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茶具的兴起及发展

紫砂茶具的兴起及发展  
 
  紫砂茶具始于北宋末年,兴于明代正德年间,据说这是与供春其人有关的。
 
  供春,宜兴人,吴颐山的书憧。吴为正德甲戍年进士,曾在宜兴金沙寺读书,后任四川参政。在金沙寺时,供春看见寺僧在从事紫砂陶壶的生产,就暗中淘细土制坯,学到了制壶技术。据说他当时看见寺内的一棵大白果树上有树瘿,形状古朴,就用手指捏为形,用茶匙挖空内壁,照着树瘿做了几把。他的这一师从造化的创作方式,被吴颐山及当时的名流雅士们所认可,不消几年,竟成为捜求的对象。“供春之壶,胜于金玉”,供春就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有名可考的制壶人了。供春壶为数极少,历代壶家竞相搜求而不可得,都认为世上已不复存在,岂知,到1928年又出现于世,详情在以后专述。
 
  供春活跃在16世纪初至16世纪中期。稍后时期的紫砂陶艺名家有董翰、赵梁、元畅以及时朋、李茂林等人。菱花壶式始自董翰,赵梁喜制提梁壶式,李茂林擅制小壶,时朋就是一代名家时大彬的父亲^时、董、赵、元为当时的四大家。接着,时大彬、徐友泉、李仲芳、欧正春、蒋伯萘等又一批名家出现。这一时期,壶式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尽管这一时期壶式千姿百态,但脱离不了仿铜、仿瓷及几何形。几何形的筋纹器形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
 
  明末清初,就是17世纪中前期,陈用卿、惠孟臣、陈子畦等人崛起。这时,紫砂工艺不再局限于制茶具,文房摆件、花瓶、盆类也出现了,而且开始有了铭文。紫砂陶进入了更为广大人民所乐意接受的民俗艺术中,走向商业化而流向海内外了。
 
  清代的康熙、雍正两朝和乾隆中期,即17世纪中后期至18世纪中后期,这一阶段紫砂陶艺没有什么继续发展的势头,除陈子畦之子陈鸣远外,亦无名家出现。陈鸣远技艺精、题材广,超过其父直追时大彬,造型上向自然形体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造型天地。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也就是乾隆晚期到嘉庆年间,这一时期由于文人参与设计,紫砂壶进入了一个更新的阶段,并一直延续到今天。紫砂茶具不但成了茶文化的主要载体之一,而且在其本身的艺术内涵上,也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紫砂优秀作品是茶具,更是艺术品。评价一把壶不再仅仅是制作,上面铭刻的书画也一并受到重视,诗、书、画、印不但画在纸上,而且随着紫砂陶进入更为恒久的时空。陈曼生是这一创变的奠基者。其他名家有朱坚、瞿应绍,直到近代的吴昌硕等,他们都亲自参与设计。自陈曼生开始,有了固定的制壶者,如陈曼生请杨彭年、吴大澂请俞国良制壶,紫砂艺术在沉寂、停滞一段时间后,又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
 
  道光末年,陶艺家继承了陈鸣远的艺术风格。何心舟多以黄色泥制成瓜果造型;邵大亨创造了鱼化龙,龙头和龙舌都可以活动,他还以菱、藕、白果、红枣、栗子、核桃、莲子、香菇、瓜子、茨菇等18样吉祥果巧妙地组成一把壶式。此后到20世纪初,紫砂壶陶艺完全进入了商业化的阶段,投资者以贏利为目标,生产者以数量为宗旨,艺术标准就大为跌落。陶工为标志产品制作,仅在壶身上做一个符号,都以商号、商标为标志。只有少数的名家传人或其中文化素质较高的,如陈寿珍、俞国良,和二三十年代的冯桂林、任淦庭、蒋燕亭、王寅春、吴云根、裴石民、朱可心、顾景舟、邵全章、蒋蓉等人,继续为陶壶艺术而奋斗。
 
  宜兴紫砂壶的造型非常多,除几何形以外,自然界的一切,以及现代生活中出现的舟、车、皮箱,等等,无不进入陶壶艺术。80年代以来,随着茶文化热的兴起,半个世纪不为重视的紫砂壶又再度引人注目,石壶、澄泥陶壶、麦饭石壶也都出现。一代制壶新人,像满天灿烂的星斗。
责编: 火焱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