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精英制茶,看茶企未来式,破普洱新格局

  精英是一个时代文化风尚的引领者,更是一代青年的向往。所谓的“精英阶层”,其特点在于: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善于学习,富有钻研精神;对生活品质有较高的追求;有一定的财富积累和社会地位;有相对广泛的人脉圈等等。而中国社会的精英阶层也在不断扩大中,他们中的一部分也一度是普洱茶的“铁杆粉丝”,甚至在普洱茶小小的圈子里掀起过不少风潮。如今他们之中也不乏投身普洱茶行业者。他们最初都是怀着浓厚的个人兴趣,一旦被普洱茶的魅力深深吸引之后,就很容易专注于普洱茶,重视专业化团队的打造和品牌化的运营模式。在制茶方面,严格把控原料品质和制作工艺;在产品的宣传推广方面非常重视文化包装;会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审美取向都融入到品牌文化中。精英制茶让普洱茶逐渐摆脱了过去落后的小农经济的生产经营格局,在全新的视域里获得发展。
 
  精英制茶,破开普洱新格局
 
  以精英阶层为主导的茶企正在迅速深入云南普洱茶产区,尤其是优质古树茶的产区,古树茶的生态价值在他们之中获得了最大的尊重与推崇。古树茶市场的火热,一方面是对稀缺资源的争夺,另一方面则是在精英阶层的参与下,让古树茶无论从制茶工艺还是品牌包装,都得到了质的提升。普洱茶摆脱了过去粗枝大叶、简陋粗糙的形象,华丽变身为时尚精美,充满现代元素的形象。在精英阶层的推动下,逐渐将部分古树普洱茶推向了高端市场,甚至是奢侈品市场。
 
  较早定位高端市场,把普洱茶按照奢侈品的标准来打造的茶企,“巅茶”首当其冲。据笔者所知,“巅茶”主创团队正是不折不扣的精英阶层。2006年,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因为痴迷普洱茶、崇尚自然、敢于冒险、热衷越野而聚在一起,他们开着车深入云南大山深处的古茶山,原本只是想找寻自己心仪的普洱茶。直到2010年5月,“巅茶茶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最初几个热爱普洱茶的茶友,转变成了专业的团队;由最初的“爱茶,学茶,玩茶”的单纯爱好,到打造高端茶叶品牌,现在他们已经在经营着自己的梦想了。“巅茶”的历程也是如今一些新晋茶企的缩影,只是“巅茶”走得更早一些,定位更精准一些。
 
  当业界“古树茶”的概念还没有那么盛行的时候,“巅茶”就已经将制茶的目标锁定在了古树茶上,选料的标准也是日趋苛刻:茶树生长环境必须远离任何污染源,海拔在1500米以上,树龄在300年以上的古树春茶。选料苛刻,工艺同样苛刻,采摘、萎调、杀青、摊凉、揉捻、晾晒都有严格的“巅式标准”。当业界开始流行起古树纯料茶的概念,一窝蜂将名山头的名字印在包装上的时候,“巅茶”却钻研起了古树拼配技术,让每一款茶都跳出了模糊的山头味道,而是带有极具“巅茶”风格的滋味和精髓。当业界还在延续普洱茶的传统包装时,“巅茶”产品包装却走上了艺术创意之路,充分运用“DC”这个时尚化的LOGO,突破传统理念,大胆采用时尚、现代甚至是跨界的设计元素,还有少许借鉴国外大品牌风格,另类的包装不仅让人过目难忘,更让“巅茶”在短时间内得到一个高端小众群体的欣赏与共鸣。
 
  最初,笔者也是被“巅茶”别具一格的包装吸引,而持续关注该企业的。欣赏“巅茶”的产品包装和每一款茶的命名,就仿佛在徜徉一段诗意人生。当“巅茶”产品的每一款产品名称一一呈现在眼前时,很容易产生蒙太奇效果,那些或质朴或文艺的词汇迅速在脑海里拼接出了一组组雅致生活情境的镜头来。如今,“巅茶”已经在产品包装上固定了12个系列,每一个系列都有自己的内涵,每一年也都会推陈出新。不过,如果你以为“巅茶”的特立独行仅仅是这些另类的包装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包装永远是外在的,成就普洱茶经典的永远的是内在的品质,对制茶工艺孜孜以求的精益求精和创新突破,才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熟茶发酵的复古与创新,当“天脉”成为国家专利
 
