自然而自然。”
 
  当然,随着普洱茶的流行,仓储加工技术越来越受到茶界的重视,现在的仓储水平与原有的仓储水平已不可同日而语,关于仓储的发展,我会在以后的文字中慢慢道来。
         购买地址:http://www.chawo.com/item-103010.html
责编: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