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语网专访|我们找到七彩云南®,解读了大型茶企如何确保自己古树级产品的来料甄选

  本文转载自“茶语网”微信公众号

  如何才能制作一杯地道古树茶,并实现持续稳定产出?毫无疑问,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对古树原料的甄选和把控。

  它得品质过硬,所选山头均来自优势产区;山头要与众不同,有自己的独特风味和个性;此外,所选山头还能完成一定量的古树原料供应,保证稳定产出。

  当然,我们还可以补充其他一些细节条件,比如山头周边生态良好,无农残等严重污染;有良好的鲜叶初制条件,对原料有把控机制;合作农户可信可靠,有常年收购历史等等。

  在普洱行业中,虽然各家企业具体做法有所不同,但大的前提基本如此。而茶语网最近观察到,七彩云南®在古树茶来料选择方面,有着非同一般的严苛和细致。

  对解读研究大茶企怎样确保自身古树茶产品的来料甄选而言,这或许是个很有代表性的切片和标本。

  七彩云南®古树茶的甄选原则

  也许有人会问,七彩云南®的古树茶甄选究竟有何超凡之处?答案首先在于他们有自己独特的产区视角和解构力,对区域、气候、土壤、茶树品种等核心要素进行了细致完整的划分,并制定了堪称“苛刻”的高标准

  一杯普洱茶品质的好坏,关乎原料、工艺、仓储等各个环节。而仔细考量的话,好茶的第一要素是其实是产地。如果说制作工艺决定一杯茶的上限的话,那么产区禀赋则决定一杯茶的下限。

  也正因如此某些产地的独有性和稀缺性,甚至会引发市场的疯狂追捧,比如这些年普洱茶热炒的“山头主义”。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我们讨论一款茶时,无论怎样产地都是绕不开的话题。

  我们知道,产地受地理位置、气候、土壤、生态环境等因素影响。这些因素构成了产地考量的指标,为行业内的产区划分提供了原始的依据。

  不同的是,七彩云南®“百山百味”的产地考察划分标准要更加的严苛和细致,对各项产地指标都提出了详尽的要求。

  01  根据不同自然条件,细分产区地理位置

  关于茶叶品质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有个连茶小白都耳熟能详的说法叫“高山云雾出好茶”。

  “高山云雾”代表的是两个维度:地貌和气候。但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的话,优质茶叶的出产地有着相似而又集中的一个地域。

  据科学统计,云南普洱茶的适合其生长和加工的区域大多位于北纬21°10—26°22,东经97°31—105°38之间。毫无疑问,出色的普洱茶原料也大都从产自这里。

  这些年,七彩云南®进山寻茶的活动热点图基本没超出这个范围。为了挑选出符合自身古树普洱茶标准的原料产区,七彩云南®原料品控团队常年穿梭于这些区域,进行深入调研。

  根据品控团队带头人李文顺介绍,他们团队走遍了区域内几乎所有的茶山,最终以海拔为准绳,细分出了相应的原料区域类型。“野生型古树茶收购区域重要集中在海拔1600m—2400m;海拔1400m—1600m的山区或丘陵地带则为栽培型古树收购区域。”

  经年累月的进山寻茶,让七彩云南®对优质古树茶产区的地理位置选定有了清晰的认知。“目前我们实行的产地划分方式,可以说是用双腿走出来的最优解。”李文顺说道。

  02  七彩云南®古树茶园的气候评定数值化

  当然,产地的精确划分只是第一步。七彩云南®认识到,要做出最“真”的古树茶,还需要加强产区区域气候、土壤的分析研究,观察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原料差异情况,并对原料进行理化指标检测和分析。

  在七彩云南?看来,古茶园(林、株)产地应具有立体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光照充足,云雾大。

  并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他们还把这些标准做了数值化。而非常见的“高山云雾”式的简略描述。

  “年均气温14℃以上,最低气温不低于-6℃,活动积温4600℃以上,年降雨量800mm以上,空气相对湿度70%-80%,日照时数在2000h以上,日照百分率40%-50%,太阳辐射量在544.3KJ/C㎡以上。”李文顺向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

  此外,进入七彩云南?的古茶园,能看到其间有高大树木,遮蔽着茶树。李文顺解释说,这样可以减弱强烈的阳光直接照射。

  “我们还要求古树冠顶光照强度小于常规茶园和旷地,确保古茶园昼间的树冠附近热力效应呈现负值。昼间平均气温低,夜间平均气温高,日较差较小,湿度适中,适合于茶树生长,有利于茶树体内物质的形成和积累,提高古树普洱茶品质。”

