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库戎氏:一位普洱茶拼配师的快乐与忧愁(上)

  夏天里还带着“新茶”“拾年”在全国各地做宣传的戎玉廷,快到立秋时分,已经回到了临沧双江勐库戎氏生产基地,接下来的三个月里,他要在这里度过又一段快乐时光。

  从选择回到家乡,接手父亲戎加升的制茶事业,多少年的秋天,他都是这样度过的:看茶样,冲泡审评,判断茶叶的香型以及香气的持久度,感受茶汤对口腔的刺激,从舌尖到舌根到喉韵,然后对茶样进行分类,同时在口腔中储存下此刻的感受……

  戎玉廷(右)跟随父亲戎加升学习拼配技艺

  “我的口腔里已经储存了无数种味道,所以一款茶汤到我的口腔里,我会很快识别它的优点和不足。”戎玉廷说,“当你把不同的茶,在多次实验之后,拼配出更加舒适、丰富、协调的味道时,那是最快乐的时刻。”

  拼配是一门舌尖上的艺术

  今年夏天,戎玉廷的快乐便是从“拾年”的面世开始的。

  这款能代表自己如今拼配水平的“拾年”,得来其实是一个偶然。

  年初,按照计划,勐库戎氏准备卖一批仓库里储存的2007年的茶。当拿出茶样审评,注水、冲泡,茶汤一遍遍入喉的时候,戎玉廷却感到沮丧。“2007年的茶基本都是我拼配的,现在回过头来喝,却发现一个遗憾的事实。”他说,虽然每一款茶都有独到的个性,优点很突出,但都有缺陷,可以说都没有做到当时的最好,不能让现在的自己满意。

  对自己作品的坦诚相待,让戎玉廷充满了遗憾,同时也在冥思苦想,“怎么才能弥补这个遗憾呢?”于是,一个疯狂的想法产生了:打散这些饼茶,重新拼配,弥补这些缺陷。

  历经9个月,经历了200多次审评,尝试了100多个配方,戎玉廷终于满意地笑了。2007年的“新茶”,“新”味终于诞生了,他把2007年的10多个品类浓缩成四个单品。“这是当年拼配不成熟的结果,也因为这种不成熟,让我有了重新学习的机会和更大的发挥空间。现在的四个单品,每一种味道都让我感动,因为我的拼配赋予了它们全新的生命,我甚至能感觉到我与它们的感情交融。”戎玉廷说,“在这种交融中,我对茶有一种深深的感恩,是这些茶,让我着迷、执着、坚守、喜悦,让我拥有用不完的激情。这也再次证明了拼配亦是一门舌尖上的艺术,随着经验和感悟的不同,不断成长进步。”

  在一个个味觉感受中,感受细微的变化带给口腔的不同体验,拼配师的工作,绝对是个技术活。“没有10年8年的历练,你的成就是有限的。”作为拼配师、审评师,戎玉廷的口腔中记忆了无数种茶的味道和感觉。这些关于茶的味道记忆,帮助他通过拼配,让茶的味道变得更加舒适、丰富和协调。“用我的经验累积下来的味蕾记忆,通过拼配,传递出更多让茶友感觉好的味道。这就是拼配的价值。”

  是技术,更是艺术。在戎玉廷看来,技术是一种技能,但艺术还带有个人的领悟。正是拼配这种艺术性,让他乐在其中。“一款茶与一款茶拼在一起的结果是不确定的,必须通过口腔来感受,而你知道,即使我再形象地告诉你我的感受,你恐怕也是难以感同身受的。这就需要个人的领悟,这是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未完待续)

活跃作者