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茶诞生记 · 包装篇

  茶,如果只是仅仅停留在品饮的层面上,那它也就不会成为一门独特的文化。就拿普洱茶来说,它是茶叶世界里最与众不同的一类,它有着最具识别度的外在之美——重量之美(独特的357克)、形态之美(饼、砖、沱、散多种别致形态)、包装之美(棉纸笋壳包装)。

  而说到普洱茶的包装,众所周知棉纸和笋壳是其最具特色的包装形式。白棉纸和笋壳,一个是吹弹可破的“软妹子”,一个是皮糙肉厚的“硬汉子”,正是这两个物理触感大相径庭的事物,却一度成为普洱茶包装的经典搭配。

  白棉纸与普洱茶的亲密接触

  白棉纸的透气性非常好,带着一股淡淡的木香味,还有防虫蛀的功效,因此云南某些寺庙里的经文就是用这种纸张来抄写的,保存几百年完全没有问题。白棉纸外型上跟宣纸很像,但相较宣纸,白棉纸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柔韧、防潮性强。棉纸古色古香,十分有质感,给予普洱茶最原生态的呵护,手工制作的白棉纸更是让茶人无法抗拒它的魅力。一直到现在,普洱茶的主流包装依然是使用白棉纸,可见它的影响力之大。

  为了保证与普洱茶紧密接触的白棉纸的安全与卫生,七彩云南茶业使用的所有棉纸都是采用制药标准,用符合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的QS食品级棉纸作为普洱茶的包装。并且七彩云南所用的每一张棉纸都是通过国家质检局检验合格,拥有合格证的安全、放心棉纸。在棉纸包装时,虽看似简单的薄薄一层也是极有讲究,包装不同形态、不同大小的普洱茶时,棉纸都有其规定的大小标准,并且饼茶在包装时的褶皱数也必须在22褶上下两褶。每一个细节的用心无不体现七彩云南茶人精益求精的制茶理念。

  笋壳对普洱茶的切身保护

  云南人民利用笋壳的历史非常悠久,茶马古道时期茶山当地的茶农便开始用笋壳来包装普洱茶,笋壳可以有效避免茶叶在运输途中被雨水淋湿、或被阳光直射等状况。茶山笋壳资源丰富,取用方便,由于那时笋壳本身很硬,以前的茶农会在包扎前把它泡软,并且就在湿软的状态下捆扎普洱茶,所以处于笋壳内部的茶叶含水量会变高,随路途行走中潜移默化地加速了茶叶的陈化,而呈电饭煲状的笋壳包装,内部有较为稳定的温度、避光、透气性,本身就形成了一个生态圈,像一个普洱茶发酵的温床。

  七彩云南茶业在收购笋壳之初就有着着一套严格的程序。在收购笋壳时,只收购整体看上去白色偏黄、表面光滑整洁、竹毛不过多的笋叶。因一般收购的笋叶水分都有些偏高,为防止在仓库中存放时部分笋叶霉变腐烂,七彩云南都严格规定将购买来的笋叶称重标记后、先放在通风、阴凉、干燥的环境中除湿,当湿度达到仓储条件时,再将其放入仓库中进行保管。

  为从源头上解决竹毛问题,所用来包装的笋壳会统一有专员在工厂的指定位置进行清洗,并且是一边用水冲刷笋壳一边用专用毛巾反复擦洗。清洗好的笋壳就放到摊晾车上,等水分降的差不多时,包装车间的操作工便将笋壳按大小规格整理齐后,对边角进行切铡,并尽量挑选色泽均匀、形状整齐的笋壳进行包装捆扎,以保证卫生美观。当包装工人将合格的笋壳扎好筒后,还需及时进行高温烘干杀菌处理,保证笋壳及其内部及时干燥确保卫生安全。

  其实用笋壳包装普洱茶并不是个简单的活,体验过的人就知道,虽然看上去用洗净烤干的笋壳,像粽子一样把普洱茶饼捆扎起来,再加上竹条就可以了,但相较于现在可以机器生产的白棉纸,笋壳包装从古至今还是得依靠手工制作,最熟练的师傅包一个也得花费1到2分钟,七彩云南茶业所有笋壳捆扎都不用铁丝,而是用竹篾,取材绿色原生态,而且竹篾捆好后,要打开直接用手拧开即可,不用借助剪刀或者是钳子。但要是不去拆开的话,它可以保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不腐不折!

  普洱茶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过程,仅有高品质的原料是远远不够的。就像有好的食材,不一定能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在很多普通人看来,普洱茶只是一种简单的农产品,但在七彩云南茶人眼中,却是有着上百道严格工艺流程的精致产品。从茶叶原料采摘到生产成成茶再到最后的包装,环环相扣。每一道工序的安全,严谨,细致,才是“七彩云南·好茶为你”的根本所在。每一饼好茶的诞生,都离不开七彩云南茶人对每一个环节健康、卫生、安全的持久坚持!、

活跃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