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军:普洱茶的科学发展

  茶产业发展是个长期的过程,要避免大起大落、热情忽高忽低。那样的话,既会伤害产业,又会伤害茶农的积极性,普洱茶的产业历程可见一斑。近年来,云南省普洱市政府花了很多精力,投入很大资金来发展茶产业,让当地茶企致富、茶农致富,使产业走出低谷,得到复苏,创2011年茶叶产值36.4亿历史新高。日前,记者就普洱市究竟在茶产业这条路上作了哪些探索,怎样科学发展普洱茶产业等,采访了云南省普洱市副市长盛军。

  记者:普洱市茶产业是怎样走出低谷的,突破口在哪里?

  盛军:在2008年普洱茶产业低迷时,就普洱茶产业如何发展,我们市委市政府专门开了个务虚会,时间长达3天。就普洱茶下一步怎么走达成了共识,就是应该走科技创新之路。

  为什么要提出科技创新呢?当时考虑:我们云南这样大的茶叶面积,这样大的茶叶产量,处在茶叶初加工阶段,如果不提高附加值,没有利润,企业就不愿意介入。没有企业介入,就不能实现标准化、工业化、科学化的发展。所以,普洱市就非常巧妙地运用科技创新这根杠杆来撬动普洱茶产业。当年政府就拿出数百万元来搞科技创新,引导企业走科技创新之路。

  记者:具体措施有哪些呢?

  盛军:茶流传这么多年,除了文化和口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功效。在宣传茶的功效上,普洱茶为其他茶作了一个示范。云南省政府拿出6000多万,普洱市政府拿出1000多万,来做普洱茶的功效的研究,做茶产业的整合和引导。有了研究成果,及时开新闻发布会,用数据说话,科学地引导和进行科学的宣传,让大家理解放心。同时也针对产业存在的潜在危机,进行科学攻关。采取科学措施,预防可能出现的潜在危险。比如针对农残,当时普洱市政府认为茶叶发展的最大瓶颈有几个,其中质量安全问题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也是一个消费者非常关心的问题。于是,在2009年出台政策,市委书记、市长和各县委书记、县长签订协议,来改造生态茶园,在茶园里种树种草种花。

  记者:为什么要在茶园里种树种花草,其意义何在?

  盛军:我们知道,只要是单一的树种,一定要长虫,这是生物规律。改造后的茶园,有了生物多样性,相匹相配,有虫子就会有蜻蜓,也就会有蜘蛛有鸟,形成一个生物链。通过这样的生态链改造,从根本上解决不上农药化肥的问题。 

责编: isundust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