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州古茶树古茶园资源普查报告:三

  3、土壤基本情况

  西双版纳地区属西南热带及亚热带山原,处于横断山系的怒山和无量山山脉之南延山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区无高山,主要为山原构造侵蚀脊状,浑园状中山、低山、丘陵、褶断山间盆地,谷旁河湖倾斜平原,呈阶梯状岭谷湘间的地貌结构。

  (一)、土壤类型

  砖红壤分布于8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面积4488287亩,占土地总面积15.65%,以景洪、勐腊两县面积最大。景洪、勐龙、勐罕、勐腊、勐捧、勐满、勐润、尚勇、勐仑、勐醒、打洛、勐养等乡镇坝区边缘一带,以及境内的澜沧江、打洛江、罗梭江等水系沿岸都属于砖红壤地区。年平均气温20.2-21.7℃,绝对最高温41℃,出现在景洪;年降水1200-1600毫米;相对湿度大于83%。PH4.50-5.50,有机质3-5%,自然肥力高,土壤疏松,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酸性强,缺磷,水热条件优厚,地势一般较缓。主要植物有热带雨林、次生林、棕榈科植物以及橡胶、咖啡、可可、热带水果、茶叶类等。农物以水稻为主,其次是花生、黄豆等,年可2-3熟。

  赤红壤是间于砖红壤与红壤之间的过渡类型土壤。赤红壤属于地带性土壤,分布在海拔800-1500米的低山地带、或中低山(浅切割)盆地丘陵区。面积17520824亩,占土地面积61.08%,是州内面积最大的土壤类型,勐腊居首位,勐海其次,景洪最少,面积较多的易武、象明、瑶区、关累、勐仑、尚勇、西定、巴达、布朗山、格朗河、勐宋、基诺、勐养等乡镇。赤红壤地带年平均气温18.1-20.2℃,绝对最高温38℃,绝对最低温-5.8℃,年降水量1300-1700毫米,相对湿度大于81%。主要植物以山毛榉科、山茶科、樟科、木兰科、蔷薇科为主,绝大部分是常绿树种,落叶树种不多,也有雨林树种,但长势已经不旺。草本植物有野古草、棕叶芦等。热带和亚热带过渡型类型的植物较多。栽培植物有茶叶、柑桔、巴蕉、甘蔗、旱稻、玉米、黄豆、花生等。

  红壤分布在海拔1500-2100米的中山山地,面积2460051亩,占土地总面积8.58%。其中勐海县面积最大,占红壤土类的73.82%,勐海县的几个山区乡镇如勐宋、布朗山、格朗和、西定、巴达、勐海面积最大,其次是景洪的勐旺、小街、勐龙、勐腊的易武、象明、瑶区、勐仑等乡镇。一般都分布在大山的中上部位。红壤多发生于亚热带生物气候条件下,年平均气温小于17℃,年降水量1700-2000毫米,相对湿度81%以上。主要植物有水冬瓜、桦竹、山毛榉科常绿阔叶落叶林;经济作物主要有茶叶、甘蔗、中亚热带水果桃、李、梨;农作物有稻谷、玉米、洋芋、麦、蚕豆、碗豆等。

  黄壤分布在勐海县,海拔1600-2100米之间,基本上与红壤处于在同一高度带内,面积425642亩,占土地总面积1.48%。勐宋、勐混、巴达、布朗山、勐满等乡镇的黄壤地带,年平均气温15-17℃,远低于砖红壤和赤红壤带,绝对最低气温低于-10℃。年降雨量是州内最多的地区,达1640-2400毫米,雨量超出坝区域34%以上,年平均湿度81%左右。主要代表植物与红壤区基本类似,有桦竹、水冬瓜林、山毛榉科常绿阔叶落林、湿生的苔鲜植物繁盛,经济作物有茶叶、甘蔗和桃、李、梨温带水果等,农作物有粮食、洋芋、麦、蚕豆、豌豆等。

  黄棕壤分布在勐海县海拔2100-2429.5米地带,在黄壤之上,面积25260亩,占土地总面积0.09%。气候近似黄壤区,不同的是,气温和热量更低,湿度明显增大,主要是由于在西双版纳之巅,处于迎风迎雨条件的缘故。植被与黄壤区近似,湿生植物更发达。PH5.0-5.3,土壤有机质含量很高,浸染土体深,其他速效性养分含量亦很丰富,速效性磷明显下移。

  紫色土类分布在海拔500-2000米左右的中低山丘陵和山地,属于岩性土。分布范围跨砖红壤、赤红壤、红壤等三地带,其中以赤红壤带内分布最多。面积2183851亩,占土地总面积7.61%。景洪市居首位,占全州紫色土类面积44%。澜沧江以北的普文、景糯、勐养、基诺、勐旺、勐罕等乡镇均有紫色土分布,其次是勐腊的象明、易武、瑶区等乡镇,面积93万余亩,最少是勐海县,仅27万余亩,分布在勐满、西定、勐遮等乡镇。酸性紫色土中97.39%是自然土,植被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也有针阔叶混交林、次生林,稀树草地和草地。其中大部分土壤PH4.80-5.70。
 

责编: isundust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