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迈山台地茶的“生态稀疏留养”

  2004年起,古树茶的价值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台地茶就从过去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香饽饽越来越不为人所待见。而事实上,台地茶只是种在台地上的茶,本身不是一种价值判断。台地茶之所以名声臭,是因为过去追求丰产,密植,用化肥农药催,过度人工干预。台地茶通过生态、有机改造,也可升级成生态台地茶、有机台地茶。台地,仅指开地埂台种茶而已,至于好不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采用哪套种植管护模式:是片面追求高产与卖相的,还是搞生态、有机,甚至模拟古茶树生长环境的。古树茶资源有限,云南种植面积最大的还是台地茶,涉及到无数茶农的直接收益,怎样为其提质增效,景迈山早在2007年就创造性地在探索“模拟古茶树生长环境,搞生态稀疏留养”,并于2010年大规模推广,从而掀起了云南台地茶改造的革命,造福全省数百万茶农。
  景迈、芒景早在1993年规模化种植3000多亩台地茶,加上周边的惠民茶场台地茶园,到2010年景迈山上的台地茶已达近2万亩。这些台地茶都是古树籽种实生苗,如果采取生态茶园改造的方式,其品质和卖价都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2007年政府进行稀疏留养(采用古茶树放养方式,并种植覆阴树,恢复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将台地茶树养高养大)的尝试,就是从景迈山本土茶企长宝茶厂的茶园基地做试点开始的。2010年3月,普洱市计划对景迈山的2万亩台地茶园进行整体生态改造,大力推行稀疏留养,即将密植的台地茶园。
 
  通过每米砍去几棵留下一棵的形式转换成类似古茶树种植模式的茶园。2010年,玉苏在景迈山古茶树最多的一个寨子——景迈大寨当队长。她要抓的工作是,带领乡亲们砍90年代种的台地茶,即那片倾洒着自己青春热血的茶园。好好的茶树砍了,乡亲们想不通,茶园改造工作阻力空前,“大寨的台地改生态茶,就是我在抓,县市工作组都进来做老百姓思想工作。茶地原来1米间距长有6株茶树,现在要砍掉5株只保留1株。这样做会导致产量减得厉害,茶农接受不了,他们天天来我家哭,说‘要到我家采古茶,弥补损失’。现在茶价好了,我说你们还哭不哭,他们都笑了。当时,改造一亩地补300元,施工队与老百姓各一半。最开始老百姓不理解,我带党员、干部先砍。”
 
  景迈山的老百姓是最朴实的,他们算不来三五年之后的生态账,政府就先送来了一个弥补短期损失的“大礼包”,即安排肩负普洱市茶产业升级使命的国资委旗下的龙头茶企——天下普洱茶国公司大量收“政治任务茶”。天下普洱茶国董事长包忠华说:“开始推动生态茶园改造(稀疏留养)这项工作难度很大,因为稀疏留养后茶叶产量要减少三分之一,很多茶农不愿意。
  当时景迈山的古树茶价格跌落到每公斤160~180元,台地茶每公斤不到30元。为了提升打造景迈山知名度,申报景迈山世界文化遗产项目,上级同意对景迈山计划稀疏留养的5000亩台地茶每亩补助300元,乡里组织专业队砍茶树,有部分茶农还阻止砍。同时承诺由天下普洱茶国公司按每公斤200元收购景迈山古树茶,收购任务100吨。当时普洱市天下普洱茶国公司刚刚成立,缺人缺资金,就委托市茶业局负责收茶工作,因为高于市场价,结果收了125吨毛茶,公司向银行、财政、国土等部门筹借2500万元支付茶叶款。这批‘政治任务茶’是政府为稳定与扶持景迈山茶业,推进稀疏留养工作,送给当地的一个大礼包。”
 
  2011年由于景迈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推进,景迈山茶的知名度越来越得到茶界的认可,同时普洱茶市场开始回暖,景迈山古树茶涨到每公斤400多元,生态茶涨到每公斤80多元,但台地茶也就每公斤30多元。稀疏留养给茶农带来了摸得着、看得到的利好,2012~2013年在政府没有任何补助情况下,茶农主动把其余1万多亩台地茶全部进行稀疏留养。2014年景迈山古树茶价格涨到每公斤800~1000元、生态茶每公斤200~300元的历史之最。
责编: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