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刻、填,建水紫陶独特的人文语式


  一支毛笔、一把“足刀”、一个填泥小铲子,就是这样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工具,却为紫陶留下了永恒的妆容。
  毫尖点墨,于湿坯之上,或笔走龙蛇、铁画银钩,或丹青不渝、挥翰成风。
  在紫陶的弧面游走,看似随意的起落,其中透出的超然与洒脱,跃然于一点一画间。
  文人书画、陶刻填彩、残贴装饰、窑变效果,构成了建水紫陶特有的文化标识,如血液般布满全身,如基因般浸入骨髓。
  “足刀”,这是一种颇为神秘的工具,对于紫陶刻填匠人,却一天也离不开它。
  陶坯落墨,足刀登场,刀尖游走于或大或小、或繁或简的图案边缘。阴刻,就是这一划一挑的无数次重复。
  不同器型,薄厚不一,刻得过深容易刻穿坯体,刻得过浅则会影响填彩的最终效果。其间分寸,完全由雕刻匠人根据经验去把控、根据感觉去下刀。
  装饰画面中的方笔与圆笔的区分、收笔的体现、枯湿浓淡、飞白等等装饰效果均要求精确体现。
  当足刀挑走最后一块陶泥,填泥的小铲子紧随其后,纯色或彩色的泥料被填进刻模,装饰画面一点点“复原”。
  彩填--不同颜色的泥料被填入刻痕。要填出精美的装饰效果,需要多次雕刻、多次填泥,是为复色刻填。
  彩填表现出多色彩与大色块效果,甚至也表现出墨色的细微变化及不同色彩间的碰撞效果。
  笔锋浓转淡
 
  陶坯上走笔至此搁一半
 
  韵味被私藏
 
  是建水紫陶永恒的容妆
责编: yunhong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