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印象 来最美大泽,重走总理足迹,探访世外桃源

  大泽镇位于新会区西南部,地处潭江下游北岸,新开公路东段,距离新会中心城区10公里,东南邻会城街道。

  大泽得名于南宋景炎年间(1376-1277),当时该地大多是沼泽地,故名大泽。大泽镇下辖14个村委会和1个社区,面积约83.5平方公里,总人口4万多人,全镇旅外相亲3万多人,是著名的侨乡。

新会大泽·地标古建

  文昌阁,位于大泽沙冲村长江村,建于明代,坐北向南,平面六角形,首层各面边长4米,砖木结构,青砖墙身。阁三层,高约12米。门口红砂岩石匾刻有“文昌阁”三个字,正面墙身有方形窗,其余为长方形绿色琉璃格子窗。塔檐下饰重棱牙子砖。攒尖绿色琉璃瓦顶,塔尖为仰莲承托的蓝紫色宝珠,为明代建筑风格。

  侯王庙,始建于宋,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重建,咸丰三年(1835年)、光绪九年(1883年)维修。坐东北向西南,三路二进,占地面积约340平方米。

  头门为七步架,石匾额刻新会知县彭君谷撰写的“侯王庙”三楷字,左侧刻“光绪癸末孟冬”,两侧石楹联阴刻“候功绥汉室;王德徧洄溪”,门廊梁架刻戏曲人物,雕饰精美。门厅右墙有两块古碑,分别为道光十五年(1835年)的“建庙捐题芳名碑”和咸丰三年(1853年)的“科外捐题银修庙碑”。

  后殿为十一步架,前廊卷棚顶,设神台奉陈圣王。庙内金柱、檐柱刻有多副楹联。中路两侧隔青云巷为奶娘堂、华佗殿。

  龙母庙,位于大泽莲塘村,始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清嘉庆四年(1799年)重建。石匾额刻“龙母庙”等楷书,两侧石楹联阴刻“庇民德普;鞠我恩深”,门廊梁架刻戏曲人物,方形石檐柱,虾公梁,后部加建砖墙。天井地面铺水泥,后殿为硬山搁檩式,设神台供奉龙母,加建砖墙。

  船山古寺,过去村民深感石船山有灵气,在清朝时,便在石船山西侧脚下离旧宅村不远处,建了一座寺庙,叫船山古寺。寺内供奉李广将军神像,人们也称其为李广庙,庙内瑞气缭绕,香火不绝。

  吕氏宗祠位于大泽村,据吕氏家谱记载,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吕氏建祠三座于本乡上堡,后经堪舆大师指点,于嘉庆十五年(1810年)迁祠于现祖祠之旧址。祖祠曾用于办学育才,清末年间办过“经共学社”,民国期间办过“洄溪小学”“国民中心小学”。1937年被日寇炸毁,1947年重修。重修后继续办吕村小学、大泽小学。1969年因建校用料需求,吕氏祖祠被拆毁。2012年,大批吕氏宗亲同心同德,重建宗祠。

  老女桥位于张村,高约3米,长约15米,宽约1米。据本地民俗专家考证,老女桥早于万历县志便有记载,“在张村,昔有老女而不嫁,悉以奁资建”。乾隆元年(1736年)贡生吴琨重修,1921年再重修,桥上还能清楚看到“老女桥民国十年仲秋重修”的字样,目前保存完好。

  五和二社旧址位于同和村,它是周恩来总理1958年视察五和二社时召开干部和群众座谈会的地方。始建于中华民国初期,在上世纪50年代成为五和二社社委会办公场所,为典型的客家民居。2013年3月旧址维修工程完工后,精选了有关当年周总理视察五和二社时的照片、题词和实物等历史资料重新布展。现已成为江门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新会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反腐倡廉教育基地。

  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田金村,始建于解放初,原为纪念亭,1978年县政府重建为纪念碑。碑体正面刻有“田金革命烈士纪念碑”9个大字,背面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等字。碑座正面的云石碑刻有1978年县政府撰写的碑文,后面云石碑刻有9位革命烈士的姓名和简介。抗战胜利70周年前夕,田金革命烈士纪念碑按原貌进行重修,加装护栏,地面铺设花岗岩石,同时整治周边环境并扩建成纪念碑公园广场。

