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紫砂艺术:抛光紫砂壶

  在历史上,紫砂壶有一种特殊的装饰加工方法,即清末民国年间暹罗(今泰国)定制的紫砂茗壶,我们称之谓“水磨壶”,据资料记载,“水磨壶”亦称作“抛光壶”。

  【抛光】也称【车光】,是紫砂成品表面加工的一种方法。经抛光处理的紫砂器表面形成一层玻璃相的光泽。(注:这里说的抛光与如今的“专业抛光”不同,特指运用水磨抛光的技艺使之产生玻璃相光泽的一种特殊装饰工艺。)
  ▲赵松亭制龙印提梁紫砂大壶
 
  民国初期至二次世界大战前,暹罗(泰国)客商订制一批紫砂『独钮壶』,运到泰国後由工匠进行抛光,并将盖钮、壶嘴端部及口沿盖沿部包上金属(主要是铜,也用金、银的)产生一种特殊的观感效果。
  质感十足的抛光紫砂壶
 
  国内使用紫砂器一般不抛光,因为抛光後的紫砂器失却了质朴的肌理,玻璃相的光泽不如自然的宝光温润可爱。
 
  抛光的程序是先用研磨料制成的砂石均匀磨去制品表皮的粗糙面,使其达到一定的光洁度,然後用高速布轮或毡轮沾粘些抛光辅助剂进行抛光,即可达到光可鉴人的效果。
  抛光紫砂壶
 
  泰王定制的这批紫砂壶,壶上许多都有泰文印款、龙印或“贡局”刻款,还有一些作品的壶盖、壶柄刻有陶工的名号。
  刻有“贡局”字样的抛光紫砂壶
 
  这批做工如此讲究的抛光紫砂壶,当时除了泰国宫廷和皇族自用之外,泰王拉玛五世还赠予了一部分供皇家寺庙使用,可见其珍贵程度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
  贡局抛光壶
 
  清末民国至第二次世界大战,我国战乱不断,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宜兴紫砂行业也不例外。适蓬暹罗定制一些紫砂茗壶,鉴于当时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紫砂界能有国外定单生意,整个紫砂行业都十分重视。
 
  商家网罗了很多的制壶名家参与制作,如蒋贞祥、俞国良、程寿珍、王寅春等。这些工艺精良的壶就现代名家来做的话也非易事。紫砂茗壶运至暹罗后,当地人们如获至宝,由于各国的民俗习性和审美观的不同,在他们心目中,紫砂器完全等同于珠宝,尊贵而稀有。
  ▲王寅春牛盖莲子抛光壶
  ▲昌记水磨小壶
 
  当地的名工巧匠完全沿用东南亚一带较为发达的珠宝加工工艺对紫砂茗壶进行了水磨抛光加工,使紫砂器表面形成一种光可鉴人的玻璃相光泽,并在口沿、盖钮和盖沿等处用金、银、铜进行包装,使之产生一种特殊的类似于珠宝的观感效果,以致泰国皇室及富商也都争相收藏。
 
  实际上水磨抛光的技艺是中国几千年来早就存在的工艺手法,运用于陶瓷装饰方面则可见于汉、唐遗器,远比只有五百余年的紫砂陶艺历史更早。但是将此种装饰手法运用于紫砂陶艺作品之中的案例却是出现得相当晚期,据悉最早的历史水磨壶当在道光年之后,究其因缘应是外来订货之因。紫砂”抛光“工艺不仅丰富了紫砂装饰艺术,而且极大提高了宜兴紫砂在海外的知名度。

  ▲贡局抛光提梁壶(一对)
 
  现在偶尔能在一些博物馆、私人藏家、古玩店的展柜看到抛光紫砂壶,这里面有些是从泰国回流的,也有一些是现代仿制的;如果是想要用于收藏,一定要先找行家鉴定。无论怎么说,抛光紫砂壶可以说是中泰两国匠人一次艺术上的交流与合作,由此也可以看出中泰两国的审美差异,也让我们看过了宜兴紫砂壶的另一种“异域风情”的美感。
 
责编: yunhong
普洱茶品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