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普洱茶意识的觉醒

民国年间,普洱茶传统商号和现代茶厂的兴旺繁荣,令人印象深刻,但在这背后,最值得纪念的却是普洱茶现代产业和品牌文化意识的觉醒,堪称普洱茶的觉醒时代。公元1912年(民国元年),民国肇始。从此,中国的一切事物,包括云南茶,在长达数十年时光里都开始打上了民主共和的新时代标签。但历史是连续的,从未断裂,回顾民国云南茶,我们不得不从晚清开始。

晚清,特别是从20世纪第一个10年开始,云南茶悄悄开始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而这一嬗变,却是从辉煌的顶点开始跌落而刺激发生的。1886年,中国茶叶出口达到历史最高点,之后就迅速滑落。而比出口量滑落更可怕的是中国茶质量信誉的迅速下降。在锡兰茶、印度茶、日本茶的迅猛崛起的同时,中国茶却由于生产工艺落后、现代品牌意识缺乏、商品质量与商人金融信誉缺失和政府疏于管理以及社会动荡等各种复杂原因导致中国茶在世界上的整体竞争力和信誉度急遽下降。和那个奄奄一息的清帝国类似,短短一、二十年间,昔日无比辉煌的中国茶在世界上迅速丧失了灿烂荣光,迅速被边缘化,变得无足轻重。

 

不能不说,晚清政府其实是留意到了这种变化的,并在一定程度上作出了企图改变这一变化的努力。1908年,清政府农工商部开始大力提倡现代种茶业,要求各省派员赴欧、美、日本留学,学习茶务等适用科学。在清政府大力提倡茶务和云南开关的东风下,云南地方政府劝业道也发文,调查云南各地茶业,倡导各地广泛种茶。通过调查,发现云南“除个旧锡外,惟普茶可为出口大宗,果能改制得法,必致日后有功。”民国初年,云南省地方政府继承了晚清提倡现代茶产业的政策和做法,并将许多想法付诸实施。

 

比如,1913年底,云南派出了第一批留学欧、美、日本的139名留学生。其中,朱文精和陈洪畴是专门派到日本学习现代茶种植和制作的。1919年,为让从日本留学归来的朱文精、陈洪畴等人提供施展所学的舞台,云南省建设厅、云南省农会决定为他们而成立茶叶实习所与茶叶实验场。之后,云南各种茶叶实验场、“模范茶园”、茶叶实习所相继成立。虽然,由于各种局限,这些机构和场所并未产生多少实绩,但现代茶产业的意识已经开始深入人心,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38年,冯绍裘、范和均、郑鹤春内地茶人来滇,和云南地方政府一起建立了云南四大茶厂和云南中茶公司之后,普洱茶的现代产业意识进一步觉醒并得到很好实践,从此,普洱茶现代产业意识开始生根发芽,纵使后来因为历史原因,普洱茶现代产业走过不少弯路和曲折,但通过用现代化技术、商业手段复兴普洱茶产业的意识已经不可动摇。民国年间,普洱茶的现代品牌意识、文化意识开始觉醒。

 

民国年间,云南茶的品牌系列得以拓展。民国以前,云南茶的主要品牌是“圆茶”(今日所谓的传统“七子饼茶”),民国年间,在“圆茶”的基础上,云南茶又出现了碗型紧压沱茶,并开始成为消费者广为认可的云南普洱茶又一种重要茶品。云南中茶公司建立后,云南红茶又以优异的质量获得极大声誉。与此同时,云南宝洪茶也有一定声誉。

 

也就是说,民国年间,在1905年贡茶消逝之后,表面上,普洱茶走下宫廷的神坛,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更为广大的民间,云南茶却得到了更为广泛的认可,品牌系列也有极大扩展,走出了普洱“圆茶”单一系列的格局,成为普洱“圆茶”(七子饼)、普洱沱茶、滇红三大品牌系列并驾齐驱的格局,极大增强了云南茶的品牌实力。与此同时,云南中茶公司的建立和其对自己品牌的管理与维护,极大地提升了云南茶的品牌意识。民国年间,云南发生了一系列商标、品牌官司案例,这些,都是云南茶品牌意识觉醒与加强的重要标志。

 

此外,普洱茶的文化意识开始觉醒,普洱茶文化开始进入历史文化学术研究的范畴。民国年间,一批有名茶人和学者在努力推进普洱茶产业活动的同时,开始有意识地著述,梳理和研究普洱茶的历史文化。如,方国瑜先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在报刊上发表了短文《普洱茶》;有名茶业专家范和钧先生撰写了《佛海茶业》;佛海茶厂留守厂长、有名茶业学者李拂一先生撰写了《车里之茶叶商业》、《佛海茶业概略》等文。

 

和清代普洱茶的标志性文献——阮福的《普洱茶记》相比,这些文章里的普洱茶已经不再是一种带有猎奇性质的地方风物,而是开始具有了某些地方历史文化的深厚含义。总之,在民国时代,即使没有明确提出普洱茶文化的概念,但已经有了普洱茶文化的意识。普洱茶不再仅是一个茶种的概念,而是具有了现代普洱茶文化的某些含义。总之,正是在民国年间,普洱茶的现代产业意识和品牌文化前所未有地觉醒并加强了。

 

遗憾的是,民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中内忧外患极为严重的一个时代,政局极不稳定,这直接影响了现代中国一系列事业的发展,普洱茶自然也不例外。1942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南侵,南洋交通受阻,兼之疾流行,道路不靖,商旅裹足,通货膨胀,茶叶销售跟不上飞涨的货币,加上众多商号和茶厂为资金困扰,生产更为困难,导致普洱茶产业衰落,各种茶庄商号和茶厂公司纷纷歇业。

 

1948年,苦苦挣扎的最后一家普洱茶传统商号——以何璞生为庄主的鼎春利茶庄也歇业,传统的普洱茶庄就这样拉上了最后的幕布。与此同时,民国云南四大茶厂的勉强经营也接近尾声,1950年3月,云南中国茶叶公司及其旗下的四大茶厂由中国解放军昆明军管会接管,从此,云南中茶公司进入中国茶叶公司云南分公司时代,民国普洱茶时代正式终结。

 

但民国时代的普洱茶依旧值得怀念。长衫与西装共飘,古旧与摩登共流,民国是一个亦新亦旧的年代,它似乎离我们并不远。圆茶与沱茶争辉,滇红与普洱齐映,茶号与公司共荣,边销与出口并举,民国普洱茶是一个传统与变革并行的年代。一批海归的茶人与云南茶人携手,借助新的促进,新的思维,新的资本,新的技术,新的管理,民国普洱茶其兴也勃焉;太平洋战争不利,出海口断,滇缅路封,通货膨胀,政局混乱,茶叶衰落,商号歇业,茶厂倒闭,民国普洱茶其衰也忽焉。但梦想与草创齐飞,今天从历史走来。那曾经远去的民国普洱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而这其中,最值得纪念的,就是在那个时代,普洱茶开始觉醒,在现代中国茶的谱系中,普洱茶开始占据一席之地。

作者简介
唐潮茶文化
活跃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