  不久前,“巅茶”总经理卢志明在微信上发来了一张照片,那是他刚收到的国家专利证书。发明名称是:“一种采用竹筐发酵的普洱茶制作方法”(专利号:ZL201310493513.6),发明人正是卢志明。而专利从申请到授权公告,经历了两年的考察时间。目前,普洱茶行业内也不乏一些发明专利,但大多是以健康功效为主要诉求的新型产品,如茶膏、茶珍、茶晶等等浓缩速溶产品。而“巅茶”的此项发明专利针对的仍然是传统产品,出产的熟茶在外观上与普通熟茶差别不大。在“巅茶”,这项技术也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天脉(TEM)”。它采用竹筐发酵工艺,能够快速提高发酵温度,而且不接触地面,使发酵过程避免吸收地气与湿气;利用微生物的作用以及茶叶基质间的氧化聚合或整体的酶促作用,使茶坯体形收紧,从而实现小堆量(如200KG)的古树茶也可以进行发酵,解除了传统发酵必须3吨以上才可以成堆的技术禁锢。
 
  用“天脉”技术发酵而成的古树熟茶,笔者也曾喝过数泡,算得上是笔者喝过最好喝的熟茶了。客观来说,它并未跳出熟茶的大致的风格体系,但是,一方面,天脉技术的离地小堆发酵,彻底解决了熟茶发酵的卫生问题,即使是新渥堆出来的茶,也没有传统熟茶的堆味和杂味等,汤色更是红浓、通透、油亮;另一方面,用来发酵的原料都是高品质的古树春茶,内含物质丰富,而且条索肥厚、壮实,经过“天脉”技术发酵,能将古树茶的优势更加凸显。在口感上,茶汤非常有厚度和粘稠感,而在熟茶上很难拥有的层次感和体感,都因为“天脉”而获得了。
  与其说“天脉”是一种创新的熟茶发酵技术,不如说它是对已经消失了的传统工艺的复兴与改良。茶寿老人李拂一先生曾在1939年所著的《佛海茶业概括》一文中有这样的记载:“入篮须得湿以少许水分,以防齑脆。竹篮四周,范以大竹蘀(俗称饭笋叶)。一人立篮外,逐次加茶,以拳或棒捣压使其尽之紧密,是为‘筑茶’,然后分口堆存,任其发酵,任其蒸发自行干燥。所以遵绿茶方法制造之普洱茶叶,其结果反变为不规则发酵之暗褐色红茶矣。”这应该是关于普洱茶人工发酵较早的记录了。卢志明从关于“筑茶”的记录中获得启示,从2006年就开始投入研发此项技术,在八年的时间里巅茶团队不断拜访老茶人、摸索传统工艺,历经上千次反复实验,调控各个流程数据,跟踪成品的后续陈化等,对各项基数和参数进行不断调整,让“天脉”技术日趋完善,达到品饮与收藏价值都俱佳的效果。2013年“巅茶”全面启用“天脉”技术,投入生产,在产品结构上,高端熟茶占据了较大的比例。
 
  尽管业界存在诸多质疑,但是古树熟茶已经势不可挡地成为了未来普洱茶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支,因为它能够满足高端消费者对高品质原料的需求和对普洱茶现喝阶段优良口感的需求,并且让熟茶更具存放优势。普洱茶市场的发展,根本上还是建立在消费之上的,古树熟茶打破了过去“快消品=低端产品”的刻板印象,让品饮熟茶的过程,更是品味自然本真的过程,从而上升到一种审美享受。“巅茶”不仅在技术层面,更在精神层面为茶企做出了可供参照的样本。
 
  曾经有一位茶学教授这样评价“巅茶”——“巅茶不是现在,而是未来。”“颠茶”以建百年品牌为目标,不贪大、不图快,一心只想做一个小而美的企业,用产品表达了精神层面的追求,她坚定地抛弃了一个普通普洱茶的身份,挣脱出来朝着精致收藏艺术品的道路一路狂奔。带着精英文化的精神内质,令每一款产品都具有特立独行的味道与精髓,独立的包装,独特的人生领悟,没有模仿,没有雷同。在整体缺乏创新的传统产业里,“巅茶”的创新和特立独行,都值得被尊重。在这小而美的一方天地里,我们或可窥见茶企的某种未来式。
责编: 水方子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