新会大泽·龙舟之乡

  大泽地处水乡,境内河道交错,水网相连,各乡村民间赛龙舟、赛龙艇历史悠久,龙舟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每年的端午节前后,村民大摆龙舟宴,龙舟锣鼓响彻镇内外。

  大泽传统龙舟赛,分“起龙——赛龙——收龙”三个阶段,历时月余。其独具特色的“驳水式”多赛程摘牌赛制,在每一“驳水”(一段赛程)往返前必须在终点线摘牌为证,使大泽传统龙舟赛极具观赏性,也大大增加了娱乐性。

  自2003年起,大泽镇委镇政府每年都在端午节期间举办龙舟赛,2016、2017年举办的广东省传统龙舟争霸赛,更是盛况空前。

新会大泽·名人事迹

  林国祥(1851-1908),原籍大泽北洋乡,为清朝抗倭水师名将。1871年,林国祥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登“建威”练船实习。1875年,又上“扬威”舰为练生,分配海军任职,积功至守备,后调任广东水师管带“广乙”舰。甲午战争期间,林国祥以广东水师身份,身历丰岛、威海两场大战,名扬中外。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夏,林国祥随水师提督李淮南巡西沙群岛,军舰每到一处皆勒石命名,呜炮升旗,重申中国主权。巡视过程中,一岛屿被林国祥命名为“新会岛”;随船的测绘委员和海军测绘学堂学生绘制了西沙群岛总图和西沙各岛分图,为维护中国南海疆域完整作出了贡献。

  陈永惠(1877-1936),原名陈根,五和竹园里人。12岁时,由亲戚资助赴美,长大后经商为生。1909年9月,孙中山到美国纽约宣传革命,陈永惠与邑人赵公壁往见孙中山,自此之后,以实际行动支持同盟会的革命工作。

  民国成立后,陈永惠追随孙中山,继续革命。1924年,陈永惠复任新会县县长,任内积极支持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革新县政,倡议拆城墙、筑马路、修桥梁、兴水利,并取缔私塾,兴建学校。

  孙中山了解到陈永惠家乡叫“崩口村”,不文雅,遂建议改称“竹园里”,并亲书“竹园里,孙文”5字,镌石镶与门楼墙上,以为纪念。

  周汉华(1934-1967),大泽五和乡螺山村人,1955年在大泽五和第二农业生产合作社任水稻育种员,采取深耕改土、精耕细作、施足基肥、合理密种等措施,当年创造亩产750公斤和次年创造亩产826公斤的丰产纪录。1957年远缘杂交的成功,震动了农业科学界,全国种子参观团造访新会,给予很高的评价。

  1958年7月2日,周恩来总理视察新会期间,曾到周汉华家参观杂交试验田和新品种标本,晚上又与他亲切交谈,赠给他一盏空气电池灯,鼓励他培育出一穗千粒的水稻新品种。同年11月,周汉华出席第二次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会议期间,周总理邀周汉华到家里做客,并书写“高举共产主义的旗帜,为培养良种,大搞杂交运动而奋斗”的题词相赠。

  周汉华被誉为农民育种专家,多次被评为县、省劳动模范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研究员。1960年,被聘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

新会大泽·美食特产

  大泽脐橙,是从江西赣南地区引种的优良水果品种,种植在张村的石船山脚下。此处土壤腐殖质丰富,沙质壤土疏松肥沃,灌溉的是山泉水,种植条件得天独厚。大泽脐橙皮薄肉厚,清甜汁多花香味,无核无渣,是无公害有机水果。

  大泽糍仔历史悠久,远近闻名。主要制作方法是:先精选靓糯米粉,搓好糍仔皮。再将准备好的爆谷花(俗称瓜卜)馅料和糖浆调和拌匀。然后用粉皮将馅料包好成为糍仔,把糍仔放进油锅里炸至微金黄色即可上锅。大泽糍仔入口甘香,软中带脆。

  客家艾糍,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各家各户都制作以艾草和糯米粉为主料的艾糍(艾角),咸甜皆有,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莲塘节瓜远近闻名,曾远销港澳等地。此瓜特点是个体肥大,色泽青绿,质地结实。煮熟后瓜肉松软,清甜可口,其汤水呈奶状,入口甘香。

新会陈皮村

标准仓储陈皮

新会大泽标准仓储陈皮

2018年(驳枝)170元/市斤

挂牌价:7650元/箱

活跃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