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东莞“藏茶之都”,讨论茶叶“东莞仓贮”标准化

  素有“藏茶之都”称谓的东莞,民间庞大的老茶存量早已令外界瞠目。本届东莞两会,有关东莞藏茶的话题再度引发代表、委员们的关注。市政协委员梁海潜的提案《打造东莞“藏茶之都”,推动民间财富保值增值》,更是希望能将“东莞仓贮”标准化,并申请为地域商标,使东莞成为名副其实的“藏茶之都”。
 
  “东莞仓”标准,说说容易实施难
 
  去年10月,市政协委员在对东莞茶叶行业调研时发现,民间仓贮各自为阵,缺乏一套科学、有效的存茶标准,希望能够协调质监、食品安监、农业科学研究中心或其他民间茶叶分析检测机构,对东莞存茶进行分析,获取科学数据和方法,总结茶叶仓贮的特点和陈化规律,尽快建立“东莞仓”标准。
 
  “建立一套科学的仓贮标准,涉及到气候条件、环境、设施、茶类、茶品理化指标等等方方面面,说说容易实施难。”市政协委员梁海潜表示,袁宝成市长上次对政协的调研报告做出批示后,相关部门曾开过几次碰头会,一时间好像无从下手,“个人认为,需要有个具备公信力的第三方平台来运作这件事,先将几个现有的茶仓作为示范仓”。
 
  梁海潜认为,政府需要做的是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及民间组织,促成“东莞仓”标准的成型,尽快打响“藏茶之都”名号。他建议,推动“东莞仓贮”标准化,并将其申请为地域商标,让东莞的藏茶获得一个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显著标志,并且由政府部门授于一批符合标准的茶仓为“东莞仓”,以此作为东莞“藏茶之都”的基础。其次,建立“东莞藏茶博物馆”,让东莞的藏茶有一个长期对外展示的窗口。同时,组织东莞藏家抱团到外地参展,打通老茶流向市场的渠道。
 
  出路:“当务之急是做好体验消费”
 
  当前,茶市行情低迷,面对东莞民间巨大的老茶库存,建立“东莞仓”标准与打通老茶销售渠道哪个更是燃眉之急?
 
  “仓是空的概念,茶才是实实在在的。与其死抱着仓贮,不如及早行动,尽快打通老茶北上的通路。”德一茶业负责人高进文表示,以往的代理商靠配额赚差价的做法已经行不通,必须主动转型为渠道商,才有可能求得生存。对于众多藏家来说,茶好不好卖,最终要靠品质说话,“仓贮主义”是舍本逐末,并不能解决销售问题,“如果哪个茶仓建立了一套所谓的标准,肯定会成为千夫所指的对象。”
 
  高进文认为,目前市场上并不缺产品、消费者,精准的销售通道才是未来茶市最具价值的部分,“我们搜集老茶完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喝茶的很少会关注茶品来自于哪个仓。没有好的茶底,进什么仓都无意义。”
 
  高进文表示,通过这几年北上推介老茶发现,东莞藏家当务之急是利用合适的平台做好体验消费,政府部门、民间组织多搞一些老茶交流活动,让有需求的消费者喝到东莞的老茶,建立对“东莞藏茶”的整体印象,“现在北方的藏家越来越多,等几年后人家的茶放老了,东莞的老茶再去攻这个市场就非常难了。”
 
  “藏茶大户”拟建企业标准
 
  “名声在外的东莞需要一个‘样板仓’,天得茶仓已经迈出了第一步。”昨日,东莞市人大代表、被称为“中国藏茶第一人”的蔡金华向南都记者透露,目前正与相关部门合作,加紧草拟天得茶业的仓贮标准体系。
 
  去年以来,全国各地慕名到天得茶仓参观的藏家、合作商络绎不绝,最多一天要接待8、9拨客人。蔡金华表示,仓贮作为普洱茶、黑茶后发酵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套科学的标准体系势在必行。东莞的藏家大都比较低调,愿意开仓给人看的并不多。有了企业标准,对平台的后续发展意义深远。
 
  [声音]
 
  卢树勋(东莞茶协会长):“东莞藏茶”要走出去,就要设法吸引更多外地茶友“走进来”,打响“东莞仓”区域品牌是一个有效的手段。
 
  陈健成(七彩云南东莞经销商):无论新茶、老茶,找到适合品牌定位的消费者比什么都重要。“仓贮标准”是手段,不是目的。
 
  谭文辉(龙门茶仓总经理):“东莞仓”虽不能与好茶画等号,但可以作为众多藏家的一张共同名片,外出推介形成一股合力,把东莞民间藏茶更好地推向终端。
责编: 深水鱼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