  03  一方水土,成就古树茶园优秀品质

  陆羽在《茶经》中曾记载: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当茶树与岩石共生,土质肥沃疏松,茶树根深叶茂,吸收了大量岩石风化后的矿物质,形成了独特的岩韵兰香

  在茶树生长中,土壤条件也是关键因子之一,直接影响茶叶的香气品质特征。熟悉普洱茶的人会发现,优质的产区都有一个共同点:土壤大多为红壤、黄棕壤或者紫红壤。

  这几类土壤酸碱度适宜,有机质含量丰富,有助于古茶树生长,改善茶叶品质,对茶叶良好品质的形成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李文顺告诉茶语网,为了保障甄选古树茶产区的优越性,他们每次进山都要带点土壤回去,对其成分进行分析研究。在得出相关数据后,制定自己的的古树普洱茶茶园(林、株)土壤类型标准。

  他还展示了一份检测报告,上面的数据显示:古树茶园的土壤类型主要为砖红壤、砖红性红壤、山地红壤和山地黄壤,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1%,PH值4.5-6.0。土壤养分综合指标IFI值多分布在0.6-0.8之间。

  出色的地理位置、气候和土壤条件造就了古树茶园绝美的生态环境。在这里,古树参天,藤蔓植物缠绕其间,石斛、野生菌类、螃蟹脚等原始森林独有的伴生植物随处可见。

  鲜叶收购信息化,确保原料来源清晰和追溯

  对产区甄选苛刻到“入骨”的原则要求,体现出七彩云南®是个不折不扣的“细节控”。另一方面,他们通过原料专业标准的制定,坚实了自身原料源头把控力,确保了品质的唯一性和延续性。

  在采摘上,他们根据古树茶的生理特性和普洱茶加工要求,制定了极为严格的采摘标准。并且将收购鲜叶的详细信息进行归档管理,确保原料来源清晰、正宗和追溯。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山头古树产区原料与好茶之间不能简单划上等号。七彩云南®的前期理化检测只是确认所采原料符合自身制订的技术规则,达到了相关采摘标准。

  更为繁复,也更为重要的工作是之后的选料实验。也即试茶——尝遍数百个山头产区的味道,再从中选出符合七彩云南®古树普洱口感要求的茶叶。

  如果说跋山涉水寻茶只是对体力的考验,那试茶选料则是对心智的极限挑战(更可况是数百个山头的茶),它离不开品控团队对产区原材的深度理解与把控。而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匠心付出,确保每一片茶叶的古树真味

  从一片树叶到一杯茶,这是一段神奇的旅程。而要获取茶之真味,绝非仅仅是选好一块茶区,再把茶叶采摘下来。它还需要注入诚意和匠心。

  深耕古树茶领域20年的七彩云南人,用近乎偏执的执着与较真去寻茶辨味,探寻古树普洱的极致可能。

  在七彩云南?勐海茶厂的原料品控办公室里,李文顺的桌子上摆着一堆装满茶样的自封袋。每个袋子上都贴上了一张纸条,上面清晰地标记了茶样采集时间和山头。

  这些毛茶样都是通过了品控团队味蕾检验,最终决定留下来的。李文顺告诉我们,每年他们喝下的毛茶料品种数以千计,桌子上的那些不到十分之一。

  毛茶审评阶段,大家围坐在茶桌前试喝毛茶也成了常态。有时候从下午喝到晚上,吃完晚饭接着喝。晚上九十点钟,原料品控办公室灯火通明是常态。

  “反复喝,仔细喝,喝到反胃,力求把每款茶样喝明白,喝透。”李文顺笑着说道。

  在审评过程中,团队会对每款茶样的汤色、香气、滋味、叶底等做详细记录。然后比对筛选,把滋味不好、不符合选料标准的茶叶剔除。

  而他们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为了保证一杯地道古树普洱滋味。

  结束语

  通过实行精确细微、严苛把控的山头原料甄选标准,七彩云南®提供了一种大茶企做古树普洱的逻辑和路径。

  从中,我们能看到它怎样用古树普洱茶的“真源”,去探求古树普洱茶的“真工”“真味”。这条路,他们走得非常明确而笃定。

  从某种程度而言,七彩云南®的古树茶原料甄选理念也将给行业带来积极积极的影响,提供颇为正向的示范和指引。

活跃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