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文化已死待葬,期待巅覆者

  序:对于茶我是菜鸟,喜欢玩音箱,摄影(独喜欢徕卡),是个喜欢乱搞鼓的it男,家乡在湖北,在家乡120能买半斤嫩尖新春绿茶。基于我的环境和知识架构,云南行简单总结如下:
 
  在云南的十天,丽江三天,大理两天,版纳两天,剩余时间在飞机上和医院。为什么在医院?因为吃了洱海的虾,得了急性肠炎,南航的飞机为了等我出洗手间,推迟了好大一会才起飞。。。
 
  说说茶,进了家自说是云南省政府支持的某茶行,在云南属于前排,店在丽江古城里,喝的茶饼从80年古树300多一小块的低端饼,到300年古树的高端饼。女老板向我普及了茶文化,总结一句就是:树好,茶就好,别的也重要,但次于树。茶间我问了个问题:为什么咖啡能在世界普及,但普洱不行?答案暂且不表。
 
  后来,两个开客栈的朋友(私下有交情的真朋友),其中一个开的是别墅型客栈,请我聊天喝茶,柜子里一堆去年200万,从一家倒闭的茶场抄底抄来的好茶,最低端的茶友情价都要500以上一饼。在他们家里,大约尝了以下几种:低端生普,高端生普,高端熟普。总结如下:
 
  低端生普:苦而冲鼻子,有股“勐”味,它让我明白了为什么西南一带那么多地名都带个“勐”字!我觉得这是最原汁原味的云南味儿,苦而勐,我喜欢,好像还能治感冒,喝完有股阳气向鼻子尖冲的感觉。
 
  高端生普:高端的生普有了熟普的感觉,就像喝茅台,更加厚实醇和,勐劲少了。
 
  高端熟普:对比家里120多的低端熟普,味底子更加醇厚,往下走,专业点说能诱导味蕾中更深层的分泌物。就像是好的音箱,中频更厚实,低频有力而不浮,层次分明,收得紧,压得住。
 
  以上三种茶我喝完,当时开了句玩笑说:怕是喝不下家里的低端熟普了。但实际情况是,我此时仍然在喝着低端上着贴吧。
 
  but,为什么说普洱文化已死待葬?
 
  为什么说普洱文化必死?简单来说有三点原因:
 
  一、标准化缺失。
 
  二、过于求高端的消费恶习。
 
  三、消费环境迁腐单调空洞。
 
  一、标准化缺失。茶叶不是什么引力波高科技,其基本口感和功效,应有一个能让大众平价感受到的大众标准。这个标准应该能简化茶叶的分级,重新定义茶叶的价格档次。不能是几大产地,几大茶场什么的。消费者不需要知道那么多,消费者只需要:实在的价格,能感受到味道和功效即可。就像“阿萨姆奶茶”,讽刺点说,这才是中国销量最大的红茶。玩茶叶的高深人士,你可以看不上人家,但你有人家普及吗?
 
  二、过于求高端的消费恶习。茶叶每年都长,好茶和普通的茶口感差别只有一个档次,价格却被拉大到5个档次以上。行内人个个都在求好茶,卖好茶,可是再好的茶也只是茶,不是长生不老药,喝下去几小时内都会被排出体外,仅此而已。高价求好茶,与卖肾买手机一样可笑。难道星巴克的咖啡是最好的?不是最好,但这不影响人家做大。原因在哪儿?难道你喝每一杯咖啡时都要把产地和农场研究一番?当你与马云一起喝咖啡时,你还有心情关心咖啡?茶叶的大众价格,应该重新回归到它与人之间的合谐关系上。
 
  三、消费环境迁腐单调空洞。每去到一个票号,都是一张原木大桌或是树根,应该就什么茶海吧。这东西不便宜,可是却厚而笨,有一些长年使用感觉又脏又旧。其实很多咖啡店或书店,一张老木头小书桌,淘宝上300元就能买到,有味道又方便运输不占地方。很多茶都做成饼,有人说一次喝多少,我多数都用手掰开,一来把握不准,二来有时候手不干净。还要洗茶,洗完倒水还需要专门的容器。还有各种不同材质的茶杯,五花八门,有的好看有的难看。茶叶泡了喝不完隔夜要倒掉不浪费?浪费了几千年都习惯了吧?!茶壶一般都不保温,连麦当劳8元的咖啡都是带盖的泡沫保温杯,人家对于消费过程的用心,老茶人们想过没?茶叶喝多了缺铁,你想过没?你没想过,可是人家西方人想过,所以咖啡一般都配了点奶和糖。诸如此类问题太多,不一一列举。总之,就是消费者要能真正感受到喝饮料的良好体验,而不是一些迁腐老旧,却经不起一个理工男稍微较真的旧文化。
责编: 深水鱼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